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校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校风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校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培养人才的质量。校风建设对于培养人民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尤为重要。我院是一所具有近40年历史的省属本科师范院校,自1952年建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艰苦创业,勤俭办学,从严治校,因而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由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实际,从目标、领导作风、教风、学风等方面具体介绍武汉市大兴路中学校风建设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我院校风建设的实际,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及学校育人环境建设几方面论述了校风建设要首先抓好校风的主体—教风和学风建设。同时,要注意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只有这几方面的综合作用,才能形成并巩固良好的校风。  相似文献   

4.
校风是全体师生员工精神面貌、治学态度、思想道德、文化素养等各种素质的群体表现。随着时代的发展 ,校风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亟需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 ,以超前的眼光予以高度重视 ,努力开拓市场经济条件下校风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6.
正校风是指学校的整体风气,它是一所学校全体师生的思想、道德、纪律、作风以及治学态度与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是学校的教风、学风、领导作风和其他作风的总和。优良的校风一旦形成,便可成为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像一根无形的纤索,牵引着师生不断前行,成为激励广大师生奋发向上的推动力和努力拼搏的战斗力。相反,如果校风不良,那就会失去学校师德建设的精神支柱,很难把学校办好。有人曾经抽象地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  相似文献   

7.
一风,或称风气,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存在。某一特定社会单位的风气,集中体现出这一单位的集体风貌,反映出这一单位的精神文明水平。所谓校风,就是指学校的风气。一个学校的校风,表现出这个学校的基本特征和风貌。良好的校风,既是长期培育的结果,又是教育成功的重要环境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的校风校纪建设,不仅关系到校园秩序和学校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建设良好的校风校纪,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成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建设良好的校风校纪,优化育人环境,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本文试图从高校校风校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就建设良好的校风校纪的意义及方法、途径谈一些粗略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校风,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风建设是学校各项工作之根本。要搞好校风建设,除了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教育以外,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德育管理,搞好德育评估,强化行为训练。近年来,荆州师专附中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建立对班主任队伍的评价制度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队伍,是班级和学生德育管理的主要力量。要建立优良的校风,首先就要建立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为了稳定和优化班主任工作队伍,我们主要采取了三个“评价”措施。一是要实行政策性评价。除了落实国家对班主任实行的津贴政策外,还制定了《班主…  相似文献   

10.
一、充分认识校风建设的意义校风,即一所学校的风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校风是学校在长期教育活动中所形成的集体心理定势。这种集体心理定势造成的心理倾向,对个体具有导向作用和制约作用。良好的校风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规范人的行为、激励人的精神.使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职工的的工作都呈现一种规范的积极向上的势态,并且围绕同一目标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校风及其作用 优良的校风对生活在学校的领导者、学生、教师和职工的积极教育作用有:(1)感染同化的教育作用。优良的校风是学校创办以来历届的领导者,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积累并表现出来的突出的思想行为作风、“习惯势力”。它象春风化雨一样,滋润着生活在学校的领导者、师生员工的心田,陶冶着人们的心灵。特别是对新进入这个环境的领导者、学生、教师和职工有一种宽松、和谐、团结、活泼之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这种熏陶和感染,迅速而又自然地约束和改变自己原来某些不良的、不适应这一新环境要求的思想、行为、习惯和作风,不需任何人的督促而自觉地顺从和适应新环境的要求。这种影响的教育作用即积极的感染力和同化力是潜移默化的。(2)激励、鼓舞的推动作用。一所学校具有优良的教学秩序、宽松、和谐、团结、活泼的生活气氛,尊师爱生教书育人的良好风尚,严谨治学、勤奋读书的风气和整洁、美化、安静的环境,就能在领导者、学生、教师和职工在心理和感情上产  相似文献   

12.
学风校风     
进入本科的第二学期就有了制图课,老师对学生制图质量的要求极其严格,轮廓线宽度一样,黑度一样,并且没有毛刺和虚影,虚线颜色较浅,长度一样,整张图图面洁白,如果达不到要求,老师检查时则在图纸上打个深深的×,又深又黑,用橡皮很难擦净,只得认真重画,直到达标为止.  相似文献   

13.
论校风     
高等学校校风建设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理论工作者发表了不少专论,各大专院校也对校风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机并且采取了一些改善措施。现在这样注重校风建设问题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近几年一些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在校风、校纪方面出现和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其二是正因为校风问题突现出来了,人们才注意到过去对校风这一教育现象研究得实在太少,对怎样建设校风缺乏理论的指导。 我们长期在大专院校工作,最近又仔细地阅读了不少兄弟院校发表的有关文章,觉得还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仅就以下三个方面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校风刍议     
校风建设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优良校风一经形成,则可代代相传,催人奋进,推动学校的全面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作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从而,进一步为学校  相似文献   

15.
感悟校风     
也许是走过的高校相对多了一点儿的缘故,我每到一所高校,都会不由自主地品味感受那里的校风。令我困惑的倒不是这所学校的校风究竟是什么,因为尽管一时概括不出,把握不准,慢慢地感悟,还是能通过种种表象,总结出一、两条特点的。让人费解的是:院校之间的校风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特有的校风为什么会在这里形成?往事的回忆引起我连篇浮想;淡忘的情节又清晰起来。虽然个别的事例不能说明一般性的论断,但是,真实的校园片断,对于探讨校风的形成不无启示。起码,涌现脑际的这件事,在研究校风时,会有裨益。那是一九七八年———我由南开大学哲学…  相似文献   

16.
校风刍议     
选个好校长,聘任高水平的教师和树立良好的校风是办好一所学校的起码条件。本文仅就校风问题略谈一孔之见,希望能引起关注。校风是一所学校的干部作风、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校风对师生员工起着经常性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和激励作用;校风也是无形的校规和生  相似文献   

17.
谈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和考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如何加强校校风、教风、学风、考风建设进行了阐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18.
校风与德治     
早在西周,我国即建立了完备的教育体系,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伴随奴隶主阶级的没落,“官学”日渐式微,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以及“百家争鸣”的局面。由于办学者各自的阶级属性、社会经历、思维方法、学业专长的不同,其校风自然风格迥异。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校大学生中,大多数人学习目的明确,思想健康,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渴望成才,希望用自己的学识和才能对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但也应看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胸无大志,学业不思进取,高喊“60”分万岁,迟到早退,无故旷课,考试作弊;生活懒散,醉心于麻将桌,娱乐场,谈情说爱.少数人基础文明素质差,起床不叠被,买饭不排队,桌、墙乱刻画,用完水不关水,课堂纪律差,不尊师爱友.更有甚者,极个别学生个人主义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本\"的力量将取代资本的力量。对于人,最痛苦、最不幸的不是金钱的匮乏,而是知识的贫乏。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增强能力。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