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各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既有共同的规律,又有其独特的特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致性表现在改革方面,首先是改革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拿经济改革来说,它们都承认在国营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各种类型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元化,它们从商品货币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有机属性这一观点出发,提出发展消费品市场,振兴和加强生产资料(其中包括不动产)、经济信息、专利许可证及有价证券等市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地及主要生产资料不得买卖这种政治经济学信条似乎已经过时。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资本论》实际上主要是研究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关系,并与商品经济相比较地研究了其它社会形态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而且还认为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人们可以直接以产品的形式进行生产、分配和交换。但是,当代世界上已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是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不发达,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中,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要求我们运用《资本论》的基本理论,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探讨社会主义商品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在改革劳动制度和工资制度中,涉及到了社会主义劳动工资制度的性质和特点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劳动工资制度是人们与从事劳动有关的一切制度的总和,是社会对劳动力进行管理的意志关系的各种表现,归纳起来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劳动者和物质条件相结合的制度,如就业制度、用工制度、劳动力的招收和调配制度等;二是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结合后对劳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规定,如工资制度、保险和福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等。实质上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和途径,以及劳动产品的分配两个问题。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是公有制,所有权属于劳动者全体所有。这种经济关系反映到劳动工资制度上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不需要任何中介环节,劳动成果的分配按着劳动贡献的大小进行的原则。这就是社会主义劳动工资制度的根本性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决定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首要的、根本的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与以往一切社会制度的首要的、根本的区别,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处于这样的地位,它就必然成为社会经济体制的基础。经济体制是一定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其性质决定于它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由此说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选择以及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配置,对经济体制生机和活力的形成和发挥,关系极大。正因为如此,无论在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还是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时,都必须把所有制问题放在首要的地位。进一步改革所有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十三届七中全会的“建议”规定:“继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适当发展其他经济成分,形成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所有制结构。”  相似文献   

5.
关于文化与市场关系的几个问题丰子义先生在1994年第7期《哲学研究》上发表文章,论及了关于文化与市场的几个问题。(1)对文化发展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问题,作者认为,文化发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但这种适应并不意味着文件完全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6.
生产资料短缺是长期制约资源匮乏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解决这一矛盾,实现生产资料供求均衡,则是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浙江省生产资料供给和需求的具体情况出发,对组建区域性生产资料市场的若干问题作些探讨。一、区域性生产资料市场组建的基础生产资料市场,从狭义上讲就是进行生产资料交换的场所。但是,组建生产资料市场,需要有相应的基础为前提。  相似文献   

7.
经济责任制是一种从组织制度上来规定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对完成一定劳务任务所应承担的经济权责制度。对于这样一种制度,目前的叫法虽然不同,如农业中叫做生产责任制,商业中叫做经营责任制或经营管理责任制,但是内容是一样的,都是要求经营单位明确规定本单位的劳动者所承担劳务范围,所拥有的职权及所应负的物质责任。为了方便和化一,统称经济责任制为好。实行经济责任制并没有改变经营单位的社会主义性质。列宁说过:“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列宁选集》第3卷,第62页)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特征。实行经济责任制的单位生产资料的性质没有质的变化。从农业中实行经济责任制的情况看,无论是采取联产计酬形式还是采用包产到户形式,都只是组织形式的变化,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并未变动。虽然有些农户  相似文献   

8.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曾设想过,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为全社会公有以后,商品、货币将自行消亡。苏联十月革命以后的实践证明,那样是行不通的。于是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主张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一方面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的存在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承认“在有商品和商品生产的地方,是不能没有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9.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是任意的,政治经济学所要考察的,是生产要素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的这种结合的特殊社会形式。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不仅要懂得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也必须懂得劳动力的归属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归个人所有的论证,是我们考察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形式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0.
“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薛为昶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资源要通过市场来配置,生产要素要以商品形式进入社会化的生产过程,这种生产方式要求在分配体制上必须有与市...  相似文献   

