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艾灸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在轻中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干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招募的70例轻中度BPH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以艾灸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干预,对照组采用口服目前临床一线用药非那雄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周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存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PV)以及膀胱残余尿量等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IPSS,QOL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PV、膀胱残余尿量的改善均无显著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在改善轻中度BPH患者排尿障碍临床症状的疗效较单纯口服非那雄胺为优,但对改善PV、膀胱残余尿量方面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颈脊髓运动完全性损伤患者尿流动力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76例老年(60~75岁)男性颈脊髓运动完全性损伤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以ASIA分级A、B分为A、B两组,将尿流动力学检查数据逐一进行分析,以发现两组的尿流动力学特点所存在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中,逼尿肌过度活跃66例,占总数86.84%,其中A组33例,占总数43.42%,B组33例,占总数43.42%;膀胱逼尿肌无反射10例,占总数13.16%,其中A组9例,占总数11.84%,B组1例,占B组总数1.32%。两组间膀胱有无反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级损伤的患者出现膀胱无反射的概率明显高于B级损伤的患者。结论老年男性颈脊髓运动完全性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状态与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功能是否保留有关。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癌是最常见的男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起病隐匿,大多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1]。前列腺癌合并膀胱出口梗阻(BOO)多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本院采用经尿道前列腺超脉冲双极等离子切除术联合去势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BOO患者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膀胱颈悬吊术(Burch)与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对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泌尿外科诊治的87例SUI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化区组方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断悬吊术(TVT-O),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膀胱颈cooper韧带悬吊术(Burch),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住院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治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上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留置导尿管时间上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情况要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继发急迫性尿失禁,2例腿痛,1例尿潴留,1例吊带侵蚀;对照组膀胱损伤3例,盆腔血肿2例,术后感染2例,排尿困难2例,尿潴留1例。结论腹腔镜下Burch术以及TVT-O术是治疗SUI的有效方法,患者应根据医院条件及自身综合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胰激肽原酶)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至2018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标准方案治疗糖尿病,观察组每天臀部肌内注射胰激肽原酶40U;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两组均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经8周治疗后,观察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Vmax,Vmin,RI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胰激肽原酶能明显改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前列腺选择性绿激光术(P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护理异同.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行PVP 131例及TURP107例,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措施进行比较.结果 PVP组术后留置尿管、出血及疼痛例数明显少于TURP组(P<0.05).结论 PVP侧重于术前宣教及出院指导,TURP术后侧重于膀胱冲洗和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单药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各项疗效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12月前往沈阳市于洪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高龄(≥70岁)BPH患者45例,他们均接受了坦索罗辛单药治疗(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0.2mg/次,1次/每晚,12周为1个疗程),治疗开始前及疗程结束后评估各类疗效指标,后者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MFR)和剩余尿量(RU)。结果高龄BPH患者治疗后各类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P0.05)。结论坦索罗辛单药对高龄BPH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增生(BPH)手术患者术后疗效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老年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残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参照组比,研究组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输液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术后1周时RUV更低、Qmax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BPH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术后康复,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风后及阻塞性肺部疾患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定为高危患者.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开展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41例,前列腺23~76g,平均(41.3±15.8)g;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手术时间为40~150min,平均90rain,有2例术中或术后输血.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3~5d,平均数3~5d.术后置管3~5d,术后住院时间5~7d,术中无被膜穿孔及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无水中毒、尿失禁、附睾炎及继发性出血发生,拔除尿管后均排尿通畅.术后1、3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的(5.0±4.3)ml/s分别上升至(18.9±5.1)ml/s,(21.5±6.0)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的25.5下降至5.6,5.3;生活质量评分(QOL)由术前的5.6分别降至1.6,1.3.3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铜蓝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开展临床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尿铜蓝蛋白检测并评价其意义.方法对本院内科诊断的720名患者按所患疾病分组,分别收集尿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尿中铜蓝蛋白和微量白蛋白分泌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1)糖尿病病人、糖尿病肾病病人的尿铜蓝蛋白分泌率(ceruloplasmin excretion rate CER)和尿微量白蛋白分泌率(albumin excretion rate AER)的变化趋势呈一致性,二者正相关,r=0.8;(2)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真阳性率为:CER达84%,AER达71%;假阴性率CER 16%,AER 29%.