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2005年5月开始,我88岁的老母亲忽然不好好吃饭了。早饭从8点一直“吃”到11点,而碗里的东西一点不见少。午饭又从11点半“吃”到3点半,饭都凉了也没见下去多少。不但饭不好好吃,汤和水也不愿意喝,喝什么她都  相似文献   

2.
罗本的秘密     
商店橱窗里的那样东西让12岁的罗本怦然心跳。只是这样东西要200卢比。200卢比差不多是他一家人一周的生活费呢。罗本知道他不能向爸爸要这笔钱。爸爸靠捕鱼养活全家,挣钱非常不易。妈妈为了让五个孩子有饭吃有衣穿,恨不得把爸爸挣的每一个卢比都当成两个卢比用。他走进商店,对店主说“:我的钱暂时不够,你能不能将这个东西为我留一段时间呢?”“行。”店主笑了“,这一带的人一般不会花这么多钱买这样的东西。我想我可以为你留一段时间。”罗本礼貌地道声谢,走出了商店。和煦的风轻抚他的脸,让罗本感到神清气爽。他决定积攒200卢比。不过,这…  相似文献   

3.
冰夫 《新少年》2013,(5):24-25
什么是转业,女儿不懂。但是,女儿知道爸爸是军人。爸爸要转业,就是要回家了。这是妈妈说的,而且说了很多遍。她懂。此后,女儿脑子里想的都是爸爸:爸爸的样子有没有变?爸爸几点钟到家?会不会在自己上学时已经回来了?所以她每天放学回到家,连书包都来不及摘下,就要把每个屋子都检查一遍,那个仔细劲儿,就像爸爸会藏起来,不让她见一样。  相似文献   

4.
减肥     
“再过几天就要放月假了,可千万别感冒了,饭也得多吃一点。”几个朋友坐在一起吃饭,以大姐身份自居的高小红对大家说,“免得家人担心。”“对,一定要胖胖地回家。否则,老妈又要逼着吃那没完没了的补品了。”肖青装着呕吐的样子,惹得大伙儿一阵笑。“你老妈还不是为你好呀!”“我当然知道,可我不想她对我太好,那会增加我的压力。”肖青撇着嘴说,“她越是对我好,我就越觉得对不住她。”“你们慢慢吃,我先走了。”林蓝抹抹嘴,起身要走。“哎,林蓝。你这几天身体不舒服吗?怎么只吃这点饭?”高小红关切地问。林蓝转过身,笑笑说:“没有。我在减肥…  相似文献   

5.
《新少年》2007,(3)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爸爸手里拎着刚买回来的鱼,说:“孩子,快给爸爸放冰箱里!”妈妈把一勺饭送到孩子嘴边,说:“宝贝,快给妈妈吃了吧!”  相似文献   

6.
“宝王”——爸爸 经典宝事:秋游趣事 内容经过:我爸爸小时候和同学去秋游。在车上,A同学给老师零食吃,B同学想知道那是什么,就问:“那是什么东西啊?能吃的吗?”B同学正好坐在我爸爸后面,我爸爸那时正在看窗外。以为B同学在问他那窗外的树,答道:“哦,那是一种树,是拿来喂兔子的,不能吃的。”结果全班哄堂大笑,爸爸吓了一跳,  相似文献   

7.
两棵枣树     
我家屋后有两棵枣树,东边的是爸爸栽的,西边的是叔叔栽的。这两棵枣树互相挨着,真像爸爸和叔叔手拉着手。一次,我和爸爸在枣树下乘凉。我问爸爸:“您说,这两棵枣树的枣子一样多,一样甜吗?”爸爸说:“嗯——不一样。西边一棵枣儿多,枣儿甜……”“为什么?”“因为你叔叔知识多,学问广。”“那您呢?”“爸爸没多少文化,不如你叔叔。”为什么爸爸不如叔叔呢?爸爸爽朗地笑了起来:“爸爸没文化,只要你能像叔叔那样有出息,爸爸就心满意足了。”从此,我把这句话铭记在心中。那一年,爸爸和叔叔闹别扭了。枣树下传来争吵的声音:“凭什么爹妈的地都是…  相似文献   

8.
只管上菜     
一天,狼和儿子来到羊开的餐馆要了一份青草。“爸。我们为什么要吃青草?咱可向来都是吃肉的!”狼的儿子惊奇地问它的爸爸。“小点儿声,孩子,我还不知道这个,但现在城市里流行吃绿色食品,我们只不过要点青草装样  相似文献   

9.
丛新 《社区》2009,(6):6-8
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里强调的是,如同吃东西不小心会生病一样,说话不慎就会惹祸。但是现在,无论你怎样小心,甚至你花高价买来的食品,都有可能给你带来比所谓“病”更严重的,想像不到的祸端。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都有一种口头的习惯。当碰到不好或不喜欢的事,都会在前面加个“鬼”宇。例如去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地方会称“什么鬼地方”,听到自己不爱听的话会说“讲什么鬼话”,当然不喜欢一个人的模样也会不客气地批评“什么鬼样子”。所以“鬼”还真和我们有密切的关系!以下的故事也一样。  相似文献   

11.
休闲娱乐岛     
说梦话 妻:你经常说梦话,吵得人连觉都睡不 了,还是到医院看看吧! 夫:不用看,我如果晚上不说几句梦话, 在家里就再没有说话的机会了。 讲 理 儿子要和爸爸分家。爸爸说:“你要什么我都依你,可你妈妈你总得负担,比如看病、帮着买东西。”儿子说:“爸爸,你说话可要讲理,你的媳妇怎么让我负担,我的媳妇归谁负担呢?”  相似文献   

