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涌 《中外书摘》2006,(9):56-57
美国的教育,可谓世界之一大怪。如果你只看一流大学,看学术界的表现、拿诺贝尔奖的数量,美国的教育无疑是世界第一。但若看基础教育,看那些不会读不会写而只知道打篮球的高中生,你又觉得美国的教育至少在发达国家中是最糟的。美国财大气粗,可以从世界广揽人才,维持其高等教育的水平。但是,即使在哈佛、耶鲁这类名校,大部分学生和教授还是美国人,说明其基础教育还是在大量培养人才,其高等教育并非仅靠金钱和外国的精英来维持。  相似文献   

2.
举例论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重过程而不能只看结果的观点,倡导“通路制胜”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3.
有问 《现代妇女》2009,(2):36-37
离婚后遗症就像手癣,表面看没什么,细摸就发现许多小疙瘩,这些小疙瘩遇到刺激就发红、发痒,而分手后的心理无疑是各种裁澈中最强有力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愉窥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偷窥的结果。 人生如蓬,八面受风,寂寞之后,谁都会有偷窥别人生活的欲望。人们看电视剧、看戏、看电影,看名人家居、看八卦新闻,都是在满足自己偷窥的欲望。而职业型的偷窥,或者升为作家或者沦为狗仔,再不济,开个博客,满足下偷窥与被偷窥的双重欲望。  相似文献   

5.
整体上看,当前养老保障制度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差异悬殊的普遍现象,折射出我国老年人在养老待遇方面因身份不同而出现的严重不平等性,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6.
河清 《中外书摘》2006,(3):15-17
也许一些人在经济大潮中淡薄了文化与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且看美国中央情报局是怎样进行“文化冷战”的,而一些读者心目中的名作家又是怎样被用来作为冷战工具的。  相似文献   

7.
黄祥龙 《老年人》2003,(4):57-57
春节期间,笔者的好友———一个老年电视迷,突然感到双腿麻木,下肢疼痛,继而出现下身浮肿,起立困难。经医生检查诊断,原来是因为看电视时间太久而引发的“电视腿病”。目睹老友的痛苦症状,联想起他看电视时的不良习惯,笔者认为老年人看电视时必须注意谨防“三病”。(一)谨防“电视腿病”。这是长时间甚至整天看电视而导致的血液流动受阻的一种病态。该病临床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浮肿,严重者难以起立,甚至瘫痪。这是因为,老年人血液循环本来就比较缓慢,如果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压迫下肢静脉致使血液循环不畅,造成下肢静脉血…  相似文献   

8.
看人     
蔡澜 《金色年华》2009,(11):35-35
人活到老了,就学会看人了。看人是一种本事,是累积下来的经验,错不了的。古人说:“人不可貌相”。我却说:人绝对可以貌相,我是一个绝对以貌取人的人。相貌也不单是外表,是配合了眼神和谈吐,以及许多小动作而成。这样一来,看人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9.
以前看一个人的穿着品味,往往从上往下看。现如今都变成了从下往上看。华尔街有句谚语:永远不要相信一个皮鞋带泥的人。而现在的女孩子看男人,也有句经典的话:永远不要搭理一个穿黑皮鞋白袜子的人。这说明,袜子上的穿着礼仪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  相似文献   

10.
事业成功之心,人皆有之。有谁不想使自己的事业早日成功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人事与愿违,不是事业无成,就是半途而废。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一曰没志向,二曰缺毅力,因为他们不懂得成功、志向、毅力之间的重要关系。笔者仅就这三者关系谈点看法。 孔子认为匹夫不可夺其志;孟子认为志为气之帅;苏轼则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俗话说:“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所以,立志是人的事业成功的基础,工作随着志向而开拓,而成功又靠着工作来体现。“志不立,天下无成之事。”…  相似文献   

