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13
历史上每项国际资本流动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和金融活动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国际资本流量、流速、结构和布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特别是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以来,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挑战,我们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注意控制金融体系的风险,争取更为有利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2.
国际资本流动代表了购买力的跨国转移,会通过基础货币和国内信贷配套两个途径导致中国物价上涨,对国际资本流动与物价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并从实证研究角度确定其具体影响,发现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物价确实产生了影响,呈现出正相关性,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要保持物价稳定必须关注国际资本流动。 相似文献
3.
4.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一国的公司或银行通过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方式 ,将货币资金、生产设备或专有技术转移到其他国家从事国际贷放或跨国经营 ,以谋取高额利息或利润收益。本文通过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基本特征的分析 ,并结合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了在现阶段我国利用外资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纽带,双向直接投资的发展战略和路径面临重塑和调整。研究认为,应当以推动新时代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提高双向直接投资的质量,畅通供应链和产业链;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依托,通过更高水平的双向投资带动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水平的提高; 建设高水平自贸区和自贸港,提高对外开放标准,更高质量吸引外资,提升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技术含量和自主性; 在畅通要素流动领域,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更高标准的要素流通市场体系,降低制度性交易费用,提高生产率和对高质量外资的吸引能力。 相似文献
6.
完善资本市场结构 ,使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 ,一方面增加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规模 ,增强市场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保险资金的收益性与流动性也会得到显著提高 ,实现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 ,最终实现货币市场、保险市场、证券市场的顺利对接 ,在更大规模市场基础之上进行资源配置 ,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7.
秦芳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50-53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二者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等统计数据进行相关及因果分析,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研究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进出口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我国进出口贸易也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类型的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对危机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危机不但使国际学术界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而且也掀起了探索、研究金融危机的热潮。从国际资本流动的机制和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这两个角度,探析了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市场动荡和金融危机的关系,并分析了国际资本的充分流动,可能给加入WTO后的我国带来的风险与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19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1990年代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与国际资本流动的相关关系.并由此得出每一次金融危机都与资本的不正常流动有关.虽然,在不同的时期、相对不同的国家,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有所不同.最后对我国的资本流动管理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建勤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利用外资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总结90年代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验教训,对我国今后利用外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较系统地概括了90年代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特点,在充分肯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以期在今后的进一步扩大开放中,更好更有效地利用外商的大规模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1.
通过1994至2007年我国主要对外经济往来国的双边贸易流及投资数据,考察了我国农业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合作的关联度及相互影响,通过异方差处理的重力模型估计,发现使用FGLS与MLE方法修正后的重力模型优于面板模型。结论显示外商对华农业的直接投资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农业贸易往来表现出刚好相反的作用。前者为相互促进的互补关系,后者则是一种相互抑制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先开王振全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1):44-50
考察市场预期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及其表现,然后通过考察货币危机的国际研究经验,借鉴EMS模型和预警方法,计算了中国外汇市场压力指标,以检验中国金融市场的脆弱性与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实证结果表明,外汇市场压力指标能反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表现的经济变量变化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主要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与年度进出口额、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年出口规模与外汇储备规模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是造成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外商直接投资和外汇储备规模具有正向相关关系,但影响强度较弱,而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有负向相关关系,影响强度最弱。提出采取平衡贸易项目收支战略是化解当前外汇储备规模过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从双向FDI的角度分析OFDI和I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选取双向FDI对经济增长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对双向FDI与GDP、投资、净出口和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双向FDI对于GDP和投资都具有拉动作用;IFDI对投资的影响滞后4期才能产生,对净出口的增长起到正向促进作用;OFDI的扩大不利于净出口的增长;双向FDI与三次产业都存在较强的灰色关联度。据此,提出改善对内对外投资环境、发挥双向FDI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净出口的促进作用、强化双向FDI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分析表明 ,人民币汇率的每次波动 ,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们应重视研究并掌握汇率波动的规律性 ,使之为调控宏观经济及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建设有序协调的双向国际直接投资体系,对推动我国工业结构升级乃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根据耦合协调模型构建双向外商直接投资(FDI)协同指标,借助空间计量模型,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分析了双向FDI协同发展对工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双向FDI协同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输出优势能够推动本省工业结构升级。(2)劳动力与资本要素虹吸效应的存在使得双向FDI协同对邻接省份的工业结构升级产生了负向空间溢出。(3)进一步研究发现,双向FDI协同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地理区位与资源禀赋差异。研究双向FDI协同对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有助于全面认识“稳外资、稳投资”与建设工业强国关系,也为提高我国双向FDI协同绩效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80-87
城市群经济是现代区域经济的显著特征。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三大城市群2000—2013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不同。研究发现:引进外资有助于提升城市群的资本配置效率;外商直接投资除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优化资源配置外,还可以通过减少政府干预程度促进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国际贸易与资本配置效率在三大城市群中均呈现负相关,中西部城市群国际贸易的加深有利于该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国际贸易能够通过改善企业运营效率促进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鉴于此,中西部城市群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开放度,积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参与全球价值链,以此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储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8):29-34
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现代世界各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 ,其实质是 :金融资本的跨国流动。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是经济转轨时期的国际化 ,从本质上说 ,是市场制度的变迁过程。基于上述认识 ,本文在分析过程中 ,建立了资本市场制度变迁的“两阶段模型” ,指出了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应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来进行 ,初级阶段是以引进外资为主的资本市场国际化阶段 ,高级阶段是资本引进和资本输出并举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生成机理与演化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资本市场自成立伊始,层次演化的每一步都源于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供给行为,而不是自下而上的微观主体诱致性需求行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生成与演化基本沿着政府的强制路径展开。资本市场存在层次性不清晰、市场职能分工与定位不明确的突出问题,进而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横向风险分担功能方面发挥不足。从动态演化角度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未来的演化路径是令资本市场体系结构更加层次化,不同层次市场间的分工更加细化,最终形成一个分工合理、层次分明的整体。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