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齐鹏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7-14
明末清初,中国古代科学开始向近代科学转型。方以智提出了与西方近代之初相类似而又与传统科学观念存在密切联系的科学观,对科学作了与其时代截然不同的理解。方以智第一次把"质测"之学即科学,从传统格物说中独立出来。大力提倡"深求其故"的怀疑精神,认为科学始于对已知结论的怀疑,而其怀疑是建立在其实证观基础之上的。他提出"心物交格"的认识机制,认为科学认识的目的是"以知还物"。方以智的科学观是中国传统科学精神和部分西方科学观念交合贯通的结果,为中国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的转型注入了活力。然而,由于象数易学的根本制约,方以智的科学观未能真正地超越传统以完成中国古代科学向近代实验科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宋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64-68
论述了道家公平观的发展脉络、理论体系和丰富内容。天道公平是道家公平观的理论基础;《吕氏春秋》强调社会公平的关键是君主公平,法治应坚持公平原则等;《淮南子》进一步阐述了君主公平的重要性。君主要公平赏罚,模范守法。统治者还要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法律、制度都要体现公平原则;《太平经》追求的社会理想就是公平。它肯定多劳多得是公平合理的,指责懒惰、不劳而获是一大罪过,它还呼吁要保护妇女。道家的公平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源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韦感恩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4)
<正> 战国末年,《黄帝四经》和《文子》继承老子的思想,假托黄帝之名,开拓了黄老之学即新道家学派的先河。新道家之盛行,是在秦汉之际,尤其在西汉前期。东汉以后,它逐步脱离社会现实,清谈养生之道,并开始把黄老之学与神仙方术结合起来,蜕化成为具有宗教性质的道教。 相似文献
4.
徐婷婷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和"是道家的一个基本信念和价值追求,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人与人关系的相生相容、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道家无为而治的宽容政治和行为原则从制度建设和个体道德修养两层面揭示了实现和谐价值目标的可能途径,其主要思想经过现代转化,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将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徐婷婷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24-26
"和"是道家的一个基本信念和价值追求,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人与人关系的相生相容、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道家无为而治的宽容政治和行为原则从制度建设和个体道德修养两层面揭示了实现和谐价值目标的可能途径,其主要思想经过现代转化,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将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国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4):31-35
紫柏真可是晚明僧人当中特重自心解脱的。他认为 ,在勘破身心方面 ,道家学说与佛意相一致 ;就三教相持而论 ,三教在实质上都可归结为一心 ;在教化上 ,儒道二家不能“无心” ,对修心而言 ,老庄之说明显高于儒家 ,但是因为真可特重世事 ,所以不免于三教关系有所矛盾 相似文献
7.
刘明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32-36
儒道两家对于生命的认识有着本质的差异。相对于儒家死亡本质观的道德色彩,道家的死亡本质观则更具自然性的特征。从这个角度看,道家的死亡本质观包含生死命定、生死一体、生死物化这样几层含义。 相似文献
8.
荆世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4):143-146
道家自然无为的健康观与道教长生不老的修仙观有别,它是由道论衍生的生命观,并非修道的主要目的.道家的健康观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以老子为代表,主张道与健康逻辑的一致即身心一元论,以寡欲、养静、养气等为主要手段的健康观;一派以庄子为代表,主张道与健康逻辑的非一致性即身心二元论,侧重以精神修养方面,以全生的自由观,顺天的忘情观和修心的好道论为主要手段的健康观.道家的健康观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徐昌文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4)
道家自然权利观的核心观念是因循自然,有性任自然的自然中心主义倾向.道家自然权利观集中表现在以"无为"论为指导、法自然之道而行;以"和"来维护自然万物的生存权利;万物平等、善待和尊重生命这三个方面.道家节欲、知足和厌贪的自然权利观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积极意义,但有忽视科学技术,淡经世致用之不足. 相似文献
10.
