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自古以来,符牌作为一种凭信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古代社会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与历代相比,明代在符牌的使用与管理上表现出了大量使用以象牙为制作材料的牙牌、注重在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中采用符牌、致力于符牌的制度健全与完善等特点,通过对明代符牌的特点加以研究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古代社会国家治理运行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西夏以兴庆府 (今宁夏银川市 )为中心 ,驿路干线纵横交错 ,遍布全国 ,沿途广设驿馆、驿站 ,星罗棋布 ,初步形成集交通、邮驿、供给于一体的交通通信网络 ;并制定了坐骑征用、逾期罚罪、合符、盗窃失毁文书罚罪等一系列驿传制度。从而保证了西夏公文迅速、安全地传递。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技发展与行政区划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的行政区划,经过50多年的调整与变动,逐步趋向合理化。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现代交通、通讯与管理的发展,对行政区划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目前学术界对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普遍论点,从现代交通、通讯与管理变革的视角,提出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层次和幅度调整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西夏文诗歌《敕牌赞歌》进行了解读,并对这首诗中有关西夏牌符的材质、形状,特别是“敕走马”银牌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考证。这首诗歌的解读将为西夏牌符问题的研究提供直接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5.
汉简文书传递制度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简文书传递制度述论张玉强四川省档案馆编辑研究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各级交通组织和较完整的文书驿传网,秦代的邮传为汉代邮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汉承秦制,疆域之辽阔远过于秦。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使中央与地方之间能够密切联系,声息相通,汉政权尤其注...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强调摒弃“西方中心”主义和从“中国历史语境”解读古代管理思想的方法论原则的基础上,借助中国社会发展史和思想史的研究,探讨了先秦儒家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思想出发点、治国模式、社会组织化方式、社会组织根本大法、“合法——合理”性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河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运河学是一门以运河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学问,通过研究运河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城市等之间的关系,可以充分认识运河在历史进程中的价值以及它对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具有悠久的交通文化。自步行时代至马车时代,中国古代交通技术在人类交通史上都处于领先地位,蕴涵其中的交通伦理亦经历了从部族伦理的自为存在到民族国家伦理的自觉反思之转变。继承与批判的统一,是研究中国古代交通伦理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元代在全国广置驿传,云南也不例外。元代在云南推行的驿传制度,与内地基本一致,而又有其特点。研究云南的驿传,有助于全面了解元朝的驿传制度和元代的云南社会情况。 一、元代云南驿传的特点 元代在云南设置的驿传,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分布广泛,规模庞大。元朝在云南行省西部边疆、南部边疆以东,以北地区(包括今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四川凉山地区),修建了纵横交错的驿道网络。驿道网络以省治中庆(今昆明)为中心,以大理、威楚(今云南楚雄)、建昌(今四川西昌)、乌蒙(今云南昭通)、曲靖、临安(今云南通海)、车里(今云南景洪)、永昌(今云南保山)、丽江等重要路、府所在地为枢纽,通向四面八方。在云南行省西部、南部边疆地区,也有驿道经过而通向今缅甸、越南等国。设置驿站之  相似文献   

10.
由于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组织形态等历史文化条件的差异,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与西方近代行政管理思想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前者是一种“小生产、大管理”模式,而后者则为“大生产、小管理”模式。本文对这两种管理思想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并指出了其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关键词中国古代、西方近代、行政管理思想、比较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连绵五千年文明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客观存在。本文在强调内部研究、社会发展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上 ,从对古代管理思想特有的观念形态———治国之道———的探讨出发 ,揭示了儒道法共同架构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之基本事实 ,探讨了该思想的学派构成和核心内容———“内圣外王”治国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庆经晋安达黄平一线,元代首次开通此道并设置了驿传,是元朝在西南地区交通建设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就,其影响也极为深远。元代交通的开发和交通网络的发展对云南行省的经济开发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移民屯田、城镇商贸、朝贡贸易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中庆经晋安达黄平一线,元代首次开通此道并设置了驿传,是元朝在西南地区交通建设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就,其影响也极为深远.元代交通的开发和交通网络的发展对云南行省的经济开发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移民屯田、城镇商贸、朝贡贸易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论19世纪外国史地研究及其主要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外国史地研究,非但开了近代中国研究世界历史的先河,在19世纪中国史学由古代向近代变革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19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送站、乃至走向亦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极具学术与社会价值。一、19世纪前期外国史地研究概况及特色虽然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历史中,由于历史、地理、交通、语言等因素,尤其是“夷夏之防”观念限制了人们对域外世界的研究,使其不得不围子王朝史和区域史研究的狭小天地中,但是这并没有完全阻断人们对城外世界的了解与探求,并留下了一些颇有价值的关于域外世界研究的论著。对此…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进行现代思考的目的是古为今用,即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管理服务。 当代中国所需要的不是一般的社会管理,而是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管理,这种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有机地互相衔接和水乳交溶地凝为一体。一个国家需要何种管理,不仅取决于社会发展程度和生产技术水平,也必须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国情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盛行 ,宗族组织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姓氏作为宗族血缘的符号和标志 ,人们赋予其很多的文化意义。这种文化对古代法律也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本文就传统姓氏文化与古代的家族制度、与古代的婚姻制度、与立后收养制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中国古代的家产继承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与同期西欧社会相泾渭的家产继承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的反映。因而,对它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一、中国古代家产继承制的形式 中国古代家产继承制的基本原则是诸子继承。即诸子对家产有同等的继承权。这与西欧中世纪的长子继承制大不相同,它的形成是由中国古代社会的具体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期间,学术界从理论方法的运用、材料的鉴别审查、逻辑结构到论据论点等多方面对郭沫若先生《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进行了学术史上罕见的质疑与批判。郭氏自觉接受着来自不同学派的种种质疑与批判,并不断地进行着深刻的系统的自我批评,丰富和完善着自己的中国古代社会理论体系。从中国现代学术史的视角而论,学术界对《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辩难,加速着唯物史观指导下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向着科学和深入的方向推进。社会史论战期间,由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起点还较低,论战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从概念到概念的倾向也极为明显。辩难中出现的种种论点,疑问颇多,从某种意义讲,社会史论战期间,学术界对《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诸多质疑与批判,不足以彻底否定该书的全部学术价值。辩难中呈现的宗派情绪和非学术因素,并无学术价值,不利于方兴未艾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相似文献   

19.
岩画是古代先民描绘或凿刻于山岩之上的图像和符号.阴山地区的岩画是中国古代北方狩猎民族创造的颇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其内容、题材多种多样,其中对虎的刻画更具特点.在阴山虎岩画与中国北方草原鄂尔多斯青铜器中的虎纹饰牌的对比分析中,可以解决阴山虎岩画的断代问题.阴山虎岩画创作的意义与动机也是岩画研究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鸿志 《学术研究》2013,(9):116-125
清代原直省官制体系中没有专门管理农工商和交通事务的职官,农桑、水利、驿传诸务由分守分巡及粮储、盐法各道兼管。咸同以后,随着近代交通、实业事务之繁兴,各省招商、电报、邮政及农工商矿各局逐渐衍生,"散而无统",影响中央实业、交通行政管理权。清季外官改制,动议裁撤事简责轻之道缺,归并农工商矿各局,添置劝业道,重建直省实业、交通行政管理机构,垂直管理,以统人权、事权。然而各省省情不同,相关权益又纠结难厘,督抚添置劝业道遂各寻其源,所立新制看似划一、实则有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