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骥焚 《中华儿女(海外版)》1998,(3)
现在,我们的孩子一生下来便受到美国强生公司幼儿产品“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在吃麦当劳快餐,看日本动画片,穿著意大利的名牌中长大;他们在关注“後公牛时代”是否到来,《福布斯》富翁的排名变化中走进社会;他们在日本的家庭影院和美国电影中享受生活。这固然没有错,但久而久之,我们自身的文化就书受到怀疑。我们不能总是充当西方文化的受众,我们不是没有令人骄傲的东西。如何让中国民族文化走出去,使中外文化交流更具有弹性,许多人做了大量的努力。终于,虎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在金色大厅开始告别冬季──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 相似文献
3.
4.
5.
论预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祥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1):31-35
预约是当事人之间约定将来订立一定合同的合同 ,其价值在于以当事人约定的形式对合同的订立过程予以规划 ,以合理分配缔约风险、降低缔约成本。从预约的概念与类型、预约的效力与违反预约的责任以及违反预约的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之比较三个方面对预约作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逍遥 《青春男女生.妙语》2006,(2)
太棒了!学校放三天假,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妈妈同意我和家住堰头街上的姨哥去墨河的外公家度过这三天假期。一大早,我就来到邮电局前面等姨哥。邮电局门前有一个绿色的信箱,在朝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由于接连几天下雨,信箱前面有一大片水洼。我站在信箱的一边,欣赏着早晨的美景。 相似文献
7.
8.
10.
11.
那天.我上的课文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曹刿论战》。按教学设计。我采取了最常见的“读-译-析”三部曲学习文言文的方式。从朗读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语气,到翻译要对照注释运用“留、删、增、换、调”五字法,学生很“听话”。跟我的配合简直是“天衣无缝”。要到最后的步骤——评析人物了,我首先强调评析要做到“整体把握、细处揣摩”的要求。经过我有意识地引导。多数“听话”的学生表面繁华的讨论后,我总结道:“课文用对比手法。以鲁庄公之愚昧昏庸公之愚昧昏庸反衬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的指挥才能。”谁知话音刚落。几个学生却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原来是几个平时喜欢钻牛角尖的学生。难道我说错了什么?仔细一想。应该没有啊。我完全是按照教学参考书上讲的啊。于是。我把其中的一个叫起来。问他刚才在议论什么.没想到这位同学却振振有词地答道:“我认为老师这样评价鲁庄公是不公正的。如果他是一个愚昧昏庸的人。就不可能任用一介平民的曹刿。也不可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13.
贾辰君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预约合同在经济活动中广泛被采用,它并非附属合同,而是一种独立类型的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条首次正式承认了预约合同,这具有重要意义。预约合同的标的和传统合同相比有特殊性,预约合同的成立和生效要件应该符合《合同法》的规定。意向协议和预约合同在构成要件和法律拘束力方面差异很大。预约合同与本约合同之间是有界限的,要区分开来。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和其他合同的违约责任是一样的,不能陷入预约合同不能强制履行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9.
文晓鹏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1-34
预约是约定将来订立一定契约之契约,是当事人对未来交易的大致规划。理论上我国承认这个概念,但是对预约合同的相关法律问题缺乏明确、详尽的规定。立法的不完善导致了人们对于预约合同的界定、理论基础、制度价值以及违反预约合同的责任性质等诸多问题没有清晰的认识,使得预约合同纠纷的处理成为司法工作的难点。基于此,分析预约合同涉及的有关问题,以期推进预约合同制度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2):32-36
预约合同属于能够单独发生法律效力的独立合同。我国《民法典》规定了预约合同,但未明确规定违反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形式。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和信赖利益保护,违反预约合同义务理应承担违约责任。对于具备强制缔约效力的预约合同,可以适用继续履行责任,其损害赔偿责任范围应根据有关履行利益的规定进行计算。对于具备善意磋商效力的预约合同,不能适用继续履行责任,其损害赔偿责任范围应根据直接损失来确定。违约金赔偿责任和定金责任,不仅可以适用于预约合同,而且其数额也是可以计算的。未来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可以作出具体规定,统一司法尺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