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财政收人的增长赶不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社会分配方式和积累方式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实行的是“低消费、高积累”的发展战略。在这种收人分配和积累格局下,财政收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自然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上。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台了其实质是“放权让利”的各项政策,市场调节的份量逐渐加大,多种经济成份和多元经济利益主体逐渐形成,并极大地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收入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和国家财政积累职能的下降,一方面国家财政客观上难以…  相似文献   

2.
翻开任何一本经济学和经济统计教科书,都会谈到初次分配、再分配这样的内容.本文以此为题,自然不是这些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想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作为百姓,我们是如何介入这些分配并受其影响的?第二,初次分配、再分配之后,分配是否就此结束? 国民经济是一个包括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各个阶段的运行过程.产品是由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但其最终目标是要供全社会各方面当期消费或积累起来,如何使产品从生产者手中到达使用者手中?其间需要有一个分配过程.如何实现产品分配?在市场经济机制下,分配的对象常常不是产品本身,而是按照生产所创造的价值进行分配,形成社会各方面的收入,人们以手中持有的收入到市场上去购买产品,最终使产品达到使用者手中.所以,所谓分配,尽管其实质是产品的分配,但其外壳在很大程度上则是收入的分配,一般将各种收入分配行为归纳为两个阶段,即收入初次分配和收入再分配.  相似文献   

3.
浅析农户消费与积累的问题及其对策曲阜市统计局王国栋一、农民消费与积累问题和现象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在处理生产建设和生活改善方面,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片面强调生产、忽视人民生活的偏向。据山东曲埠市农户消费与积累的调查资料分析表明:农民的消费和积...  相似文献   

4.
我国应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劳务等非货币财产出资;对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由成员大会讨论决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作价为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宜规定一个最低资本限额,以保护交易安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产的归属,应考虑农民专业合作社财产构成的不同类型分别加以确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可考虑实行一社两制,即对外来资本实行按出资额分红,对农民成员则实行资本报酬有限、按交易额分配盈余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自推行“四放开”以来,零售商业部门在分配形式上除大包干外,大多实行百元销售工资含量制。怎样完善百元销售工资含量制,搞好企业内部分配,是当前统计、会计、业务核算所面临的新课题。百元销售工资含量制是零售商业部门采取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必须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效益分配。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中央再次明确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效益分配。党的十六大报…  相似文献   

7.
一、目前我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现状与问题(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释义、回顾、意义及作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是对农村住户的家庭、社会、经济等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在我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主要是以农民家庭为对象,以生产、分配、消费、积累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综合性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8.
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为社会成员提供用于患病、受伤、年老的治疗费用、服务和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它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的非盈利性社会事业,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人力资本的再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的重要一环。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体制存在种种缺陷(诸如保险范围窄、社会化程度低;卫生资源在地区上分配严重不合理;缺乏合理的医疗经费筹措机制和稳定的医疗费用来源;  相似文献   

9.
佟平 《统计研究》1991,8(1):6-14
国民经济循环的各个过程,包括生产、分配和使用,在“七五”时期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在生产方面,生产增长速度较高,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但生产在其增长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在分配方面,继“六五”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分配进一步向居民个人倾斜,改善了人民生活,但相应削弱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在使用方面,消费过快增长势头在“热”、“冷”变化中有所减缓,但过高的库存积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面临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宪春 《统计研究》2002,19(4):8-13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取得的巨大进步   5 0年代 ,我国统计部门在学习前苏联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MPS)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开展了新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研究。首先进行了MPS体系的国民收入核算 ,后来又相继编制了社会产品生产、积累和消费平衡表 ,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生产、分配、再分配平衡表 ,劳动力资源和分配平衡表等MPS体系中的一系列重要表式。不幸的是 ,正当这些平衡表的编制工作刚刚起步的时候 ,恰逢大跃进时期的反教条主义运动。这项工作受到批判 ,并以过分繁琐为由停止了多数平衡表的编制。…  相似文献   

