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我校人文学院院长林家骊教授选编的《国学丛考》,近日喜获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工作委员会颁发的“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第八届优秀教材学术专著一等奖”。《国学丛考》选编了国学大师、林家骊教授的导师姜亮夫先生的最具代表性论文28篇,涵盖文学、敦煌学、古史学、古汉语四个学科,由林家骊教授带领他的博士生精心校对每一条材料,历时一年半而成,全书共64万字,2008年12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
学术动态     
最近,由教育部批准我校成立华侨研究所,由著名史学家朱杰勤教授和老教育家胡一声、张泉林等担任领导。其宗旨主要研究华侨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问题。我校华侨研究所于十一月初编印了《华侨史论文集》第一、二集。该论文集内容包括华侨的历史与社会、华侨在侨居国的作用、地位和华侨对祖国的贡献等,共五十万字。其中第一集收有朱杰勤教授的《十九世纪中期在印度尼西亚的契约华工》、戴学稷副教授的《华侨爱国学者之翘楚——容闳》、杨嘉教授的《郁达夫之魂》和美国加州大  相似文献   

3.
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全国师专《普通逻辑》教材书稿讨论会,于1988年8月17日至26日在我校召开,来自长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十多位专家教授出席了会议。这本国家教委组编教材由我校副教授韩铁稳主编,参加编写组的成员都是通过国家教委在全国范围选来的富有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的副教授以上的师专老教师。这本教材已列入国家教委第一批师专教材出版计划,年内脱稿,明年上半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秋  相似文献   

4.
一九九三年三月,香港教育署语文教育学院在《普通话科教师的基本要求与普通话师资培训课程及教材编写指引的研究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现在距离1997仅数年,香港人与大陆、台湾、新加坡及其他操普通话地方的人士接触渐多,普通话在语言沟通中地位日趋重要。为了面对将来社会上各行各业对普通话人才的需求等各种新情况,教育策划者在普通话教育方面,应该重新考虑对策(包括资源规划)。这段话说明普通话教育应该适应社会需要。我十分赞同这一观点。要提高香港社会普通话交际的水平,教育界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本文试从当今香港社会的新情…  相似文献   

5.
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意义重大而深远。目前,在我们海南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内外投资者的急迫呼声,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积极改善投资环境的必要条件。语言交流不畅,必然会影响内外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海南是重方言区,海南话使用人数最多,范围最广,可分为五个方言片——琼文片、府城片、昌感片、万州片、崖州片。受方言影响,海南人学讲普通话在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学习上,都有很大困难。例如,常会出现“你去过前(你先去)”、“我做数(我付钱)”、“不做得(不行)”等与现代汉语语法有差异的现象。至于语音方面,大…  相似文献   

6.
关于儒学是“学”还是“教”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儒学是“学”,还是“教”?是我几年来一直深深思考的问题。对我思想刺激最大的是1996年秋,我受我校外事处的委托,与陈玉书、水国章两先生座谈。水国章先生说到他们印尼华侨的婴儿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生命生...  相似文献   

7.
《琼州学院学报》2016,(1):124-128
对526名2015届海南籍毕业生的PSC成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籍学生普通话水平一般,讲标准普通话的少,女生普通话水平高于男生,师范类学生普通话水平高于非师范类学生,汉族学生普通话水平高于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水平地域分布不平衡,与地区发达程度成正比。在"一带一路"战略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提出要增强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加强对民族共同语的认同感,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专业素养,促进岛内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今年八月上半月北京大学朱光潛教授来我校作了为期半月的短期講学。 朱光潛先生在我校講学的主要講題是“德国古典美学”。在这个題目中朱先生分章介紹了康德、歌德、席勒和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朱光潛教授講到康德的美学思想时認为,康德的三大批判中的《判断力的批判》第一部分,审美批制力的批判,就是他的美学。审美批判分两方面,一是美的分析,一是  相似文献   

9.
由我校历史系副教授林远辉、华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应龙合著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最近已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1章,44万多字,为著名历史学家朱杰勤教授主编的《东南亚华侨史丛书》的一种。朱杰勤教授生前审定了该书,评价颇好。该书紧密结合中国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发展与彼此之间的交通、  相似文献   

