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冲突在本质上是一个动力学的过程.用动力学的观点来看待冲突,是把冲突各方及相关因素作为一个系统,系统内各方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一种冲突的特定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冲突各方的关系和行为规则,它是冲突的根源和内在动力.冲突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可以用吸引子来反映.冲突的发展和结束取决于引发冲突的吸引子的性质.因此对冲突的干预在于改变系统内在的动力学性质,即改变一个冲突系统的吸引子,而所谓成功的干预则意味着冲突各方形成了新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和不同于以往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冲突的动力学观点为我们理解和处理冲突问题提供了一套具有创新意义的概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政治冲突、政治整合与政治秩序论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治秩序、政治冲突与政治整合是一个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互动体系,他们之间构成一个“冲突—整合—有序—再冲突”的螺旋发展过程,其中政治冲突是问题,政治整合是手段,政治秩序则是前提和目的。厘清三者关系,对维系与发展现有的政治秩序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3.
王里 《理论界》2008,2(4):25-26
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是应对我国社会急剧变化、矛盾冲突丛生的特定背景下的特定需求,它试图通过协商和调解等方式来化解各方矛盾与冲突,而要有效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一种特殊理念来指导:具有宽容、妥协、协商与合作的共和精神。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可以通过培养公民协商意识,建立和完善以民主、法治为核心的共和制度,以及拓展共和社会生存空间等方面,来达到弘扬共和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社会二阶冲突的特点、原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阶冲突是由第三方干预所导致的各方与第三方之间的冲突,是冲突升级和扩散的一种激烈形式.当代中国社会二阶冲突频发的根源在于公众对政府"高依赖、低信任"的现实困境.产生二阶冲突的直接动因包括通过政府向对方施压,出于失望而认为干预不足,失去信任而认为干预不公,出于恐惧而引发关注,出于无能的转移性攻击等.二阶冲突的激发因素包括针对第三方的谣言和第三方超预期的刺激性处置方式.二阶冲突的促成条件包括冲突方的大规模聚集及试探性挑衅未遇到阻抗等.防范二阶冲突发生的主要方法包括发展民间第三方干预机制,遵循公平的冲突处置程序,保持信息公开及时,建立严格的执法程序,防止群体性思维、情绪和行动,以及针对形成二阶冲突的不同动机进行相应安抚.  相似文献   

5.
贺庆  杨冬艳 《中州学刊》2007,(3):137-141
高招政策本身具有“内生性”冲突,同时还背负着特定社会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价值诉求,从而滋生出一系列的“外生性”价值冲突。价值冲突是当前高招政策所必然具有的特征。这两种冲突的互动结果是走向价值平衡。价值选择是高招政策价值平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人类基因的权利主体的复杂性及各主体在利益分享过程中地位的不平等,导致了人类基因成果利益分配不均衡的问题,然而,各利益方的冲突并非不可调和.目前国际社会比较通行的调节手段主要包括:(1)利用知识产权对人类基因权利的冲突进行协调;(2)利用契约对人类基因权利的冲突进行协调;(3)人类基因提供者自身协调利益各方.  相似文献   