11.
介四学”即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听中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一定的声响作用于学生的耳朵,以引起学生个体产生变化,从而获取知识。它包括教师的讲课,为教学活动的开展而播放的音乐、录音等。“看中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供一定的视觉材料作用于学生的眼睛,以引起学生个体产生变化,从而获取知识。它可以包括教师提供的教材、板书设计、教具和录像材料等。“做中学”是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开展的一系列具有创造性或个性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人的眼球内有一套主要由睫状肌和晶状体组成的“自动调焦设备”。当看近物时晶状体变厚,而看远物时晶状体变薄,如此使物体影像始终准确而清晰地落在视网膜上。遗憾的是,这套“设备”用上四五十年后就容易失灵。随着年龄的增长,睫状肌和晶状体的伸缩力量逐渐减弱,晶状体老化变硬,调节功能下降,看近物时会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引起眩晕、困倦、精神分散等症状。这便是老视,俗称“老花眼”。矫正“老花眼”的唯一办法是配戴老花镜(凸透镜),以代偿晶状体的调节不足。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老年朋友乱戴老花镜,甚至随便在街头摊点上买老…  相似文献   

13.
专家认为这两种疾病是一对孪生兄弟,关系密切,在诊治哮喘病人时,要注意“抬头看鼻子,低头看肚子”。看肚子是看有无胃食管反流疾病,而看鼻子就是要看有无过敏性鼻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是“同一气道的同一疾病”,治疗上应相互兼顾。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治疗指南《过敏性鼻炎的处理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也专门指出了对伴发哮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因此视力欠佳,46岁就戴上了老花镜。度数一路飙升,到65岁时已达350度。谁知到了70岁时,偶尔看报纸,戴花镜却有点模糊,而去掉花镜近距离看时却十分清晰,难道真的有“返老还童”吗?从此,我就丢掉了老花镜,看书看报低头能看清,但是看远处却模糊不清,看电视要戴近视镜,虽如此,我还暗自庆幸。  相似文献   

15.
(1)置换与转换 雕塑能从许多面看,但绘画只能从前面看。设想一下,从背面看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会是什么样子呢?我想,原先重要的人物都会变得不太显眼,反而是次要的处在边角的人物成为了主要角色,而画面原先的意义也发生了巨大的戏剧性的转变。也许,这连米开朗基罗本人也未曾设想过。  相似文献   

16.
幸福实验     
站在人群中,每个匆匆而过的身影如风,似乎随时可以勾起往事几许,在岁月的容颜上增添淡淡的纹理,优雅而精致。我说,就让我这样优雅的老去,坐看云卷云舒,笑看落花流水。为此,在每个季节都有一种独特的芳香,那是天空的味道,在平凡而庸倦的日子里把老歌回放,盛开于旋律中的花朵,在沉迷中不知觉的香气四溢。  相似文献   

17.
江湖 《女性天地》2007,(10):17-19
2007年7月,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杀人案,因争看电视而将丈夫刺死的妻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难道仅仅因为争看电视,妻子就杀害了丈夫?这对“80后”夫妻的婚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8.
边吵边爱     
老爸与老妈,恩恩爱爱一小半,边吵边爱占大半。 老爸年轻时候当过兵,如今退休回到家,晚上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战争题材的电视连续剧,而老妈和老爸的想法完全不同,她爱看的是生活片,于是,一到了晚上,两个人坐在沙发上,开始抢电视遥控器。本来他们说好了是男看单,女看双,可是老爸太喜欢《亮剑》里面的李云龙这个人物了,第二天晚上明明该老妈看生活片,老爸却一把夺过遥控器说:“李云龙是个人物,你得让着点,我该好好研究才行。”老妈没有电视看,坐在一旁生着闷气。  相似文献   

19.
我的集邮爱好保持到大学,而我的儿子似乎受我文化基因遗传,也有集邮爱好,所以无论到哪里,购买邮票都成了我的专业工作。台北市仅260多万人,邮迷远不如北京众多,在朋友的指点下,到台北北门邮局附近的邮票市场看了看。而所谓邮市,就是五六家卖邮票的小店铺,根本无法与北京的专业化集邮市场相比。前两年北京集邮火暴时,  相似文献   

20.
他们饭后最大的休闲,就是拥在沙发上看电视。节目好看的时候,两个人一起笑,一起哭;遇到分歧时,还不惜唇枪舌战一番,而感情在争着吵着中越来越好。遇到不好看的,就拿点事当作幌子,抱在一起耳鬓厮磨,纠缠到天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