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黄岩 《人文杂志》2008,(1):170-176
全球化正在形塑出一种新的劳工政治,当阶级话语在西方日益沉寂时,中国沿海地区崛起了一支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本文旨在分析中国社会转型对工人阶级话语的挑战,通过对海内外学者关于工人阶级意识和反抗特点的文献梳理后提出,传统的阶级斗争理论已经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国家组合主义的劳工保护理论正在面临着跨国网络力量和劳工抗争意识觉醒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   总被引:73,自引:0,他引:7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世界各国劳资关系力量对比处于一种极端不平衡的状态中。中国加入WTO ,必须考虑到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的劳工问题和劳资关系的影响。而国际上关于社会条款和国际劳工标准的提出 ,其出发点既有贸易保护的目的 ,也有在工人权利日益被忽视和侵害的情况下推动劳工权益保障的目的。中国的政策应该是全面把握、趋利避害、积极应对。为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 ,需要以国际劳工公约中的核心劳工标准为依据 ,根据中国的法律原则和国情特点 ,完善和健全中国的劳动立法 ,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劳权刘雪峰劳动力所有制经济关系,简称劳权关系,是指劳动者占有支配自身的劳动能力以谋求物质利益的经济关系。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劳动力所有权具有一般要素所有权的外在表现,一是自由支配,一是获得收益。由劳动者劳权关系所决定的劳动者对自身...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出现了强资本弱劳工的不平等劳动关系,弱劳工中的女性除面临下岗、失业、劳动保障缺失等冲击外,还可能因女性特殊的生理、身体而遭受人格尊严的侵害.保护女性劳动者人格尊严是构建和谐社会伦理道德、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要求.认定侵犯女性人格尊严应在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的前提下,承认女性人格商品化权和劳动合同自主权中非自主性的存在.保障女性劳动者人格尊严,既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要提高女性自身素质,转变传统劳动者政治身份观念.  相似文献   

5.
刘芳雄 《中州学刊》2008,16(2):122-124
在应对全球化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保护劳工权益的意义不仅在于此乃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更在于其是建设法治社会必须迈出的坚实一步.在我国,政府作为保护劳工权益的主体,应实施基于权利、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促进劳工与资本之间的利益协调,赋权、赋能力于劳工,强化有关劳工权益保护的组织、制度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增加教育投入,完善<工会法>和针对劳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援助机制.  相似文献   

6.
研究农民工必须放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劳工地位以及经济一体化的劳资关系框架中来理解,全球化使中国劳工问题不再只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以全球化视角来解释农民工的发展困境,是一种全新的视角,也是一种中国经验。本文认为,农民工是世界劳工的一部分,是发达国家资本积累链条上的一个零部件,也是国际资本榨取超额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必然现象,中国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和危机境遇是世界底层劳工的共同命运,是世界劳工悲惨处境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王星 《浙江社会科学》2012,(1):74-85,157,158
全球自由市场与低劳动力成本是比较优势模式发展的前提条件.劳工品质与资本流向正相关,劳动力价格、劳工技能以及劳工纪律性是劳工品质的基本内涵.劳工纪律性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政治机会结构与微观动员条件是两种主要的建构力量.较之于印度,劳工守规矩的品质是中国吸引资本的巨大优势.劳动保护需要与政治社会体制相匹配,这样才能实现与经济发展的均衡.中国不用担心劳工涨薪会导致资本外移,印度应该在政治社会结构允许的空间里一定程度地减少劳动保护,强化劳工纪律性.突破比较优势模式,通过产业升级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才是中印两国未来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聚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经济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容忽略的重要产业发展模式,一直以来都备受学术界的关注.运用《资本论》理论视角研究产业集聚,深入剖析产业集聚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资本的力量在产业集聚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推动作用,能够使我们从本质上充分认识隐藏在产业集聚现象背后的深层动力机制,即在资本力量推动下的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全球生产关系变化与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新的生产力”之间的辨证发展关系.这将有利于为我国在当今全球经济背景下推动和引导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民族国家既是全球化的产物,又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大推动者.但是,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两者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是否已经"过时"、"终结"和"消亡"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认为,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并没有"过时"、"终结"和"消亡",只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面临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方位的挑战,各国如果积极地应对挑战,全球化将给民族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西方劳动关系研究的衰落与复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劳动关系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了衰落.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力资源管理术语取代劳动关系的趋势、劳工力量的减弱和劳动关系观点不适应世界雇佣形势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由于全球化使得劳资冲突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劳动关系研究在欧美又得到复兴,复兴的努力方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展一个包客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的研究领域"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并把效率、公平和发言权作为雇佣关系的目标;二是把传统的基于过程的研究方法转向基于主题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周良书  汪华 《学术界》2006,(3):177-180
1927年国民党上海市政权建立以后,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维护劳工权益的法规和条例。这既是国民党国家对大革命时向劳工所作各项承诺的兑现,同时它也反映了新政权有利用这些劳动法规来安抚劳工、控制社会的政治企图。然而这些新政策所持有“保障”与“控制”的双重性质,也种下了它最终失败的根由。  相似文献   

