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范玉吉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1):8-13
文章第一次全面介绍了美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哈拉普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观,通过他对艺术与生产方式、艺术与阶级、大众媒介与审美趣味等问题的分析,可以对现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学的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姬长军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4):55-60
近年来,国内就有关阿尔都塞的认识论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讨,主要包括症候阅读法、问题式、断裂说、理论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反经验主义等观点,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将人们对阿尔都塞的研究引向纵深方向. 相似文献
3.
姬长军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2):48-51
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思想主要包括症候阅读法、问题式、断裂说、理论实践等观点。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此进行了诸多有益的研究和探讨,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为了使这项研究继续深入展开,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阿尔都塞认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症候阅读法、问题式、断裂说、理论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反经验主义等观点。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此进行了诸多有益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为了使这项研究继续深入展开,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是19世纪末新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其小说因极具独创性而备受推崇,而他的散文创作却因缺乏创造性而受到较少关注.本文从现代叙事学理论入手,对斯蒂文森的苏格兰散文叙述者及其聚焦特点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从心理层面对该类散文的叙事特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CHEN Shan-zhen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金庸是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时刻,不少论者从女性哥特式批评视角,认为金庸笔下的女性是男权话语与权利体系下对女性形象的扭曲,女性无法走出菲勒斯中心的巨大阴影,丧失了自己存在的主体意识,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本真性。实际上,金庸笔下众多或美丽或凄婉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爱情的广泛、爱情的深层次和爱情的奇特,表现了金庸的爱情理想和积极进步的女性爱情观。 相似文献
7.
孟德斯鸠认为东方专制主义与欧洲君主政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君主治国是否遵从已制定的法律,而东方专制主义区别于欧洲君主政体的显著特征是普遍的政治奴隶制。进而他解释东方专制主义根源于亚洲炎热的气候和国土的辽阔,另外宗教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阿尔都塞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做出科学主义的解释,并提出“认识论断裂”的学说来说明马克思早期思想和成熟期思想的差别,认为马克思思想经历了从人道主义意识形态向科学的转换。他以“认识论断裂”为立论基础,以此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试图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学说割裂了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思想之间的承接性,但其理论努力和探讨也提供给我们一种与众不同的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解释方法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金庸武侠小说研究成为时下的热门课题,在其十五部作品中,从陈家洛、郭靖到萧峰,再到令狐冲、杨过,最后通过韦小宝,展示了金庸武侠小说中“侠客”的形象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侠之正”到“侠之变”再到最后的“侠之反”。 相似文献
10.
姬长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28-31
阿尔都塞是不是结构主义者?他与结构主义是什么关系?人们对此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对国内近年来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稍做梳理,并就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略述己见。 相似文献
11.
陈善珍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8,27(5):23-26
金庸是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时刻,不少论者从女性哥特式批评视角,认为金庸笔下的女性是男权话语与权利体系下对女性形象的扭曲,女性无法走出菲勒斯中心的巨大阴影,丧失了自己存在的主体意识,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本真性.实际上,金庸笔下众多或美丽或凄婉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爱情的广泛、爱情的深层次和爱情的奇特,表现了金庸的爱情理想和积极进步的女性爱情观. 相似文献
12.
法国大革命之波澜壮阔为我们提供了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法兰西民族的途径,追求自由平等的热情让革命本身及其影响经久不衰。然而引发这场世纪变革的因素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封建政府的压迫剥削,激起了平民的反抗,对路易十六性格的解读说明革命爆发的真正原因恰是封建体制下的税收特权,国王本人是希望通过民众的力量迫使贵族让出一些特权以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 相似文献
13.
肖小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23-27,33
赫斯特对意识形态的论述,主要考察的是阿尔都塞。在解读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四个主要论点的基础上,赫斯特认可阿尔都塞否认意识形态是虚假意识的观点,并从两个方面对其意识形态理论展开分析批判。阿尔都塞和赫斯特从不同的视角对意识形态的研究,无疑推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进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同时又存在着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相悖之处。 相似文献
14.
