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消费者手机支付使用意愿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多元回归分析来检验感知有用性等因素与手机支付使用意愿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个人需要、社会影响、业务范围、运营商信任、个人创新性与手机支付使用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运营商信任对感知有用性与手机支付使用意愿、个人需要与手机支付使用意愿、社会影响与手机支付使用意愿、业务范围与手机支付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存在正向的调节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现象。与成年人相比 ,青少年犯罪具有突发性、纠合性、隐蔽性、凶残性的特点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是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是 :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 ,强化家庭教育 ,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行为 ,依法打击青少年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网络语言使用的社会心理学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语言的使用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青少年群体是创造并使用网络语言的主体.现代青少年网络语言使用有三个特点,即网络语言中混杂地方方言、高调使用"火星文"和手机短信成为网络语言的传播平台.进一步分析显示,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的社会心理基础主要有张扬个性、从众心理、娱乐心理、减压心理和抗争心理.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社会角色状态,对其使用网络语言的行为宜疏不宜堵,同时应采用开设心理咨询室、减压课等方式,引导其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4.
传统经济学中,消费被视为一项追求个人效益最大化的理性的活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消费的符号特性日益凸显,符号消费在人们的各类消费中比重越来越大。对于成年人消费市场中消费品的符号特性,前人已经做过深入探索,但鲜有关注青少年市场中的符号消费。文章从青少年最常消费的手机商品入手,探讨青少年的符号消费,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后,中国青少年宗教信仰成悄然上升趋势,特别在西部地区。关注西部青少年宗教信仰现象,了解西部青少年宗教信仰的现状,分析青少年宗教信仰的原因,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大数据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治理的方式和手段,这一范式转型和新兴驱动力促使青少年社会服务必须主动探索如何利用大数据治理技术更精准高效地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和有的放矢地制定社会政策。不管是从科学性、跨学科性还是可预测性的角度看,大数据治理技术的发展与青少年社会服务具有较强的契合性。青少年社会服务领域的管理者和从业者需要利用大数据治理技术,描述、诊断、预测和说明相关议题,从而努力实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公益目标。同时,大数据治理也面临数据的生成和完整性、取样、数据提取与分析、对结果的解释以及伦理安全等方面的挑战。未来需要通过加强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采用“自反性数据科学”方法构建统一的青少年社会服务大数据治理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手机短信是伴随手机兴盛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具有多元化,兼容并蓄的特征,凸显了时代风格和文化风范,反映了普通大众心理,日渐成为新的社会文化现象.文章以语言符号学思想为指导,重点研究了幽默手机短信的言语交际形式,揭示了该类手机短信的象似性符号学特征及其反映的普遍社会文化心理动因,以便正确理解、恰当使用乃至健康发展此类手机短信.  相似文献   

8.
何海辉 《南方论刊》2012,(12):112-112,111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也进入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校园,面对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用手机,我们应从学校、家庭对青少年正确的加强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用手机。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中的犯罪现象及对策●段兴利苏一星一、当前大学生中的犯罪现象犯罪是个古老而又现实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犯罪现象也日益严重,尤其是青少年犯罪。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目前我国犯罪总数中青少年约占7...  相似文献   

10.
预防青少年犯罪与家庭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异质型社会,青少年犯罪现象也日益凸现。本文主要结合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其特征,简要论述家庭道德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完善途径,以便减少青少年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开放性和应用性得到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青睐,由此引发的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手机成瘾现象。笔者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探讨了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现状:手机成瘾者月话费较高,反应更加敏感,表现出更强的戒断综合症;从外界存在的客观因素(包括手机本身的特点、社会交往模式的改变等)以及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包括大学生发展阶段特点、从众心理的影响、自我控制感的缺失、满足某些心理需求等)两个层面分析了手机成瘾的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体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街边大量存在的二手手机收购摊贩互信交易对剖析当下中国陌生人社交互信缺乏症具有极好价值。二手手机收购交易双方缔造的是一种“暂时性互信”,将“暂时性互信”的意义作一拓展,便可窥探到其背后隐藏着的二手手机收购互信交易所赖以达成的均衡机制;将此均衡机制再拓展运用到对中国陌生人社交互信缺乏症的诊疗上,又可探索到症结及药方——由此追求均衡、促成均势所构成的根本指导方法和原则的正义性也得到了应有的展示。  相似文献   