12.
人权和主权都是历史的概念,它们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们既是“天赋”的,也是“人赋”的;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政治需要。它们都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仍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人权挑战主权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国际社会和国际政治中的现实;同时,主权是人权的保障,人权是主权的目的,哒是国际社会的理想。现实和理想的这种有机交互,就构成了全球化背景下人权和主权关系的全景图。  相似文献   

13.
正在讨论中的《劳动合同法》(草案)第8条首次在立法中明确劳动先合同义务,无疑具有历史进步性,应予以肯定。但它基本上是民事先合同义务的劳动合同化,因为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的特殊性,此规定在实践中可能会使原已失衡的劳动关系更不平等。本文试图从劳权的立场出发,比较劳动与民事先合同义务,探讨劳动先合同义务的特殊性,建构我国劳动先合同义务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最近20多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社会不平等扩大的趋势日趋明显.同时,各国的社会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发达国家出现了"福利国家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福利改革,许多发展中国家中的社会政策也明显发生了新自由主义倾向的改革.导致这些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中原来已形成的劳资合作和社会伙伴关系被打破,导致了福利降低和不平等加大;在发展中国家中,在国际经济竞争的压力下,两极分化现象也日趋明显,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下降.中国现阶段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以及福利制度的改革和社会政策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发生的.加入WTO以后,由于在全球化的国际经济中"探底竞争"和"探顶竞争"的同时存在,很可能使国内的不平等进一步扩大.并且,劳动力成本因素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重要程度的增大,以及跨国公司对国内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影响力的增大,将可能使国内的社会福利水平降低和使社会保护进一步弱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构筑新的社会政策和社会保护体系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给女性地位带来了一系列冲击和影响.在全球资本、政法体制及家庭男权的重压下,女性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反全球化等新的社会运动正在与妇女运动一起成为女性抗议贫困和不公、争取自身权益的新形式,女性在运动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明显建树,走在了时代前列.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全球化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容易被边缘化,我国妇女在实现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人身权利等方面均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的妇女权益保护法律建设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有迫切的必要予以完善,以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法是国际金融关系的历史发展的凝结与法律写照,是文化、经济、政治合力作用于全球经济生活的制度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金融法得以大步前行保持发展,也迎来了其全球化与法制化的时代.面对全球化背景下日益发展庞杂的金融体系,国际金融法逐渐出现力不从心.金融全球化促使国际金融法产生了相应的发展与延伸,在新的方面展开新的发展.金融全球化改变着国际金融法的地位,同时给国际金融法的发展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当前美国罕见的政治和社会分裂,其根源在于美国国内正在发生的"双向运动":市场的扩张运动和保护社会的反向运动.过去40多年间,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市场的扩张运动成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的主题,该运动增强了美国经济的金融化和全球化趋势,得到资本所有者、高级白领和高技术工人等"获益群体"的支持.市场的扩张运动加剧了贫富分化,损害了底层民众、中产阶级和低技术工人等"失意群体"的利益,触发了以民粹主义为代表的反向运动,该运动旨在保护社会免受市场扩张的侵害,对全球化和金融化持消极态度.这两种运动之间的冲突及其背后的群体紧张关系是美国政治和社会分裂的经济根源.由于建制派精英未能有效地回应"失意群体"的政治诉求,以特朗普为代表的右翼民粹主义力量于2016年乘机上位,但特朗普保守的经济政策和转嫁危机的做法非但未能触及问题本质,反而加重了美国的分裂和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  相似文献   

19.
推行体面劳动的全球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工人和工会运动造成的巨大冲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不少专家、学者用"两面性"即既有积极效果也有负面影响来概述这种冲击,但多数国际工会组织却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劳工界的负面影响不仅远远大于积极效果,并由此产生出一系列问题。体面劳动所涵盖的国际劳工标准、促进就业、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四个领域的内容,既是国际劳工组织近年来的战略目标,也是得到国际社会支持的一个理念,同时也是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的目标。如何全面地、更好地实现体面劳动对于就业压力大、劳动关系复杂的中国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还不发达,发展还很不平衡,中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千百万劳动者创造生产性、体面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核心、最困难的部分,因此,我国采取了“渐进式改革”的形式,改革政策的变化正是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变化的渊源。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劳动关系具有国家属性,主要表现为国家与工人的关系,在一种富有人情味的松散化管理模式下,劳动关系的运作可以从微妙的车间政治中得以体会。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国有经济退出战略和股份制改造的实行成为国企劳动关系变化的临界点。国企劳动关系的整体变化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国企产权改革成为新的劳动关系建立的起点,而非新的劳动关系确立的标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双方围绕经济利益的冲突开始由隐性的利益一体型向显性的利益冲突型转变,且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和冲突发生的数量、范围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冲突的激烈程度也在不断加剧。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趋势必将从利益冲突迈向新的利益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