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通过文成、金城两位公主入蕃和亲,与吐蕃缔结、发展了舅甥关系,本文以这种亲属关系上升到的舅权制为切入点,阐述汉藏民族以儒家伦理为纽带,形成伦理体系的认同,为藏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奠定了感情基础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特征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江南文化家族实际上也就是文学家族.这是江南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相互作用使然,由此也充分显示出江南文化家族在清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毫无疑问,在清代文学史发展中,江南文化家族的参与程度极高,从一定意义上说,江南文化家族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清代文学创作力生成的过程.因此,对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认识,将有助于理解清代江南文学作者群的成长和创作环境,也有助于理解其创作的源泉和特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天祝藏族婚礼为个案,从征婚、订婚、送亲、迎亲、座次安排及馈赠礼品等仪式入手,阐述了舅权在天祝藏族婚俗中的遗存形式及原因,并尝试性地探讨了舅权在天祝藏族地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舅权”制度是门巴族制度文化中一种重要的文化事象,也是门巴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极为特殊的民间“权力制度”,至今仍在墨脱门巴族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某些重要的社会功能。从“舅权”制度产生的社会条件和环境来看,“舅权”制度源于门巴族氏族社会,伴随着门巴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盛志梅 《江淮论坛》2003,(1):109-112
本文主要从弹词的地域分布、演唱风格、弹词演唱与江南风俗、弹词文学与江南民俗、弹词作家与江南等五个方面剖析了清代弹词与江南文化不可离析的血缘关系,认为清代弹词是属于江南文化的“特产”。  相似文献   

6.
清代宋诗选本地域性特征非常明显,编选、校勘者多为江南人,辑撰、刊刻、流播地也多在江南,这不仅与江南丰裕的经济条件有关,还与其尚文好诗的诗性文化极为密切。江南宏富的私家藏书为清人编撰宋诗选本提供了有力的文献支撑。  相似文献   

7.
清代乾嘉时期出现了一批提倡风雅的幕府,这些幕府成为诗人、学者的聚集地.乾嘉幕府学术气息浓郁,以卢见曾、朱筠、阮元等人为代表的幕府,倡导学术研究,一度成为学术基地,乾嘉学术由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乾嘉幕府的文学活动,对清代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乾嘉幕府的文学活动,使清代诗文创作渐至兴盛.作为沟通“朝”“野”的纽带,幕府体现官方意识与布衣意识的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清代江南与两湖地区的经济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江南与两湖等地大规模的粮食、丝棉纺织品及木材等跨区域的经济交流,反映了同时期全国性商品市场网络体系的发展与成熟,其对两地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就江南地区而言,大量商品粮的输入,保证了江南丝棉经济作物种植区农民的日常生活及粮食的各类生产资料性消费,促进了江南丝棉纺织业和其它手工业多种经营的发展;对两湖地区来说,大量商品粮的输出,刺激了该地区粮食种植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清代全国最大的稻米产区。清代两湖地区棉纺业的兴起,虽对江南棉布市场有所冲击,使得江南经济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但同时,它也是一个机遇,它预示着江南与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展开。  相似文献   

9.
藩臬是对布政使和按察使的简称,他们是地方省级行政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初,督抚代替布政使正式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清统治者通过给予地方藩臬奏折权的形式,控制督抚,纠正督抚行政失误,从而更好的维护地方统治。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清代政治以及由政治方针决定的文化政策与清代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评介了清代主流社会的诗文与非主流社会通俗文学创作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德楠 《兰州学刊》2008,(1):147-150
清代江南苇荡营是一支专门从事芦苇采割、运输的部队,在提供治河材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纵观苇荡营兴废的过程,无论是机构废立、芦苇产量增减,还是驻地迁移、荡地盈缩,无不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黄河又是影响苇荡营兴废变迁的主要力量,首先,黄河来沙情况影响苏北沿海滩地的淤积速度;其次,黄河淡水来源情况影响下游芦苇的产量以及质量。  相似文献   

