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导言,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文本的元典:序言中所阐明的唯物史观,使文学理论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历史科学;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学说,科学地阐明了文艺的社会性质、社会本质与功能;马克思关于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和艺术生产系统的理论,为马克思主文艺理论体系的建构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唯物史观中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对文艺创作与批评、对文艺的未来发展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政治和学术的角度探讨容庚先生《金文编》各版序言不断更换的原因 ;而自序内容 60年来没有改变过 ,这与容庚先生自抗战以后 ,环境大变 ,学术活动的重点转移到书画史方面的研究有关。文章还探讨了容庚先生学术生涯中少见的文学批评———《论〈列朝诗集〉与〈明诗综〉》的写作动机。对第四版《金文编》序言的体例提出批评意见。  相似文献   

3.
与马克思出身经历不同的恩格斯和马克思一样都选择了献身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奠定了最动人友谊和崇高学术品德的坚实基础;恩格斯在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给马克思提供无私的经济援助和巨大精神支持;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全身心投入整理修订《资本论》出版。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恩格斯无比崇高的学术品德与学术情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与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上保持着严谨的一致性,但是,由于生活的政治经济环境、表述方式不同,二者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用异同比较的思维方法来比较马克思和恩格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异同,对进一步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精华有较大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早期认识论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博士论文》为标志 ,它提供了创立马克思科学认识论的必要前提 ;第二阶段以《手稿》为标志 ,它提供了马克思科学认识论的思想萌芽 ;第三阶段以《神圣家族》为标志 ,它预示着马克思科学认识论的即将诞生。  相似文献   

6.
本刊特稿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元典——重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与导言  相似文献   

