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学说,是他的劳动价值论体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又是争论较多的部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社会的正常生产条件下,以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生产商品所必须耗费的劳动时间,我们把它简称为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二是按社会需要分配于各个生产部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我们把它简称为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认为,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商品价值,这是较易于理解的。有些同志误解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学说,认为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亦决定商品价值,这是曲解了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学说。因此有继续深入讨论这一问题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一、价值生成:“无差别劳动”的积淀(第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商品”中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又说,“只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在这里,单个商品是当作该种商品的平均样品。因此,只有等量劳动或在同样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同样的价值量。”显然,马克思在这里讲的是生产过程中商品价值的生成问题,没有理由否定,商品价值的生成只能发生在生产领域,至于…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研究──读《资本论》的一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客观上存在着一般规律,这些一般规律主要是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研究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内容存述为:某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引全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必、须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含义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含义是:表现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马克思写道: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显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被看作是一种具有正常、平均性质的劳动时间,这种正常和平均性体现在生产条件和劳动素质两个方面,并且这种正常性和平均性的范围是制造某种使用价值的一个生产部门,这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首先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一个部门内确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论述商品的价值量时,给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义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并且指出:“只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资本论》第一卷第52页)后来,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资本论》第三卷第716页)于是,他得出结论是:“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特殊商品所必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前我国实现劳动力商品化,仍然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解决好我国劳动力商品再生产成本中劳动者本人所承担的份额过低以及劳动力再生产成本中所包含的不合理成份过高问题,对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市场,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商品货币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所得不应等同于目前普遍通行的劳动报酬,因为报酬表示两个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联合劳动本身就表明劳动者不需通过出卖劳动力就可以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所以不存在谁给谁报酬的问题。如果使用劳动报酬这个范畴,就会把本来是劳动者作为生产主体,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基础上,共同遵守对劳动者都有利的同一原则来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关系,说成是劳动者同社会似乎是两个不同所有者之间的等价交换关系。商品经济的按劳分配的直接前提是按值分配,其形式是工资,工资的实质是劳动所得。而在按值分配已定的情况下,按劳分配的最终实现过程不仅取决于劳动者货币收入是否体现个人的社会必要劳动,而且还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所以按劳分配的实现就象价值规律的实现一样只存在于平均数的意义之中。按劳分配的“劳”,其内涵应是劳动者已经实现的产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如果撇开各企业物质生产条件差异,只考察  相似文献   

8.
<正> 由马克思创立的后来被斯大林明确慨括为"按劳分配"的理论,是建立在产品经济的基础之上的.然而,现实的社会主义同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有着很大距离.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以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需要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长期并存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样,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形式——按劳分配,便呈现出与传统观念不同的许多特点.第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只能是按照实现了的劳动,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来分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劳动者的劳动采取了价值的形式,劳动量采取了价值量的形式,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劳动互换采取了商品与商品交换的形式.在这种条件下,只有商品生产者(这里把企业当作一个  相似文献   

9.
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科技商品的价值量也应该由生产科技产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但传统的商品价值量计算理论却在这里遇到了新的挑战。因为,科技产品是一次性产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无法确定。另外,科技产品在交换时总是在价值之上出售,这里价值与价格的背离,似乎是违背了价值规律。究竟以什么标准作为科技商品价值的衡量尺度呢?我们认为,科学技术作为商品,呈现在买方面前的物质载体只是虚假的外壳,生产它所花费的劳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作为商品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劳动者有充分的人身自由;二、劳动力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三、劳动者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仍然存在这三个条件,使劳动力作为商品存在呢?对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在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劳动尚未成为劳动者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因此,劳动是衡量每个劳动者向社会贡献大小的指示器,也是  相似文献   

11.
卢希悦 《东岳论丛》2000,21(5):25-29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仍是商品经济 ,所以 ,商品价值决定理论 ,仍是当代中国市场经济最深层的核心性理论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是从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过去劳动时间与活劳动时间、原来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再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可核算的现实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过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国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七个方面的矛盾运动中 ,科学地揭示了商品价值决定的全部涵义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2.
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过程的动态分析郑勇军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价值一元论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提出了第一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命题,即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  相似文献   

13.
张素芳 《江汉论坛》2001,21(4):5-10
商品的价值由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根源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私人劳动或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一基本矛盾.价值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社会表现,通过商品的交换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实现的价值量,即为由社会过程所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含了两种含义.价值规律体现了商品社会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客观联系,实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4.
前几年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也是商品,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其实质就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这种观点很值得商榷,对此我们谈些粗浅的看法。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有历史前提的,即马克思所指出的劳动者一无所有和劳动者获得人身自由。如果我们把这种前提硬性地搬进社会主义社会,从而得出社会主义劳动力也是商品的结论,这是极其错误的。  相似文献   

15.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对此范畴,人们早已广泛使用,习以为常。然而,对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下的价值规律,人们谈的虽多,却论之颇浅,其中不乏误解和偏见之处,择其要者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客观要求简单地概括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按价值进行交换。忽略了价值规律是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在商品  相似文献   

16.
关于科技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劳动者的劳动是一种创造高价值的复杂劳动。其劳动的报酬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其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并且要在市场交换中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一)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前提Ⅰ劳动力所有制形式是由劳动者“生产能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主体对客观存在着的劳动力的关系;进一步说,是在生产过程中作为主观生产要素的劳动力是否归其本体(个  相似文献   

18.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是:(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即社会价值。商品的价格以其价值为中心;(二)按照社会对各种商品的需要量,把社会总劳动时间按比例分配于生产各种商品的各生产部门。第(一)点是对生产同种商品的同一生产部门而言的;第(二)点是对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而言的。  相似文献   

19.
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劳动价值论完全成了一种概念化的东西。改革使劳动价值论开始有了用武之地,它发挥的作用远比传统体制时期大得多。按照马克思的有关理论,价值本质上只是一种理论的抽象,它只能与生产劳动有关,流通和供求关系绝不是价值的形成因素。至于马克思说的第二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会直接参与价值决定。具体生产部门的社会必要劳动的计算绝不能局限在生产过程直接劳动者的范围,还应包涵有关的社会科技力量所花的劳动。  相似文献   

20.
劳动价值论的一个"悖论"及其阐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理解的劳动价值理论实际上有两个劳动价值理论A,是指价值量的大小由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量决定;劳动价值理论B,是指价值量的大小由商品生产所费时间决定.这两个理论在同质劳动下实际上是一致的,但社会劳动复杂和异质化时就不和谐相容的,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第一,两种劳动价值理论中包含着一个主观和客观的悖论;第二,按照劳动价值理论A,商品的价值量并不必然与生产率(或生产力)成反比;第三、劳动价值理论B发展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价值的理论难以用来衡量不同时代的劳动复杂程度差异对价值量创造的影响.为了弥补劳动异质时出现的这一悖论,本文作了一涵盖简单同质劳动和复杂异质劳动的整体系统的研究分析,发展了有效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最后,本文引入了"负价值"的概念,发展和充实了有效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