12.
江南素为人文渊薮之地,清代科举世家之现犹如雨后春笋。吴县潘氏祖籍安徽,清初以业鹾迁徙至苏。经过数百年由儒贾立身,到专力举业的晋身之阶取换,在乾隆时期崛起为吴中著名科第艺文之家。潘氏子弟兰茁其芽,秀彩竞发,对清代中后期政治、社会、文学、文化及学术影响深巨。通过梳理吴县潘氏世系及其崛起的天命人为因素,将家族崛起置于清代中后期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景深中,探究家族文化与文学典范性成长的动力与过程。  相似文献   

13.
孟蒙 《齐鲁学刊》2002,17(1):115-119
清代弹词出现了数十万乃至百万字的长篇巨制 ,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仅见的 ,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尤其值得称道的是 ,其中很多是女性作家创作的。弹词涉及的内容丰富 ,表现女性的苦难命运及其人生理想是其中最突出的主题 ;在艺术表现上 ,弹词也有其独具的特色应积极发掘、研究这一传统文学宝藏  相似文献   

14.
清代火山地震叙事,包括地震发生过程及其灾难现场感受,火山爆发及带来地震惨状的描述思考,以及地陷、海中火山爆发等。载录者往往还寻究灾害发生那偶然中的必然,个别中的一般,关注地震之前的自然界物理变化等征兆,及作为地震前兆的动物异常表现和地震灾害的后期连锁反应,即灾后之灾以及派生的严重后果。清代火山地震叙事还很留心民间互救活动,注意到当地缙绅富户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十七世纪江南已经形成了一个跨血缘、家族、地域的女性文学网络.在频繁的交往中,才女们从纵向的时空和横向的理论两个维度建构了自己的文学场域.在这个场域里建立诗社,雅集唱和,闺塾师日渐增多,加强了女性文学传播和接受的力度,使女性文学在这个时期得到长足的进步,最终使清代文学展现出不同于前代的风气和特色.  相似文献   

16.
清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清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的回顾和展望 ,主要论述清代、近代以来及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的学术研究概况 ,附带介绍了海外有关清代文学的研究成果。指出通俗文学和文学批评是清代文学研究有待开拓的领域 ,在传统文学研究的领域中应加强专题研究 ,从作家、时段、群体、文体、性别、家族、流派、地域等多种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为整体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诗钟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诗钟活动中的诸多环节都是参照封建科举取士的一系列程式建立起来的;它反过来又影响科举,助长了人们梦幻科场、热衷科名的社会心理与社会风气。二者相互推助,共同促进,最终影响到清代文学特别是清代台湾文学的整体风貌。清代末年,诗钟一经传入台湾,便得到台湾文士的热情欢迎,迅速传布全岛,占据台湾诗坛的主流地位,使得台湾诗风为之一变,从而进入了一个"击钵联吟"的创作时代,并为日据后台湾诗坛的复苏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8.
苏青作品中的江南民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贤绪 《江淮论坛》2003,(1):148-152
本文从民俗文化学的角度分析苏青作品中的世相人情和民风民俗。女儿出嫁、生产及其他礼俗中蕴涵的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既体现了江南人生活的艺术和消极恶俗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清代书院文学教育在不同类型书院教学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各有差异.科考类书院以八股文和试帖诗的教学为主,是应试文学教育占主导地位的书院类型;清初义理类书院文学课程教育主要体现为业余教学,乾嘉以后的义理类书院文学教育推崇古文,在理学为宗的教学体系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博习经史词章类书院以诂经精舍、学海堂两书院为典型代表,文学教育被明确置于和学术研究同等重要的地位;晚清西学书院的文学教育处于被漠视的极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清代边省文学发展迅猛,成为一种突出的文学现象,这与避籍制度有很大关系。避籍制度一方面促进了文人的地域流动,另一方面也迫使不愿外出就职的文人选择回避制度要求相对较弱的教职,为边省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具体说来,避籍制度对清代边省文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江山之助不仅促进边省本地外出文人的创作,而且边省风景与风俗也激发了入边省文人的创作,丰富了边省文坛。二是避籍制度扩大了边省文人外出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促进了文人的地域流动,增进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三是避籍增进了主流文坛对边省文学的了解和认同,促进了边省文学的传播。避籍促进了文人的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