姬长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6,17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独树一帜,曾产生过巨大影响。近年来,学术界对其思想的研究日益聚焦在这一方面,并出现一大批理论成果。目前,国内对这一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理论渊源、内容、贡献和缺陷的认识等方面。阿尔都塞在诸多方面时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都进行了丰富和发展,甚至触及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机制问题,但其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初衰”并未真正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15.
就路易士·康的"计量"建筑设计思想展开讨论,简单介绍了康的一些建筑作品以及康"计量"思想的内容.通过与实例的结合,说明不可计量的精神和可计量的物质需求的内容与意义,以及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应用,最后总结不可计量的和可计量的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同时指明路易士·康的思想对当代建筑师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自然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2):23-26
《连城诀》是金庸的一部不引人注意的武侠小说 ,但它在金庸的全部创作中内容独特 ,地位重要。它以人性恶为叙事中心 ,描摩人类社会可能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 ,挖掘人性的弱点 ,并找寻到其根源———物欲 ,从而揭开人的生存之谜。它突破了传统“大侠”的观念 ,塑造了崭新的英雄狄云的形象 ,是金庸小说由“侠”的文学向“人”的文学转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段愿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5(3):189
地方当代史编纂工作近年来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地方当代史编纂与一般史志编纂相比,有其鲜明的个性,其编纂工作难点颇多,存在争议的方面也很多。马克思经典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所蕴含的唯物史观及其卓越的史学贡献,尤其是“现实的历史叙述”法、“时事入史”法、“唯物主义历史总结”法,对解决地方当代史编纂工作中的诸多困惑颇有启迪意义,为解决地方当代史“述”和“论”的辩证关系、现时资料能否入史、地方史的社会功能等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经典范例。 相似文献
18.
自甲午战争惨败之后,清廷内忧外患,士大夫由自强转为救亡.章太炎、梁启超、谭嗣同等认为日本的武侠能影响政治,可以为中国借鉴,他们的重侠主张掀起了清末民初中国知识界的尚侠热潮,20世纪初侠风复炽,武侠小说再次掀起创作高潮.金庸在其武侠小说创作方面开辟了新境界:他的武侠小说不同于清朝武侠小说的理性化倾向,也不似民国初年的武侠偏向于情而非义,他的武侠小说完成了古典武侠小说向现代武侠小说的转化;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了五四文学中感时忧国的历史意识,他将武侠置身于历史场景之中,集中书写武侠的家国意识并对国民性进行思考;他对武功的创造性描写、雅俗文学界限的超越、理想国语的实践、人的文学的召唤,具有重建伦理、召唤良知、讴歌侠客、肯定爱情、批判虚伪、驱逐黑暗、启蒙民众的意义.金庸拓展了武侠形象,回应了梁启超等人的呼吁,这也是对五四文学精神的发扬. 相似文献
19.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直被视为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精辟剖析重大历史事件的科学典范。马克思在运用唯物史观原理探析路易·波拿巴一步步走上复辟之路的过程中,除了肯定物质生产的决定性作用之外,还将政治斗争、意识形态、作为历史主体的群众与个人等因素纳入归因范围,强调是物质经济关系的客观决定性动因与“现实的个人”的意志愿望以及个人背后强大的阶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路易·波拿巴政变的发生,表现出较为完整的历史合力思想。《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的辩证发展过程,蕴含了历史合力论萌芽,是唯物史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历史合力论是恩格斯对马克思本人和自己一贯思想的更为系统与完整的总结与提升。 相似文献
20.
姬长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6)
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最为关注的是那些在文本中出现的"没有相应问题的回答",这是对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二版序言中的某些思想的承接.正是运用这种方法,他不仅从马克思那里读出了不同于古典经济学的总问题,而且还读出了他自己的"理论实践"和马克思寄予后人的殷切期望.这一方法不仅启示我们去直面经典作家的文本,而且还给后人解读文本提供了三个不同视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