12.
吃蛋炒饭     
前天,我们班的营养午餐是蛋炒饭。生活委员从外面把饭桶推到教室里,刚一打开盖子,一阵香味就飘了进来,再一看,黄的是玉米、松子,红的是香肠、萝卜,绿的是青菜、绿豆,引得大家口水直流。大家齐声喊道:“哇!今天吃蛋炒饭!”教室里又热闹起来。有的同学说:“我要多吃一点,刚才跑步跑得快要累死了!”有的同学说:“我早上吃得很少,现在要吃三碗。”生活委员还没有把饭盛好,王家俊就说:“肚子饿死了!”他一边敲碗,一边等着。他看见孙豪这个生活委员刚分好饭,就飞一样地跑到饭桶前,盛了一碗饭,满满的,像小山一样。过了几秒,几十个同学“哗”地冲到…  相似文献   

13.
家人的封号     
在我家,每个人都有一个比较适合其自身弱点的“封号”,这也算是我们家的一大“特色”吧!爸爸的封号是“烟视大王虫”,整天除了工作就是看电视,除了看电视就是叼着一根烟卷儿悠闲地抽。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难题,不知道应该怎样做,就喊:“爸爸,这道题应该怎样做?”爸爸正在一边抽着烟,一边看着电视上的篮球赛,一边喊着:“火箭队,加油!好球!”我一连叫了好几声,可爸爸还是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等他反应过来,已经差不多把一支烟抽完了。你看我这个爸爸,是不是“无可救药”了呀!妈妈的封号是“唠叨烦人虫”。一天下来,她不知道要唠叨几次。每当早上…  相似文献   

14.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社区》2013,(17):10-10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不可胜数。  相似文献   

15.
城市幽默     
《社区》2001,(1):52-52
有偿吃饭 冯主任有个宝贝儿子,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长得还像幼儿园小朋友似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不爱吃饭,一日三餐像是受刑一样,动不动就推开吃了半天还是满满一碗的饭,说:“我再也不给你们吃饭了。” 冯主任夫妇十分苦恼,为哄儿子多吃一口饭,什么招都试过了,就是没有效果。这一天,冯主任跟在日报社当记者的老婆商量对策,冯主任说:“我想了好久,看来可以试试这一招,有偿吃饭,积极性一定一下子就提高起来。”接着,冯主任夫妇制定了有偿价目并随即向儿子宣布:  相似文献   

16.
老李是我的大学同学,在政府便民大楼工作,主要负责为百姓办理证件和开具证明等工作。虽然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但却很少见面。这天,老李到我家玩,老同学相见都分外兴奋。由于晚上我们玩得晚了点,所以第二天早晨我们都起晚了。老李起床一看,忙说:“糟糕,都七点十几分了,我得马上走了。”他迅速洗漱完毕,夹着包就要走。我忙说:“才七点二十啊,吃点东西再走吧。”我便从冰箱里拿出吃的东西,可老李坚持要走。我问道:“你们几点钟上班?”“八点。”“既然八点钟上班,那还早呢。从我这里打的,最多只要二十分钟便可以到你们单位的。何必那么急?”“别人八点钟之前到,可我必须要在七点五十之前赶到。”  相似文献   

17.
每年的农历三月中旬,贵州省台江、黄平、施秉三县交界的清水江畔,都要举行为时三天的“姊妹节”。“姊妹节”又称“吃姊妹饭”,苗语叫作“朗戛粮”,“朗戛”是吃饭的意思,“粮”是伙伴之意,连起来的真实含义就是“伙伴的饭”,因为是姑娘们做的饭,所以习惯称为“姊妹饭”。“姊妹节”吃的饭,不是一般的粘米饭,而是糯米饭;它并不是一般的糯米饭,  相似文献   

18.
压岁钱     
今年的春节,我又回到了农村的爷爷奶奶家。大年初一,按照往年的习惯,拜完年,奶奶该给我和小弟发压岁钱了。可今年,奶奶的举动却不一样。她笑着给我和小弟讲了一个有关“压岁钱”的故事。爸爸和叔叔在与我和小弟一般大小的时候,最盼的也是过年,因为过年不但可以吃顿猪肉馅儿的饺子,而且还有压岁钱。可是,那时没有富民政策,人们想挣钱就是长“资本主义尾巴”,要被批斗。大年三十了,爷爷奶奶手里还一个“钢镚儿”都没有。爷爷急  相似文献   

19.
局长怀孕了     
“赵局长怀孕了。”这个消息在建设局内部不胫而走。的确,赵局长这几天和以前有些不太相同,不仅腹部微微隆起,走路也有了点蹒跚的样子。有的局干部还口口声声说亲眼看见赵局长在偷偷地吃话梅,这可都是一个孕妇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环球博览     
世界各国由于民族信仰、生活习惯不一样,人们的新年饮食风俗也各有不同,十分有趣。 甜饭:朝鲜人过新年,家家都做用糯米加松子、枣泥、蜂蜜等煮成的甜饭,他们认为吃甜饭象征在新的一年里日子过得甜蜜。 麦粥:在新年清晨,伊拉克人都很早起床,吃一种用肉和油煮成的麦粥,预示着新年获得丰收。 蛋糕:在保加利亚,当新年到来之时,每家每户都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