秦永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12):157-158
本文阐明了道教旅游观对中国古代旅游、文学、哲学的独特贡献,论证了道家、道教旅游观与现代旅游文化惊人的契合,道家道教旅游旨趣与现代旅游本质的统一,提出道教旅游观对于现代旅游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解决现代旅游的困惑有启迪作用,它暗含了未来旅游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李生龙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24(2):5-11
“天人一体”的观念主要来自于道家。道家所理解的“天”有“外在之天”和“内在之天”两个层面的含义。“外在之天”指大自然,它具有客观必然性和不可战胜性,人在它面前只能陷入不可解脱的悲剧;“内在之天”指人的“天性”,这种“天性”源于大自然。因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与大自然具有同一性。“天人一体”就是要求人们充分认识自我的“内在之天”,即认识自我与自然具有同一性,做到从精神上向自然回归,与“天”合一,从而化解同“外在之天”的矛盾,使自我从现实困境中解脱出来。这种观念贯彻在道家的整个思想体系之中,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从“法自然”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动物性的自然特征;远古的社会是理想的,有为是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因此他们对儒家用有为政治治国的主张展开批判,提出人应该返回到无为的原始状态。本文试对道家的这一思想作简要析评。 相似文献
13.
刘元青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1(6):682-684
方以智明确地反对将《通雅》视为一般的训诂著作而忽视其中的微言大义,表明他已经很自觉地将训诂工作擢升到作为追求天道的理想方法。他在“欲挽虚窃,必重实学”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欲通古义,先通古音”、“言者,载道之器”、“文章即性道”和“文章薪火”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语言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唐明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7,(5)
在天崩地解、风雷激荡的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早期启蒙思潮的兴起,不止诞生了大批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涌现了大批著名科学家。他们的光辉科学著作,彪炳于史册。其中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78年写成,1596年刊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完稿)、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637年刊行)、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1637年左右写成),还有方以智的科学著述。方以智(1611—1671)是这一时期出现的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之一。他曾以极大的精力完成了《通雅》、《物理小识》(均1640年左右编成)两部重要科学著作,同时还写有《医学会通》、《内经经络》、《删补本草》等。 相似文献
15.
唐明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5)
在天崩地解、风雷激荡的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早期启蒙思潮的兴起,不止诞生了大批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涌现了大批著名科学家。他们的光辉科学著作,彪炳于史册。其中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78年写成,1596年刊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完稿)、宋应星的 相似文献
16.
关增建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方以智是明清之际有影响的学者,素以精通自然知识闻名。他的自然观以气一元论为基础,重视火的作用,很有特色。本文试对之加以评价,并就学术界关于方以智自然观是火一元论的传统说法,提出一些不同意见。方以智的自然观建立在他对客观世界物质性的透彻认识上。在《物理小识》的“自序”中,他开篇 相似文献
17.
张松辉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24(2):12-17
学界一般认为,儒家提倡仁义,而道家反对仁义。这一观点不能成立。老庄不仅不反对仁义,而且其行仁行义的标准还要高于儒家,道家主张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的仁义行为。但由于道家的仁义观带有理想化色彩,因而在现实生活中,道家的这一观点远远不如儒家的实用。 相似文献
18.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死亡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死亡观为中国传统死亡文化的重要组成.道家死亡观以自然主义道论为理论前提,富有超越性,反对以儒家为代表的"悦生恶死"的传统死亡观,以"生死齐一"实现对死亡恐惧的心理克服和超越;以与"道"的相合程度指出"安时处顺"和"不死不生"超越死亡的两种境界及对应的操作途径.道家死亡观以对儒家的消解为特色,与儒家互补而存在. 相似文献
19.
李霞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4):1-8
道家从老子开始就十分重视对生命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管子》中的《心术》、《内业》等道家类著作以及《庄子》等先秦道家典籍均对生命结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生命的形神、身心二元结构理论,奠定了道家生命结构观的理论基础。汉代道家集大成之作《淮南子》进一步认识到生命的第三种要素“气”的重要作用,建立了形、神、气生命三要素论,并对生命之形体与精神的各自内在要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大大细化和深化了先秦道家的生命结构观。 相似文献
20.
道家是以老庄思想为源头的哲学派系。道家的宇宙观发轫于春秋,经两汉魏晋兴起,至隋唐五代成就重玄,后于明清汇 融同源。道家的宇宙生成观前后相继,但不同时期观点主张不同,肇始于老子的“道”论,继之庄周的“气化”论及文子等的“浑 一”论“、太一”论,再有王弼的“无”论,发展为成玄英的“气论”,终结于宋明以降的三教融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