7.
从马克思的亚洲社会论看五种社会形态图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正确理解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所谓“五种社会形态”图式 ,关键应从如下三方面着手 :一、马克思是如何论述亚细亚生产方式的 ;二、他又是怎样看待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三、他在论述这个问题时所采取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通过考察我们将不难发现 :人们加给马克思的所谓“五种社会形态”图式 ,与他在这一问题的本意之间几乎存在着难以想象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巴黎手稿》自1932年正式发表到现在始终是国际学术界争论的热点之一,核心是如何理解其中的人道主义和异化劳动理论,研究者以为这就是《巴黎手稿》的主题思想。这是纯哲学语境理解的结果,不符合马克思当时的思想实际。《巴黎手稿》是政治经济学与哲学有机统一的经济哲学语境,主题思想是质疑和批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制度。这种主题思想的铸就与马克思写作《巴黎手稿》时依凭的思想资源有直接关系,较有代表性的是资产阶级经济学、青年恩格斯的经济学、费尔巴哈哲学和黑格尔哲学。《巴黎手稿》研究的历史明证可鉴,研究者们或是忽略部分思想资源的客观存在及其影响作用,如资产阶级经济学和青年恩格斯的经济学;或是对部分思想资源的影响作用作出扭曲性判断,如对费尔巴哈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判断。两种做法的共同作用使然,马克思《巴黎手稿》的语境和主题思想皆被误解。关注和研究马克思《巴黎手稿》写作时依凭的思想资源问题,发现和揭示出二者之间细微且复杂的内在联系,我们就能更容易地进入马克思当时的心智世界,进而准确全面地理解《巴黎手稿》的经济哲学语境和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中的每一篇序言的创作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七篇序言里包含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的《共产党宣言》传播的历史信息,两位革命导师在其中发展了唯物史现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实事求是地承认并改正了《共产党宣言》正文中一些不合时宜的陈旧观点,向世人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七篇序言是《共产党宣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没有序言的《共产党宣言》不是一部完整的文献.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发展愈益复杂而艰难.前些年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还未得到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又蔓延起来,把整个世界推向了更为莫测的境地.每当世界上出现普遍性的危机的时候,人们总会想起马克思.这位毕生致力于资本批判和对现代社会进行探索的思想家总能给我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深刻的启迪.马克思生前出版和修订过的《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和《跋》昭示,他注目于"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通过清理和辨析古典经济学所提供的思路、体系和方案进而实现了"突围"和超越,体现和贯彻"不崇拜任何东西"、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并将其推进和提升到现代形态和新的水准.在漫长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和《资本论》写作中,马克思身上所体现出的宽广的视野、整体性的思维、深刻的历史感、顽强的意志力等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今时代值得我们倍加珍视和弘扬.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写作的准备、加工、总合三个阶段的角度 ,详细分析了马克思《资本论》的写作过程 ,阐述了其思想理论体系、写作思维、表达形式等多重转化过程 ,突出了经济写作过程的特性及其目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得很明白:“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8页)由于人们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理解不同,因而,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产生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另一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生产方式;第三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第四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本文就《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诠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具有标识性地位,但长期以来中外学界对该著作存在“经济决定论”等方面的误读,且文本自身也存在一些复杂情况,因此如何正确阐释《序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依据马克思“社会演进三形态说”提出“社会轴心转换”概念作为分析框架,解读《序言》可获得新的认识。物质生产在任何社会都是“人类存在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但属于“经济的社会形态”(或社会经济形态)、经济关系构成社会基础的情况只是部分社会形态的属性,社会主义将为最终“终结”这种社会形态创造条件,实现历史的超越。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建构应有精神至高点,内在地包含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据此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的结构应包含“生产为什么”、“社会生产何以可能”、“好生活的社会形式”相互关联的三个层次。在对《序言》的重释中还提出当代中国发展要把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社会主义目标的至上性内在地统一起来;超越“消费社会”社会生活模式,走“生活型社会”发展的路子;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良性互动、共同创造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合三而一”的社会动力体制。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写于1884年3—5月,发表于同年10月。恩格斯写作此书的直接动机,是为了执行马克思的遗言,实现马克思的遗愿。这一意图在《起源》第一版序言中作了明确交待:“以下各章,在某种程度上是执行遗言。”①马克思生前曾打算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以进一步发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但他未能实现这个计划就与世长辞了。恩格斯写作《起源》的直接原因,就是要完成马克思未能完成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写于1884年3—5月,发表于同年10月。恩格斯写作此书的直接动机,是为了执行马克思的遗言,实现马克思的遗愿。这一意图在《起源》第一版序言中作了明确交待:“以下各章,在某种程度上是执行遗言。”①马克思生前曾打算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以进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同时,曾一度伴随以政治历史为关注对象的《克罗茨纳赫笔记》的摘抄工作,进而从理论上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分作前后两个部分,其中后半部分的理论水平要明显高于前半部分;换句话说,得益于《克罗茨纳赫笔记》的政治历史研究工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后半部分,业已包含了迟至《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才得到明确表述的,相对强调个体自由的"三种社会形态理论"的雏形。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系统分析模型,利用系统分析模型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三个部分篇章结构说,并突出系统分析和整体把握原著本真含义。在继承传统教学对原著本真含义理解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第二条至第十条是从具体内容上批判了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哲学范式,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范式;认为第十一条,与第一条相呼应,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阶级性、革命性以及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通过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系统研究,提出了高等院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与学几点建议,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一篇轶文--<论基督教的艺术>的写作与思想,从一个侧面探讨了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思想踪迹.本文认为从<论基督教的艺术>这一视角来看马克思关于<论基督教的艺术>的主题的观点经历了三个阶段:批判宗教就是批判现实;批判宗教是批判现实的理论基础;批判现实才是真正的批判.  相似文献   

19.
一、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突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从经济所有制角度,把人类历史过程分为:部落的,古代的,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和共产主义。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称《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序言(以下称《序言》)和《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进一步深入阐述了上述历史分期理论。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里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学术界一致认为这句话指明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但是,由于这里同时提出了三个具有从属关系的范畴,人们对这些范畴理解不同而引起了争论。分歧的焦点在于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它是不是《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问题。我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里应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词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本文就这个向题,谈谈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