11.
田明孝 《浙江学刊》2012,(4):128-132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在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提出在社会主义思想中包括与资本主义社会彻底决裂的思想,其物质基础就是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社会民主主义在所有制问题上经历了从坚持、认同公有制,到逐渐修正关于所有制问题的主张的演变过程。民主社会主义甚至放弃了将生产资料社会化的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  相似文献   

12.
在《论所有制的内函》一文中,我们表明了对所有制问题的理解。我们认为所有制不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制而是指生产条件的所有制,它包括如下内容: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劳动力的所有制形式;(3)由上述二者决定的各种生产条件(包括其承担者)的社会性质及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形式。本文想从以上各方面研究一下社会主义生产条件的所有制。  相似文献   

13.
一、主题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资本论》,从原理到方法论都可以看到《资本论》的强烈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资本论》的延续和发展。《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继《资本论》之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4.
一我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传统体制中所存在的其成员享有所有者的权益,而不承担所有者责任的问题,是其各种弊病产生,从而也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产生通货膨胀的根本性原因。(一)在传统体制中存在着社会需求过旺的倾向公有制的本性要求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消除二者的分离状态。而公有制只是解决生产资料不分离的必要条件。解决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不分离的充分条件是生产力高度发达,创造了充分就业条件。而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下的基础上的。如果照搬马克思的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的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私有化。”《讲话》提出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逐步使得各种经济成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和发展范围趋于比较合理”,并强调要“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引导其他经济成分健康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中央在所有制问题上确定的上述原则和政策,表明了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立场,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为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问题指明了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市场与计划关系问题是当代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共有难题,而社会主义公有制模式问题,则是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理论和实践的特有难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董玉魁教授的新著《当代公有制经济模式对策论——<资本论>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系研究》,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模式这样一个老、大、难问题。《当代公有制模式对策论》一书,是《资本论》问世后出版的第一本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系的专著;也是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第一本专著;又把改革的理论提高到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高度.这一方面表明了作者敢于探索重大难题的理论勇气,另一方面也表明作者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多年研究成果的深厚积淀.  相似文献   

17.
全民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和特征,中国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就意味着全民所有制改革要在保持全民所有制所具有的全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这一根本性质的前提下,优化其产权结构及实现形式,从根本上促进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 全民所有制是指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正是这种所有制形式和以这种形式为主导的所有制结构,才严格区分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权力,主要表现为不受剥削并得以保障的劳动权和不受财产限制的选…  相似文献   

18.
袁恩桢、顾光青同志在《社会主义商品理论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主张,从所有制出发去寻找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产生商品经济的原因。我认为,作者这种观点很值得商榷。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卓炯的商品经济社会分工说,完全能够说清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卓炯在1985年重申了其在六十年代就提出的观点:“我就得出了一个结论: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生产的存亡,而所有制则决定商品生产的社会性质和特点。”可是,袁恩桢等同志的这篇文章,却曲解了卓炯的观点,说“在卓炯自己的论述中,已经涉及到一系列从社会分工到商品生产间的中间环节,如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核算制等。”他那个单一社会分工论,恐怕还难以说清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作者引用了卓炯《我也谈谈社会主义的商品制度》一文中的一段话作论据。但是下面的话被漏引了,而这是卓炯的结论,原话  相似文献   

19.
张旭  隋筱童 《学习与探索》2022,(12):90-98+198+2
市场是随着分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的,市场既是经济活动的场所,也是商品交易关系的总和,具有资源配置的作用,但同时市场又受政府调控。中国的传统社会机制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制,这为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不仅创造了空间层面的大市场,而且市场中的产品种类、有形市场规模等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由此形成了包含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在内的统一大市场。在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大市场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培育成长阶段以及高质量发展阶段,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中国的统一大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适时出台,对“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更是在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20.
苏联《经济科学》杂志从1979年第1期起连续刊登了有关探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问题的文章。其间,出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完全或部分不具有客观现实性(物质性)的实质”和“客观关系包括一部分思想关系”这种提法。本文针对这种提法及支持这种提法的四种论点进行了分析评论,摘登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