11.
分配是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是国民经济的四个主要环节.经济学理论认为,生产生产着消费,但消费也生产着生产,而消费是由分配决定的.国民收入过多地用于分配而较少地用于积累,会使社会再生产缺乏后劲,进而从根本上制约了未来的消费;国民收入用于分配的份额过少,制约了即期消费,将会使社会需求疲软,生产产品积压,亦即制约了生产.因此正确处理国民收入中积累与分配的关系是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居民可支配货币收入统计方法初探郭华生居民最终货币收入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最终收入用于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而实现最终使用--消费和积累的那部分货币收入。目前统计研究上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范围是否包括信贷收支的问题,有一种...  相似文献   

13.
一、现行价格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不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过去长期实行产品经济的运行机制,价格统计处于薄弱地位,价格统计指标不成体系,缺口很大。这就不能全面地区映国民经济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上价格演变的全貌。 (二)不适应国民经济宏观核算和宏观调控的需要。与产品经济的运行机制相对应,我国过去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处于薄弱状态,加上价格统计指标体系不配套,这就不能准确地核算和度量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宏观经济调控指标,不能准确地核算和度量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也不利于  相似文献   

14.
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实证分析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自改革以来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1994年开始实行完全不同于以往财政管理体制的分税制,1995年,财政部推出了中央对地方的《过渡期转移支付方案》,从而开始实行适应新财政体制的较规范的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1996年财政部对《过渡期转移支付方案》做了进一步修改,使之趋于规范化。中央在制定对地方的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时,主要把握以下三条原则:一是在利益分配格局上,同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保持一致,不调整各地方的既得利益;二是尽量兼顾公平与效率;三是在中央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重点缓解地方财政的突出矛盾,体现对民族…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加20多倍。但在全体社会成员收入普遍增加的同时,出现了收入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近年来我国普通劳动者的工资绝对收入提高也相对缓慢,同时家庭收入来源单一,缺乏其他的收入来源。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目标提出严峻挑战。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分配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16.
刘宝连 《山西统计》1994,(2):35-35,37
企业在改革分配形式上,各家都做过多方面探索。采用“工效挂钩”(即产品的产量、质量、成本同工资、奖金挂钩的形式)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分配形式要想真正起到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并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目的的关键有两条:一是分配向质量倾斜,二是分配与销售结合,否则,缺乏激励机制,名为工效挂钩,实际挂不起来,使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出现倒挂的不良后果。 工效挂钩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企业被推向了市场,在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考核企业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实行工效挂钩这种新型的分配方法,对于企业内部打破“大锅饭”,拉开企业内各车间之间的分配档次,激发车间整体积极性方面,发挥  相似文献   

17.
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后,我国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交换、分配与消费方面的是:第一,人民公社实行了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以后,过去农业生产合作社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主要依靠从社外购进),现在有一部分已由社内的工业供应,而不再从社外购进,即有一部分生产资料在公社内部自产自用了.第二,农村人民公社实行了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农村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广勤  张卫东 《统计研究》2010,27(11):40-46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对收入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借鉴Beach提出的分位数法构建时间系列模型,利用中国农村1993-2007年的数据,从受教育水平和教育不平等程度两个方面考察了教育与农村居民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中国农村,教育的不平等会加剧收入的不平等,或者说教育的均化会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平均受教育年限与收入不平等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当前我国农村整体教育水平仍然落后,教育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模式仍处于倒U型的左边。上述结论对农村的收人分配政策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重要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钟禾 《统计研究》1989,6(5):28-32
1979—1983年,我国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经济结构逐步改善,农业出现持续增长,轻工业加速发展,重工业服务方向有所调整;在分配中,逐步降低了过高的积累率,较快补还过去人民生活方面的欠帐。但是,在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缺乏配套的政策措施,加上宏观调控不够,从1984年四季度开始出现了明显的经济过热现象,经济结构失衡,一度调整过来的一些比例关系,重新出现了新的失调,还有些比例关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特殊使命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实行收入和财产再分配的重要工具,首先发展于西欧,1883年,德国铁血宰相卑斯麦主持制订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保障法案,并将其付诸实施。此后,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宏观经济活动中的一个政策组成部分在西欧、北欧等国得到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