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挥党员的“三先”作用,就今天的企业党组织而言,就是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进行改革和生产经营的重大措施实施前,要在党内先动员,让党员先知道,组织党员先行动。坚持“三先”  相似文献   

2.
文化交流是国与国之间交流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人类文明共同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在国与国的交往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却出现了严重的文化交流“逆差”状况。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先进的传播科技和传播网络,在国际传播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并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信息侵略”现象已成了当代国际传播中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何防止信息的大量入侵,也成了第三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三论“商品拜物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宋福僧我于1963年写《“商品拜物教”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甘肃师大学报》,1963年第4期),1988年又写《再论“商品拜物教”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甘肃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根据马克思关于“商品拜...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介绍了"信息差"原理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目前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堂的现状以及该原理目前的应用状况,并且验证了该原理的应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以及提高学生基础英语综合能力方面有较好效果的假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仅从经济活动中的信息传递与利用这个角度,来探讨市场经济运行的特点、经济运行的效率,以及与计划经济运行的比较。 一、计划经济中的信息传递与利用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资源配置即如何利用社会有限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是社会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实际上,资源的配置都是一定决策(厂商、消费者以及政府的经济决策)的结果,而一切决策都要基于一定的信息。所以,哈耶克等经济学家提出,  相似文献   

6.
一、计划经济不是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经济范畴,而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全社会经济的无政府状态而言的。长期以来,许多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作为相应的一对经济范畴来考察。尽管他们各自规定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含意有所差别,但却深深地打下了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特征的理论印记。今天看来,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作为对应经济范畴是欠妥当的,起码从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7.
费孝通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理论,马元驹教授在差序格局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差序信息"的概念.本文旨在分析差序信息现象给广大投资者造成的危害以及形成的原因,杜绝内幕交易,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维护资本市场的和谐、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8.
将交际教学法中的信息差原理运用于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课堂环境下,将有效地增加师生和生生之间交流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有意义的交际中学会使用目的语。由此,将信息差的概念引入到课堂话语中,并通过分析信息差原理的理论依据,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提出两种猜想:一是信息差主要表现在互动环节中的起始步和反馈步;二是信息差引发并维持互动,使得学生不断地对目的语的输入进行同化和顺应,从而达到新旧知识的链接和平衡。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使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中,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与此同时,企业中的职工教育活动由封闭式、行政指挥式转换成开放式、灵活多变式,以适应于市场经济的的需要。因此,职工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二者是辩证统—体,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 职工教育之所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其一,由于职工教育在新的经济形式下必须面向社会,转变以往教育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走上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并为之主动服务的正确道路,职工教育活动要围绕企业的经济杠杆,采取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及时改变学校所培训的专业,抓住在市场竞争中,急需的,短缺的人才培训,使短期和长期培训相结合,学习形式多样化。这样才能为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企业需要服好务。其二,职工教育直接为工厂培训各类人才。我们十分清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掌握科学技术的人的因素决定着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而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又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这足双说明职工教育活动为工厂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因此,职工学校不  相似文献   

10.
货币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李金凤市场经济是一种货币经济,对经济波动的描述是不可能脱离货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货币在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性质。关于这一问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神话,这个神话在许多教科书中都作为货币理论的开篇,以表明货币在市场经...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干预经济是必要的,但政府并非万能的,它也存在缺陷,也可能出现“政府失效”,研究分析“政府失效”问题,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二者的辩证关系,合理界定政府经济职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各种各样问题的产生,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会归结到人类的自利心理上。如何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解决现实中的“斯密问题”已成为我们面l陆的重大课题。对于解决市场经济中的“斯密问题”,中外经济学家都曾给出过答案,但都不尽如人意。针对中国国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伦理道德思想、吸收外来文化中优秀的伦理道德思想、建立一个降低利他成本的制度环境等,应是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斯密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超越性道德与底线伦理近年来,针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型中出现的“伦理失范”问题,一种颇具代表性的纠治方案乃所谓“划界论”,即认为:市场行为所遵行的自我利益最大化原则与人类求“善”的超功利道德价值原则本质上是对立的,放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必须找出不可市场化的领域,中断市场行为在其中的延伸,以确保道德价值原则在其中的主导地位严这个方案虽不无见地,但它的尴尬之处在于:首先,在现代社会中,市场行为及其规则并不仅仅直观地显现在经济领域,那么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如何能够毫厘不爽地分划出纯粹的市场空间和伦理…  相似文献   

14.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开头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生万物”一语中的“三”,注家历来解说不一。杨上善注曰:“谓阴阳和气也”;大田晴轩则说:“三为阴阳交通之和也”。笔者认为,老子这里讲的“三”,既非指“阴阳和气”亦非“阴阳交通之和”,而是指“天、地、人”。早在老子以前,中国就有用“三”喻指“天、地、人”之说。《易·系辞》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相似文献   

15.
冯钢 《浙江社会科学》2015,(2):133-136,160
(一)前些年,一场因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性变化》一书引起的争论在中国学术界颇有些影响,哈贝马斯把公共领域定义为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但这个定义无疑是以预设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为前提的,这显然不太适合用来讨论中国的问题。作为一种折中,黄宗智提出了一个第三领域的概念,从而消除了公共领域这个概念给中国带来的困惑。然而,中国究竟有没有公共领域的问题显然并没有得到解  相似文献   

16.
"始乱终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描写爱情的常见模式;这与整个封建文化有关,包括男权中心意识、统治思想、女性自身等三个方面原因;描写这一现象,就作者的角度而言,主要基于两种心理状态第一,潜意识中男尊女卑的思想;第二,对这一现象的同情批判态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始乱终弃"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试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刘慧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即我国的政府应在经济中处于何种位置,起何种作用?它不但是我国,而且是当代世界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具有共性的问题。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有竞争性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因此,科学地阐明价值规律的作用,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本文就此谈点初步的认识。一、关于价值规律的两个层次我们知道,价值论、价值规律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  相似文献   

19.
“失范”既是社会学的一个专门术语,又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它具有特定的内涵。顾名思义,所谓失范是指失去社会规范的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广泛存在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社会失范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仅能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而且对于现实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从社会发展的过程看,在社会发展的常态时期或称稳定发展的时期,尽管也存在失范现象,但表现不明显。在社会发展的非常态时期即社会革命或社会变革(也可叫社会转轨或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20.
当时代的年轮转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再引起轰动效应的报告文学又绽开了新的奇葩──它的人物画廊中出现了一批“狂徒”的形象。举其要者如:陈祖芬作《理论狂人》中的主人公党治国;苗振亚作《医界狂徒》中的主人公王佑三,张惠明作《挑战者》中的主人公闻松南;格佩、张万才作《桑巨庆猜想》中的主人公奕巨庆;李海鸣作《“疯子”作家》中的主人公李永份;卞毓方作《中国人破译了英文密码》中的主人公宋宜昌;李士非作《当今奇女子》中的主人公“童鹿心”等等。①这些“狂徒”或所言所行透着“狂妄”,甚至以“狂妄”自我标榜;或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