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回《瀛奎律髓》卷四十七收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诗:“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里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此诗后,方回有一段评语,李庆甲集评校点的《瀛奎律髓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录为:“方回:浩然于佛法亦深有所得,此篇五、六语意明白无碍,张丞相《经玉泉》长韵云:‘闻钟鹿门近,照胆玉泉清。’尤佳。”按此,则可得出“闻钟鹿门近,照胆玉泉清”为张丞相(按:此处张丞相即张九龄)诗,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全唐诗》、《四部丛刊》本等均载此诗为孟浩然所作,诗全名为《陪张丞…  相似文献   

2.
论《瀛奎律髓》与江西诗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瀛奎律髓》是宋元之际的诗论家方回编撰的律诗选集,其主旨是“排西昆而主江西”,阐发了黄庭坚等人的论诗主张。其体例新颖,倾向鲜明,在历代诗选中是颇具特色的。然而前辈学者对它的评价却是轩轾迥异的。誉之者如吴之振称为“斯固诗林之指南,而艺圃之侯鲭也”,毁之者如纪昀斥其“疑误后生,瞀乱诗学”。由于《瀛奎律髓》主要阐述了江西诗派论诗宗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江西诗派的是非功过作一番客观的考察。  相似文献   

3.
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是一部唐宋律诗评选类著作 ,书中对诗歌的评点体现了作者的修辞思想。它涉及到词语修辞、句子修辞、篇章修辞等方面的内容。既有对前人的继承 ,更有自己的创新。《瀛奎律髓》应在我国诗歌修辞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张秋娥 《殷都学刊》2007,(1):123-125
吴体是我国宋元之际的著名诗人、诗评家方回的评点著作《瀛奎律髓》中的重要术语之一。清代纪昀等历代学者对其所指解释不一。本文认为方回《瀛奎律髓》中“吴体”指有拗联或全拗的七言诗,与拗体所指不同。  相似文献   

5.
《瀛奎律髓》的声律批评具有重要诗学价值,其对唐宋声律传统的继承与改造值得关注。方回于唐宋别集、总集以及诗论著作中汲取声律理论资源,在接续唐人多元化调声传统的同时,有意拓宽声律标准,将唐人古体纳入律选。这种倾向既体现了宋人具有共性的声律观,亦有对当时声律理论的省思,并实现了吴体范畴的创造性再阐释。《瀛奎律髓》与《后村诗话》存在互文关系,以江湖视角透视晚唐声律,客观揭示体派内部的分流沿变。方回整合声律知识资源,意在以江西诗派的立场建构通贯唐宋、选注结合的新型声律发展史。方回的声律观及其所建立的声律体系对后世诗学的理论批评与创作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诗歌选本是诗歌思潮的载体之一。《瀛奎律髓》等诗歌选本是宋元诗学发展过程中在诗歌选本领域所收获的重要成果。它们在宋、元宏阔的诗学背景下应运而生,与同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与批评实践互相促进,生成独特的宋元之际诗坛风貌。《瀛奎律髓》等诗歌选本在宗宋、宗唐以至唐宋双宗的诗学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尤其是在唐、宋诗接受历程中价值独具。  相似文献   

7.
田金霞 《殷都学刊》2013,34(1):68-72
《瀛奎律髓》是唐宋诗学的重要著作,曾引起明清时期诸多诗评家的极大重视。其中,许印芳编选的《律髓辑要》,辑《瀛奎律髓》之精华,并详加评骘,是颇具代表性的一家。许氏之选论,在三个方面成就突出:精于诗歌编选,改原书以类选诗的方式为按体分卷,删改诗歌以求完璧,并重定组诗之编排去取;重视讲论诗法,在诗歌的章法结构、诗题、用典等方面部有精彩的分析;再论律诗新变,对方回"变体"说的重新审视和对律诗声律新变的阐述,都表现了独到的见解。然而这些方面尚未引起学术界的全面重视,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对于研究唐宋以及清代诗学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华书局将出版《蒲松龄集》。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特请路大荒先生把蒲氏的遗著重新整理。路先生所藏蒲氏作品最为完备,对蒲松龄研究有素。这部集子除将新近发现的《聊斋词集》全部列入外,其余《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集》和杂著等,很多以前从未发表过的作品。书前并附有《蒲松龄年谱》,把蒲松龄所处的历史时代与他的生活、作品按年排比,足供蒲松龄研究者和文学史写作者的参考。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同时还将出版《聊斋志异》的汇校汇注汇评本,为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个具有较为丰富的参考资料的本子。《志异》过去流传最广的是乾隆年间刻印的青柯亭本,共431篇,  相似文献   

9.
《文史哲》2021,(2):2+169-170
<正>"十三经"是十三部儒家经典的合集,早期只是单一的经文。经文古奥,在传授的过程中,陆续产生汉晋经学家解说经文的"古注",南北朝时期解释经文、古注的"义疏",唐宋官方敕定的"正义",从而形成了"十三经注疏",总结前人经说,融经文、古注、音义、疏文于一体。随着诸经文本层次的增加,版本形态亦随之丰富,有白文本、经注本、经注音义本、单疏本、经注疏合刻本、经注疏音义合刻本等。宋代以后传世的主要版本是注疏本。鉴于诸经内容及版本之复杂,历代学者都希望通过校勘,确定不同版本之关系,判定版本异文之是非,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反映了当时地球上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腐朽的、代表中世纪文明的、经济技术落后的东方封建主义制度,与新兴的、代表近代文明的、拥有先进经济技术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一场特殊形式的碰撞。面对“侵略的西方”和“先进的西方”的双重挑战,中国向何处去?林则徐等先进的中国人正在苦苦地思索、探求,徐继畲也在同西方资本主义发生联系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闭关自守的落后,从而潜心研究夷情。徐继畲(1795年—1873年),字健南,号牧田、松龛。山西五台人。  相似文献   

