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试论新加坡国民意识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长达140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下,新加坡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殖民当局采取的自由放任和自由移民的政策,形成了独特的多元社会。1959年新加坡获得内部自治后,人民行动党面对不同文化、种族和宗教的矛盾与冲突,采取谨慎的态度,通过形成共同价值观的方法,促进新加坡国民意识的产生。新加坡国民意识的形成对新加坡各种族的和谐以及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经济现代化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宗教政策。本着爱国爱教的基本方针,宗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视角下,探讨宗教的道德功能。  相似文献   

3.
论宗教对新疆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宗教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一环。伊斯兰教道德是新疆地区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兰教对新疆的公民道德建设乃至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一定影响。应积极引导宗教,弘扬宗教道德和教规、教义中的某些积极因素,消除宗教道德中的消极因素,促使宗教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忧患意识是新加坡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契机,是新加坡社会发展和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延续的精神支撑,是人民行动党执政理念的内在依据。新加坡依赖性的经济导致经济风险加大,人民行动党对此深表担忧,经济衰退对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合法性有很大冲击,人民行动党采取积极措施沉着应对。人民行动党执政以来,在新加坡的政治系统内始终存在着威权与民主的博弈。西方民主对威权体制提出了挑战,同时,新一代民众对政治民主的诉求越来越高,人民行动党通过扩大民众政治参与逐步放权于民。新加坡国内人才后备力量不足,并且国内优秀的年轻人对政治态度冷漠。新加坡实行海外人才引进策略,提供优厚的条件笼络世界优秀人才。新加坡社会生态错综复杂,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语言以及多元文化,是一个极易分裂的社会。人民行动党抱定忧患意识,小心翼翼地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从而使得新加坡取得了巨大成功,人民行动党也得以持续执政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5.
宗教文化在各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如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否可以批判地吸收宗教文化遗产?对此,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一。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几点意见。不当或错误之处,敬祈指正。 一 一般而言,文化定义有广、狭之分。广义的文化,是人类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活动的产物,包括教育、科学、哲学、宗教等,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复杂内容的统一体系。宗教文化则是文化发展中的特殊形式。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是文化的一个门类,又是宗教的一个部分。宗教文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宗教思想、宗教观念和宗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以往一切宗教观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它从理论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客观规律,分析了宗教的社会作用,论述了宗教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我们当今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事务,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的精神生活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的规律性.考察“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国家精神文明发育水平都被摆在相当重要的地位.新加坡、韩国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都有优长的文明建设经验,揭示了当代精神文明发展的大趋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才能增强建设精神文明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儒家学说与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建设贺对达世界各国,无论其社会性质与政治制度如何不同,都有一个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虽然在名称上不一定就叫“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伦理道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吐谷浑立国时期的社会形态,呈现出多元宗教并存的格局。论文对佛教在吐谷浑社会的传播,以及郭里木棺板画所见原始宗教和道教影响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吐谷浑宗教受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影响,呈现儒释道三教与原始宗教信仰并存的局面,吐谷浑多元宗教文化的形成是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就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做了初步探讨 ,认为甘地宗教和谐思想有其丰富的理论内涵 ,体现在宗教统一、宗教平等和宗教宽容三个方面 ;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甘地思想体系的精髓和灵魂 ,是印度宗教和谐思想的集大成者 ,是宗教多元主义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战略布局。重构新南方丝绸之路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云南民族多样,宗教多元,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资源丰富,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重构新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的保证。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宗教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宗教和宗教文化要自我调适,主动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重构新南方丝绸之路服务。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制定了指导方针,指明了方向。在当前情况下,若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将不能顺利发展。而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诸方面中,在全民中普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这是因为我国有些地方宗教发展极快,宗教对人们、特别对青年的影响越来越大;有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动已有所抬头发展。这些若不引起全社会的注意,后果将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3.
张庆熊教授同意宗教共同体的宗教间多元通合、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核心理念,但不同意宗教共同体的提法,并对终极实在、理性信仰等概念提出质疑。然而,他对宗教共同体、理性信仰的质疑系出于误解,他对终极实在形式否定但又实质肯定,他对理性与宗教信仰关系的观点存在明显的自我矛盾。实现宗教共同体的多元通合、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理念有赖于各宗教求同存异,并且有各宗教诸多共同之处可以作为其基础。张教授的宗教多元是围绕同一座山即同一中心的,其实与他批评的希克的宗教多元论并无实质的不同。被张教授赞许的哈贝马斯的宗教融入公共领域、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的主张是治疗现代社会伦理缺失的一剂良方,但如果各宗教不能首先解决相互之间的纠纷冲突,形成某种形式的共同体,将会把政教分离欲避免的冲突问题重新带入公共领域,因而缺乏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4.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往往向外人传达民族的崇尚、风俗习惯、节庆或宗教禁忌等多元而复合的文化信息,史诗般的祖先英雄文化和宗教禁忌文化、生活习俗文化则是民族服饰寓含文化的最普遍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杜玲 《北方论丛》2004,10(6):80-82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宗教观是其思想的重要方面.理性主义、开放和多元是林语堂宗教观的基本特色,这个基本特色体现在他对儒家、道家及佛教的评述,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论述,对基督教"博爱"思想的推崇,以及对宗教中教条主义的批判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澳门文化的历史坐标与未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在历史上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中起过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小地方大文化"及"和而不同与多元共生"两个主题,从澳门的文化遗迹、"土毛"族群的文化身份、精神生活的多元融合等角度,研究澳门跨文化性质的内涵,包括源流、区域性质、生成原因和嬗变。进而指出澳门文化的研究,对未来国际文化多元共生的发展趋向将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狄德罗曾坚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启蒙运动的日趋深入,理性终将战胜迷信,科学定能消灭宗教。二百多年过去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人们对宗教的热情却有增无减。为什么宗教经久不衰?宗教的存在与人类自身的存在有没有某种必然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宗教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没有机长的国际航班--对"全球化-区域化"的宗教哲学省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全球化和精神文明的区域化、个体化构成了人类当今的生存处境.全球化的经济重心需要政治安排或制度层面的补充,超越民族国家的政治共同体和全球民主的思考因此而提出.在政治安排和制度安排之外,还需要精神层面的补充,宗教能提供使世界多元和谐的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19.
宗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民信教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初探谢灿坤我国不仅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虽然已经基本消灭,但是,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仍然存在。再加之宗教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消除宗教彼此之间的对立冲突,形成多元通合、和而不同、和合共生机制的愿向是令人向往的,但理性的信仰之道和宗教共同体的提法则是不妥的。因为,宗教信仰虽然不必是反理性的,但就其作为信仰而言主要依赖于启示和神秘的宗教经验,理性的信仰之道实际上是把宗教信仰排除掉了。这样,宗教就等于哲学了。宗教必然是多元的,就其都想坚持各自的信仰而言甚至是排他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依靠宗教界自身的力量难以建立宗教共同体。必须依靠公民社会的政治体制的保障,才能建立一个跨宗教的公共交流的平台。有关这一问题,哈贝马斯有关宗教融入公共领域的构想具有启发意义。我们应营造一种让宗教参与公共领域内对共同关心的伦理、政治、社会和文化问题商讨的机制,增进理性与信仰之间的相互理解,发挥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宗教和平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