(3)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高血压组CER均值分别为(262±104)ng/min、(549±149)ng/min、(188±70)ng/min.结论 (1)尿铜蓝蛋白检测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2)尿铜蓝蛋白与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性;(3)尿铜蓝蛋白检测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真阳性率并降低其早期诊断的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综合MRI及MRS检查,从形态学和组织代谢双方面诊断、鉴别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提高磁共振对此两种老年男性易患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前列腺癌和35例增生患者的MRI前列腺形态、信号改变及MRS波谱变化,并对其各自诊断结果加以比较。结果30例前列腺癌患者MRI确诊为前列腺癌23例,准确率76.7%;MRI联合MRS确诊为前列腺癌28例,准确率为93.3%。35例BPH患者MRI影像诊断确诊为前列腺增生26例,前列腺癌不除外9例,准确率为74.3%。MRS波谱分析结合MRI影像诊断确诊为前列腺增生31例,前列腺癌不除外4例,准确率为88.6%。结论根据前列腺形态和T2WI上的信号改变,MRI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为75%,敏感性为74.3%,特异性为76.7%。MRI联合MRS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为90.8%,敏感性为88.6%,特异性为93.3%。MRI结合MRS波谱检查可以有效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ITGA6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提取121例前列腺患者(病例组)和136例非前列腺癌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中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熔解曲线(PCR-HRM)技术结合测序验证法检测其ITGA6基因rs12621278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分析ITGA6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结果①前列腺癌组中AA,AG,GG基因型分别为69例(57%),40例(33.1%),12例(9.9%);正常对照组中AA,AG,GG基因型分别为69例(50.7%),55例(40.4%),12例(8.8%)。②ITGA6基因rs12621278单核苷酸多态性的三种基因型频率在前列腺癌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分布无显著差异(χ2=1.498,P=0.473),两种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也无显著差异(χ2=0.43,P=0.512)。结论 ITGA6基因rs1262127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北京地区汉族人群前列腺癌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可能与中国人前列腺癌发病风险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10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奈哌齐5mg,每日1次;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认知功能(MMSE、HDS)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12周时,治疗组MMSE、HDS及ADL评分明显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身对照结果显示,盐酸多奈哌齐治疗12周,治疗后MMSE、HDS及ADL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1),在治疗4周时,MMSE、HDS及ADL评分已有提高。结论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对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为改善,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肠系膜扭转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8月~2010年2月间15例小肠系膜扭转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明确诊断6例,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5例,腹痛待查5例,急性腹膜炎4例,均采用手术探查,死亡4例。结论肠系膜扭转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CT,此病一旦诊断应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神经衰弱伴发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符合CCMD-3神经衰弱诊断标准的患者9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合并阿米替林,对照组单用阿米替林治疗,12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12周,进行CGI、MMSE、HAMD评定,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CGI均有显著变化;治疗组MMSE评分差异有显著性;两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阻滞、睡眠障碍因子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认识障碍因子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与对照组阻滞、睡眠障碍因子评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合并阿米替林对神经衰弱疗效明显,特别对记忆、注意力、激越、睡眠质量的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临床妊娠肺结核诊断延误情况。方法 :对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住院妊娠肺结核病人诊断延误原因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2 5例妊娠妇女因症就诊者 16例 (6 4 % ) ,有症状未就诊者 9例 (36 % ) ,延误诊断中位时间 6周。结论 :妊娠肺结核延误诊断的原因是顾虑胸部X线对胎儿的影响放弃检查 ;害怕药物治疗影响胎儿 ;结核病症状误为妊娠反应 ;及因肺外结核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EphB4mRNA和Ephrin B2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检测经免疫组化证实有不同级别的EphB4和Ephrin B2蛋白表达的35例子宫内膜癌冰冻标本中的mRNA水平。比较各自与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phB4mRNA和Ephrin B2mRNA的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显著相关(P〈0.05).EphB4和Ephrin B2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水平不完全一致。结论 EphB4、Ephrin B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联合检测有助于客观评估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可用来指导临床用药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慢性腰背痛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对某些患者作出定性诊断.方法所有病例均拍腰椎正侧、双斜位片.疑椎间盘病变者作CT或/和Mm检查.结果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6例,椎弓峡部崩裂和脊柱滑脱23例,先天变异38例.结论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对慢性腰背痛患者的病因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典型心肌梗死在心电图中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门诊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7例,对其临床资料及心电图表现进行探讨。结果 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非典型心电图形态20例,占35.08%。结论熟悉并掌握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形态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防止出现误诊、漏诊现象,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BI-RADSⅢ级乳腺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37例患者的156个BI-RADS Ⅲ级病灶,同时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依据TES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行弹性评分.结果156个乳腺病灶中,恶性病灶为7个(4.49%),良性病灶为149个(95.51%).弹性成像4,5分组(高风险组)恶性发病率为11.76%(4/34),与总发病率比较显著增高(P<0.05),弹性成像1,2,3分组(低风险组)恶性发病率为2.46%(3/122).弹性成像的敏感性为57.14%,特异性为79.8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1.76%和97.54%.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能够为BI-RADSⅢ级病灶提供额外的诊断信息,使检查者鉴别出需要立即行活检的高风险组患者,可提高乳腺恶性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