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亚当·斯密有关公共收支的理论和思想为财政学搭建了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新古典财政学采用边际分析方法解释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并对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进行了探索。进入黄金时期后,财政学更加重视预算活动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而不仅局限于对税收征收规则和税收管理问题的描述。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化,财政学逐步由主要采用理论归纳的方法转变为更多地运用数理和计量工具进行经验性研究。西方财政学的发展历史,尤其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对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福利经济学及公共选择成为财政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财政史、古代税收史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其研究方法的特点在于运用现代财政学、税收学的理论和概念,去阐述中国古代的财税史实。由于中国古人用语不纯,在古籍中见到的财政用语、税收用语多有内涵不纯、外延驳杂的情况。因此,应该在判明古人用语所指的具体财政、税收内涵的基础上,借用现代财政学、税收学的有关理论或概念,在二者之间进行必要的、适当的调整,从而做出既有现代财政学、税收学的学理依据,又比较契合中国古代财税史实的阐述。"农业税"与"田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3.
运用税收自愿论、功利主义伦理学和心理契约理论分析"搭便车"造成的虚假的需求曲线问题。指出经济学和公共财政学,一个研究市场中的私人行为,主要关乎私人决策,一个是政治程序中的公共选择,属于公共决策,人的行为和动机应有一定区分。与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有所不同,公共财政学的初始假设不应是单纯的经济人,而应该是与政府有着成熟稳定的心理契约,有一定社会责任感,且拥有较多理性成分的理性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消除搭便车行为及其所引发的需求曲线的虚假性质,并彻底解决公共财政学理论基础的不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学科体系中将财政学定位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这样的定位不能满足财政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使财政学失去指导财政工作的能力,也不能满足中国现实政治发展对财政学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延续国内外探讨财政学政治属性的传统,探索财政研究的政治学路径,发展财政政治学学科。财政政治学是财政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属性上可归为政治学。在当前,财政政治学研究至少可发展财政运行政治学和财政转型政治学两个分支。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科体系中将财政学定位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这样的定位不能满足财政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使财政学失去指导财政工作的能力,也不能满足中国现实政治发展对财政学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延续国内外探讨财政学政治属性的传统,探索财政研究的政治学路径,发展财政政治学学科。财政政治学是财政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属性上可归为政治学。在当前,财政政治学研究至少可发展财政运行政治学和财政转型政治学两个分支。  相似文献   

6.
公共选择理论不仅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政治学中的重要理论学派,而且成为当代西方政府改革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学的假说、方法和模式应用于政治领域,对政治过程作出不同于传统政治学理论的解释。这一方法论的独特性是其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力量源泉,也是它的虚弱所在。研究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有助于促进社会科学研究中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方法论集体主义的融合,推动政治与经济的整合研究。  相似文献   

7.
税收中性是从西方经济学、税收学引进的一个概念,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舶来品。近年来,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和税收理论界对我国税制改革方向中性化还是非中性化的问题引起一些争论。下面我们对西方一些学者的税收中性理论作一点评析,并就我们的管见所及谈谈我们的税收中性观。  相似文献   

8.
公共管理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时代 ,公共管理还没有成为原始人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职业还没有分化出来 ;奴隶时代 ,东西方的文明古国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公共管理思想 ,但还未形成系统 ;封建时代的公共管理思想东西方各具特点 :中国重人才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有较强的民本思想。西方重民主制 ,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在资本主义时代 ,公共管理突出了政府行政管理 ,公共行政学得到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管理学是在公共行政学基础上扩展、延伸形成的一门新的边缘性分支学科。世界范围内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9.
对于行政效率的研究,西方的古典行政学走过了一个合乎逻辑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为此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20世纪70年代的新公共行政学在行政效率的研究上呈现出三个新的动向。以西方的理论观照中国的行政效率,可以发现中国政府效率问题的存在及其困境;对于提高政府效率,可以从政府体制与机制创新、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积极的行政文化建设三个层面上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一) 税收原则理论是人们评价和判断税收制度的理性总结。现代税收原则所包含的理性的商品经济观念,是商品经济税收体系得以形成的先决条件之一。本文首先对传统社会主义财政学的税收原则理论进行一番追溯和思索,试图勾画出商品经济税收原则理论的基本框架,进而寻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税收原则理论的特质所在。传统社会主义税收原则理论的产生是与非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观念,崇尚阶级斗争,追求纯粹公有制,建立统收统支的经济管理体制联系在一起的。它直接导源于解放区解决财政问题的供给财政思路。理论上深受苏联非税论的影响,实践中照抄马克思在《哥  相似文献   