7.
民族与民主的冲突源于多民族社会的文化异质性与民主社会所需要的文化认同之间的矛盾。其集中地体现在三个方面:制度设计层面上,民主制度的多数原则同民族利益之间的冲突;在文化心理层面上,民主的沟通机制同民族文化认同的冲突;在国家制度层面上,政治一体与文化多元的冲突。而要是实现其整合,超越“民族宰治民主”与“民主游离民族”,则需要从削弱民族属性与倾斜民主制度两个方面着手,并依靠政治经验与政治智慧解决多民族国家的民主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8.
覃国慈 《江汉论坛》2014,(3):140-144
近几年来,我国医患纠纷此起彼伏,医患关系每况愈下。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医患纠纷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冲突。这种社会冲突本来是社会运行中的常态,不可避免,并且低烈度的冲突对社会系统的运转不但不会造成太大冲击,反而由于释放了适当的紧张而有利于社会系统的稳定和发展。但如果社会冲突的激烈程度超过了社会系统的忍受限度,将会导致社会系统的失衡甚至瓦解。因此,对社会冲突不可放任自流,否则小冲突会演变为大灾难。当前,我国医患关系恶化,医患矛盾不断升级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如医患纠纷发生频率上升、对抗形式多样、处理难度加大、社会影响恶劣等。究其根源,是体制机制缺陷、医患信任下降、双方沟通不当及媒体炒作误导等原因,导致了本来在社会地位、资源占有、利益分配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差异较大的医方和患方之间的严重失和。为了推动医疗事业健康发展、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需要通过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组建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构、设立强制性医疗损害赔偿保险、发挥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等途径来重塑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社会冲突是人类社会运行中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研究社会冲突的调控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社会冲突的四种协调方式即利益协调、沟通协调、妥协协调、社会调解和社会冲突的控制构成、控制过程和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刘青杨 《北方论丛》2015,(5):148-152
当代中国,社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评价模式发生着深刻变化,并具体对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发展扩展产生重要影响。今天,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问题日益突出,冲突本质在于两者在价值与利益问题上的紧张关系,并具体展现为公法领域冲突与私法领域冲突两大方面。为化解权利冲突,应明确人格尊严与自由、社会政治与公共利益的基本冲突协调原则,构建包括认定、确立、调整、评价四个层次的完整冲突协调体系。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极为活跃,各种社会政治思潮形形色色,异彩纷呈,这一切是在特定的舆论环境下展开的。这一新闻舆论环境由两个基本的方面组成:一方面是执政的中国国民党所推行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另一方面是多元化新闻舆论结构的广泛存在。这两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由此形成了思想文化界特别是新闻界的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2.
从产权视角来看,所谓企业劳资关系冲突,是指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与物质资本产权所有者或代理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斗争。企业劳资关系冲突的特点是,产权当事人特定、产权内容特定和产权维护手段特定。企业劳资关系冲突是通过劳动争议产生、劳动争议发展或激化和劳动争议转化为劳资关系冲突三个阶段形成的。企业劳资关系冲突的原因,是当事人维护自身的权利(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企业劳资关系冲突形成过程的政策意义:一是要认识企业劳资关系冲突的形成过程;二是要阻断企业劳资关系冲突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的城市边缘人口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来自农村且举家长期在城市谋生者,二是城郊失地农民.由于历史与体制等原因,他们表现出强烈的边缘性特征.长期的边缘状态阻碍了他们与城市的融合,引起他们的心理冲突,进而导致与社会的冲突.这种冲突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如何在和谐社会的语境下,通过合理有效的政策选择化解城市边缘人口的心理冲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冲突控制和冲突化解是社会冲突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依赖并相互补充。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冲突管理是以冲突控制为主导并辅之以冲突化解。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冲突能量和管理难度在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冲突控制成本上升、成效下降,而冲突化解的有效供给不足,这对维护社会秩序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为应对这种挑战,应当加强冲突化解能力建设,弥补冲突控制留下的管理真空,提高冲突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化体系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其发展表现为诸多亚文化之间冲突与和谐的循环交替过程。即冲突源于和谐的同时又消解在新的和谐之中;和谐是冲突的和解,同时又孕育了新的冲突。这一过程源于生产力发展的失衡、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政治体系的调试,其中经济发展是动力、社会单位是载体、政治体系是模型。  相似文献   

16.
作为西方政治理论和实践合法性基础的社会契约论,其中天然地伴随着价值冲突。价值冲突普遍地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的各个阶段,它所呈现出的并不是马斯洛层次理论所说的金字塔结构,而是一种表盘结构,其唯一方式也并不全然是线性的逐级攀升。在类型上,考虑到时间与空间两大因素,可以将价值冲突分为人际冲突、群体冲突、自我冲突和代际冲突四种。对价值冲突的烈度构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政治制度及其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教育宣传的质量和效果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讨了农村土地冲突现状、类型和发展趋势.当前农村土地冲突是农村群体性事件焦点,数量庞大;依据冲突主体不同,农村土地冲突可大致分为农户-农户或村-村、农户-村民小组、农民-基层组织及干部、农民-较高层政府及其土地主管部门、农民-资本持有者等五类,每类在方式、博弈过程、规模程度、争夺目标、利益诉求和政治特征上均有所差异;未来农村土地冲突将继续呈上升趋势,中西部地区将会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任何公共政策从其制定到执行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各种政策冲突.公共政策冲突反映了社会政治生活中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对抗、竞争、争执等紧张态势,也体现了政治系统在结构、组织、权力分配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公共政策冲突不仅体现为物质利益的冲突,也包括价值观念的冲突.公共政策冲突主要表现为政策目标的冲突、府际政策的冲突、政策工具的冲突和政策效益的冲突.公共政策冲突的形成机理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包括政策价值观分歧、政策部门区隔、政策利益博弈以及政策信息阻隔等.新时期我国公共政策冲突的消解机制建构应包括政策价值引导机制、政策咨询协商机制、政策部门整合机制、政策利益协调机制和政策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9.
宋维志 《天府新论》2018,(3):110-121
本文以2016年发生在重庆和2017年发生在上海的两起被社会舆论指责为“暴力执法”的事件为样本,对在场人物进行角色分析,进而剖析各当事方的行动逻辑及舆论场的转向,得出结论是:社会冲突的发生是当事各方“合力促成”的,事件由现实性冲突升级为非现实性冲突是引发全国性舆论关注的主要原因。社会冲突的本质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局部失效。只有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增强社会法治意识、坚定法治政府建设目标,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冲突作为“社会安全阀”的效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景区旅游开发与社区利益的冲突日益凸显.冲突涉及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社区居民等众多利益相关者,诱因从宏观角度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四个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是冲突的主要诱因,居民就业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利益分配不均是核心影响因子,环境污染、淳朴民风破坏、交通压力、居民生活水平没有有效提升是重要影响因子.为实现景区与社区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公共投资机制、补偿机制、增权机制和公平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