13.
伴随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手机游戏产业日益成为数字娱乐文化产业中的主力军。由于国内手机游戏用户数量大、年龄低的特点,以及智能手机使手机游戏呈现出游戏载体智能化、游戏软件多样化、厂商利益链条化、政府监管复杂化等新特点,手机游戏产业存在游戏软件安全性、合法性以及游戏内容健康性等社会负面问题。为使手机游戏产业健康发展,制作商应把效益与文化建设相融合;用户提高安全意识,家长转变对游戏的态度,重视但不过分夸大游戏的负面效应;政府制定游戏分级制度、加大对公益类、教育类游戏软件开发的支持、保护手机游戏软件知识产权,争取把手机游戏产业打造成文化产业链中新的“金蛋”。  相似文献   

14.
社区手机报的产生依赖于其嵌入的社会,并从中获得发展的多重动力。我国社区手机报的应用具有"在地化"、低融入性、居民认同度存在差异等特征。社区手机报的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人们具有怎样的社区理念。要培育和发现社区自身的意义和社区人的意义,通过彰显其独特价值的方式成就社区地域共同体和个体生命历程的社会和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15.
舆论是民众社会心理的一种集中体现,它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以公共事务为导向.每一个舆论都可能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媒体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自由,拓宽了沟通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手机能够促使信息快速传播的舆论的有效形成,但是也会引起社会恐慌.通过全面了解手机舆论的特性及其形成过程,在与传统媒体对比的基础上,提出手机舆论监控与引导的方式,为打造一个和谐安定的手机舆论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微信的传播学观照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信已经成为手机用户的一种生活方式,开启了移动互联网传播的新时代。从拉斯韦尔"5W"模式来看,在微信这种基于关系的病毒式传播中,所有对信息感兴趣的人都是传播主体,他们整合手机和QQ中丰富的传播资源,借助文字、语音和视频等富媒体介质,有选择性地将一些碎片化的内容,定向传播给窄化的"朋友圈",以增强人际交流,提高社会"湿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与手机网络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手机报普及率越来越高,并逐步发展为广大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全新平台.研究以重庆市为例,对高校校园手机报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了高校校园手机报的栏目内容设置情况,在总结已有校园手机报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校园手机报栏目内容规划流程图,为校园手机报的内容规划提供了一个实际参考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推广,手机犯罪成为了新的犯罪趋势,手机取证成为打击犯罪的有效手段,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手机取证技术还不成熟,因电子数据的不稳定性和手机系统软件的特殊性,手机取证在设备配置、软件升级、取证标准、规范,以及技术人员培养等方面还面临着严峻挑战.应对挑战,应当以云技术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建立手机取证数据的统一管理平台,设定取证标准、规范,建立有效的机制培养专业取证人才,最终全面提高取证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多媒体移动终端,手机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优势日益凸显。手机所具备的便携、移动、隐蔽、高效等技术特征为手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突破传统模式下种种技术限制的可能,具有独特的创作优势,同时,这种技术的进步又极大地拓展了纪录片创作的艺术空间,在内容、形式与风格上都表现出自身鲜明的美学特征。如何更好地利用手机的技术优势,开发其艺术潜能,将手机纪录片发展成为完善的艺术形式,成为纪录片创作领域值得期待和关注的一种潮流。  相似文献   

20.
手机电视:新收视时代媒介格局的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机电视以其便携性、移动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改变了传统电视的家庭收视方式,宣告了一个“新收视时代”的到来。作为一个通信行业和广电行业融合的市场,手机电视良好的市场前景吸引了大量资本的介入。手机电视开拓了一个新的注意力资源,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尽管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手机电视的产业化趋势仍将加速。手机电视时代的到来,将对大众传媒现存格局造成极大的冲击,改变电视的传统运营模式,影响大众传播的内容,也改变大众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