11.
公共选择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也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重要理论基础。曼瑟.奥尔森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分别作为两代公共理性选择理论模型的奠基人,其思想在现代西方理论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后者因其对公共资源管理领域的贡献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重读两人代表作《集体行动的逻辑》和《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并将二者进行比较分析,对于我们认识公共问题、理解公共政策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是当代西方税收理论界备受推崇的两大税收原则,但其发展演变却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各个不同时期的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发展和完善税收原则作出了不同的贡献。本文在介绍历代西方税收原则内容及其演变的基础上,系统地评析西方税收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的发展及其内容。  相似文献   

13.
议程设置理论和“沉默的螺旋”理论 ,是当代西方关于大众媒介影响公共舆论的两种主要理论。在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中 ,我们认为 ,尽管议程设置理论有其不足和缺陷 ,但它对于传播效果的研究是一个里程碑和分水岭 ,突破了此前“有限论”的窠臼 ;而“沉默的螺旋”假说不仅为社会公共管理机构进行舆论调控提供了依据和启发 ,也大大深化了人们对公共舆论和大众传媒的认识。但该理论仍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中国学者应在借鉴西方学者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自己的舆论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政府成本是行政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课题,目前大部分关于政府成本的研究多从公共行政学、公共财政学甚至行政法学角度展开的,对政府成本重新界定的基础上,从我国目前政府成本过高的现状出发,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从制度内部来探讨政府成本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我国学者开始以西方传统形式逻辑为范式研究先秦名辩学.在这一百多年的研究历程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西方传统形式逻辑不太适合做名辩学的研究范式.西方传统形式逻辑的理论体系由概念、判断和推理三大部分构成.“概念”仅是符号的“所指”,不包括符号的“能指”,而先秦名辩学中的“名”恰恰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是语词符号.“判断”和“推理”主要研究推理形式的有效性,属于语形学的研究内容,遗憾的是先秦名辩学中没有语形学的内容.名辩学中所讨论的推理都是语用推理,而西方传统形式逻辑中又根本没有研究语用推理的问题.符号和语用推理在符号学中都给予了充分的研究,据此我们认为符号学是深化先秦名辩学研究的更优范式.  相似文献   

16.
厦门大学财金系财政学科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全国重点财政学科。1987年由厦门大学财金系财政学专业与金融学专业联合申请,经全国同行专家评议,并由国家教委批准设立。它是国家教委对厦门大学财政学专业以及整个财金系的教学质量、学水水平等总体能力的肯定,表明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财政学专业在全国财政教育科研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多年来,财政金融系以重点学科为龙头,不断地建设、发展与完善,现已成为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善、科研成果丰硕、教学科研条件较为优越的财政学重点学科。该系现设有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两个博士点和两个硕士…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 ,自美国行政学家威尔逊于 1 887年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 ,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管理学科至今 ,已有 1 0 0多年的历史 ,其间 ,行政学经历了多次学科研究范式的转换 ,特别是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伴随着西方国家政府重塑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新公共管理在当代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中越来越显现出其主导范式的地位。作为一种试图超越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新公共管理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而对于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特别是作为其思想精髓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8.
如何有效而又公正地供给公共物品,是近年来学术和政策争论的热点.文章提出了具有一般性的“公共物品问题”这一概念,认为对任一公共物品问题的全面探讨,都应涵盖以下六要素:资源如何配置,成本如何分担,利益如何分享,物品(服务)如何生产,以上决策如何作出,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如何定位.这为有关公共物品问题的讨论建立了有用的分析框架.而传统财政学把公共物品问题当作某个决策者面对的最优化问题来求解,忽视了公共物品问题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性.因此,必须重视公共选择研究方法,把公共物品问题当作特定制度背景下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问题来理解,以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下求解公共物品(服务)的需求揭示、资金供给、生产与配送、利益分享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持续深化改革背景下,将公共管理学知识本土化成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点,目的是发现中国在公共管理领域的薄弱环节,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体系。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历史过程,分析行政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的概念及其两者相异之处,确定公共管理学的属性,将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方向转为解决中国公共管理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陈振明在《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1期撰文,考察了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行政学)在其百余年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三次“范式”转换,即从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再到(新)公共管理学的三次重大突破,具体评述了每种研究“范式”形成的背景、内容和基本特征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劣。作者力求表明,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主题、方法和理论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现实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尤其是管理的范围、内容和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当代国内外变化着的公共管理的现实尤其是转轨时期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