10.
较系统地了解安阳方音,对安阳人及安阳一带的人学习普通话语音很有必要。因为对安阳音系作一番描写,就可看到安阳方音与普通话语音哪些是相同点,哪些是不同点,从而明确学习重点,掌握学习规律,普通话学起来就快了。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推普工作在海南省收效甚微。此问题在海南各推普工作的主要承担阵地——高师反映得比较集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此作了些许探索。 一、学生起点低,方言积淀杂而厚重。普通话在视觉形式的文字世界里和听觉形式的现实世界里均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极大的使用价值。普通话在听觉形式的现实世界表现为朗读和说话两方面,而语音是朗读和说话的基础,因此,一个人的普通话水平主要体现在语音、朗读、说话三方面。多语种多方言地区高师学生入学初的普通话水平表现为:  相似文献   

12.
文红 《船山学刊》2000,(3):107-110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 ,就是学习普通话的声韵调 ,其中以声调的学习最为重要。我们有这样的体验 ,一个人的声母和韵母都来自普通话系统 ,但他的声调却是方言系统中的 ,我们认为他不是在说普通话 ;相反 ,如果他是用普通话的声调去说话 ,即使声母、韵母咬得不十分准确 ,我们仍然认为他是说普通话 ,只不过是不怎么标准罢了。可见 ,声调最能显示汉语各方言中的语言特征。在推广普通话过程中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最大难点在声调方面 ,以湘方言的代表长沙话为例 ,本文想就长沙人在普通话学习中出现的声调错误和缺陷问题 ,从普通话与长沙话各自…  相似文献   

13.
由郭青萍、王乃灿两位先生主编的《高校非中文专业普通话讲座》即将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著名语言学家王均先生热情为该书作序,并在审视全国高校普通话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的推普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设想。今刊载于此,期有补于所有做着或要做教师的人们。  相似文献   

14.
由我校马列主义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叶庆郎担任副主编的《领导科学教程》一书,于今年四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以该同志为副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一书,也在今年八月由上海三联书店正式出版发行。我校马列主义教研室讲师马桂云、周亚平  相似文献   

15.
讲政治,这本是我们这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一大优势。邓小平同志讲:“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期间,江泽民同志两次要求“领导干部要讲政治”;此后,他又三番五次公开强调了这个问题;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音节、语调两方面品评探究普通话语音的韵味美,并揭示把握它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由我校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方言学家詹伯慧先生主编、经国家教委推荐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的《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一书,日前已由湖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全国书展。本书的出版是我国方言研究的一大突破,称得上是权威性的著作。参加编写的李如龙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黄家教教授(中山大学)、许宝华教授(复旦大学)也都是我国方言学界具有声望的学者。  相似文献   

18.
一、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在方言地区推广普通话,包括在新加坡的华人中推广华语,有必要对普通话(华语)和方言之间的关系弄清楚,只有这样,才能解除人们思想上的种种疙瘩,才能使大家都自觉地、积极地来学好普通话(华语),从而逐渐改变长期习惯了的只说方言的习惯,使普通话(华语)的推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9.
一、从普通话和方言的性质看方言地区的“推普” 普通话和方言都是社会交际工具,都是为一定社会的全体成员服务的。我们常常把普通话和方言对举着说,其实并不意味着普通活和方言具有对立的性质,也不意味着普通活和方言只有差异性而无共同性。实际上,普通话和方言既然都是社会交际工具,就得承认它们同样具有作为语言的各种条件,都能发挥传达信息、交流思想的功能,都能满足社会沟通的需要。就拿粤方言来说,它是现代汉语方言中重要的一支,长期以来作为珠江三角洲的社会交际工具,对本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是发挥作用的。应该明确的是:方言并不是外来的东西。汉语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都是同源异流的关系,都是同宗同祖的关系,彼此都源自古老的汉语,都是古代汉语历史发展的产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使用的汉语在它通行的不同地区,由于各种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时而分化、时而统一,在长时期的分分合合中,最终逐渐形成了具有现代七大江语方言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有的方言之间关系比较密切,有的方言之间关系比较疏远,但总的来说,既然是同源异流,总离不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你中有我、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决不可能是你死我活、水火不容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信息产业政策的确定及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将进入一个电子信息化程度飞速发展的新世纪。为迎接这一历史性巨变的到来,就迫切地要求我们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会被淘汰。广播主持人同样如此。回顾经济电台节目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最初,直播加电话的形式给听众的感觉耳目一新,形成了轰动。在当初,老广播给人的印象是字正腔圆,不会出错,听众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而直播加电话出现之后,大家觉得广播也会出错,主持人不象播音员那样教条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