11.
作为鸦片战争后“开眼看世界”成果的《瀛环志略》,在向中国人启蒙地球万国一般状况的同时,也进行着近代化思想的启蒙,即认同多元世界,向代表世界最先进潮流的西方列强学习,包括他们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瀛环志略》所蕴含的这一思想,对中国近代化历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瀛环志略》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徐继畬撰写的一本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的著作。该书是“开眼看世界”思潮中涌现出的众多介绍域外丛书中的皎皎者。它对开阔中国人的视野,了解西方的民主制度,冲破思想上的封建禁锢,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13.
徐继畲(1795~1873),是鸦片战争期间正在福建处理“夷务”的远疆大臣,其任内“偶然而成”的十卷《瀛环志略》则具备了鲜明的觅新知于域外的理性精神,其书从著述初衷到渗透全书的某种冷静的主观意绪,都大大区别于同时代的同类著述,堪称“开眼看世界”思潮中独特异常的文化标本。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对域外世界的认识一直带着“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徒侈张中华,未睹环瀛之大”的文化优胜感与浓厚的“经世致用”色彩,因此,当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昔日不足称道的蛮夷竟然在中国土地上横冲直撞时,中国人“抱漆室忧葵之念,存中流击楫之思”的复杂心态,去考究外洋的舆地。姚莹谈其著述《英吉利地  相似文献   

14.
《顾亭林诗集汇注》第586页:《为丁贡生亡考衢州君生日作》,王(?)常按:丁贡生不详。据序知名雄飞,据诗知为南京人。《同志赠言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有其署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1月第一版)按:丁贡生,即丁雄飞,字菡生。《书杨彝、万寿祺等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作菡生(中华书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的山东青年批评家文丛——《沉香一缕》,是青年女教师史挥戈的近著。《沉香一缕》囊括了中国从“五四”到现今文学发展的历程。“五四星辰”,向我们展示了一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叱咤风云的文化巨人,在评述他们文学实绩的同时,也使读者感受到了这些文学巨擘之间因文学而结下的能温暖彼此心灵,提升人生境界的真诚友谊。“飞鸿雪泥”,把我们带进了丁玲、张爱玲、张恨水、赵淑侠的心灵世界,体味到他(她)们所处的特殊时代,以及他们的愤激、思索、抗争、悲悯与苍凉。采撷“心香一束”,我们似乎又嗅到了瑰丽奇伟的齐鲁大地上那…  相似文献   

16.
王慎失教授的专著《辩证法新议》最近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王慎失教授多年来在国内学术界、教育界讲学报告的结集。这本书的出版,必将引起学界的关注和争议——这是因为:第一,这本书的著者有着奇特的经历;第二,本书在辩证法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系列与传统教材不同的看法(书名“新议”意亦在此);第三,书中不客气地、指名道姓地对好几本权威著作进行了批评,所以我预料王氏此书将会引起一番有益的学术争鸣。  相似文献   

17.
赵执信《谈龙录》共收谈诗语段37则。它是传统诗话中常见的那种零散的、印象式、摘引式、描述式批评,较少明确的理性论析,不少地方意旨需要捉摸,应题的第一则允费揣摩。而弄懂它,才能找到整个《谈龙录》的中心。谈龙录》完成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作为此著导引与中心的那场“龙”的争论,实际前此20余年发生。其时大约为《长生殿》定稿之1688年前一两年。参加那一场谈诗争论的三个人,一个是著名昆腔传奇《长生殿》作者洪异(164~1704,谈龙时40余岁),一个是主盟当时诗坛的王士债(1634~1711,时50余岁),一个便是青年诗人赵执…  相似文献   

18.
山西五台徐继畲(1795-1873,以下简称徐公)是清道咸同三朝名臣,其刚正不阿的性格,一尘不染的操守,爱国爱民的精神以及表现在《瀛环志略》(以下简称《志略》)中的远见卓识,久为中外人士所钦佩.可惜数十年来,很少受到学术界的注意.1986年,笔者根据台湾学者方闻的《清徐继畲松龛先生年谱》提供的与笔者自己所知的材料,写了一篇《睁眼看世界的徐继畲及其志略》,发表在《山西文史资料》54辑上.当时总觉得未能看到有关的外文材料为一大憾事.客腊借到美国麻省大学教授德雷克的  相似文献   

19.
《历代赋汇》,清康熙间陈元龙奉敕纂修,正集140卷,外集20卷,逸句2卷,补遗22卷。共184卷,收自宋玉至明代的赋3834篇。据湖南图书馆刘志盛同志《赋书目录》,此书有清康熙间内府刻本,另有清光绪十二年(1886)刻162卷本及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点石斋印162卷本。(无《补遗》二十卷)1987年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曾据清光绪间双梧书屋俞樾校本整理影印,我所见者为康熙间刻本及1987年影印本。  相似文献   

20.
吕耀东 《晋阳学刊》2002,(1):110-112
徐继畲的《瀛环志略》与林则徐、魏源的《四洲志》、《海国图志》一样,使国人开始将眼界扩展到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对封闭的中国起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一、对欧洲格局的分析研究19世纪初,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基本上是以维持英法等几个大国在欧洲的均势为主。1815年取代维也纳格局的威斯特伐利亚格局,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争夺欧洲的霸权或全球殖民地。《瀛环志略》对当时欧洲形势及格局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正如当时一位叫史密斯的英国传教士在给本国政府的报告中说,徐氏是一个思想解放的人,他对西方地理和政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