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由于没有自主能力,只能依靠男人,依赖婚姻,她们把爱情或者婚姻看成了生命的全部。为了获得男性的爱,女性实施"色诱",而结果或许诱惑了男人的同时,也诱惑了自己的先天性缺陷;最终陷入了一种"戒惑",一种被男人或自己抛弃的"绝对"宿命。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张爱玲是一位对女性心理有着深刻洞察的作家,她在小说《色·戒》中对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也体现了她的独到眼光,但也引起了研究者对《色·戒》主题的诸多理解。论文从虐恋的角度,分析《色·戒》的主题是女性因"爱"而受"戒"。  相似文献   

3.
<色·戒>是张爱玲后期创作中最精彩的一部小说.对<色·戒>一题中"色"与"戒"进行了解读,"色"指"美人计",也指"美人计"中出现的种种色相,"戒"指钻戒,也指戒心.比喻是张爱玲小说艺术不可忽视的表现手法,以奇崛冷艳见长,使表达更加丰富、透彻,使事物的状态得到更具冲击力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色·戒》是张爱玲后期创作中最精彩的一部小说。对《色·戒》一题中“色”与“戒”进行了解读,“色”指“美人计”,也指“美人计”中出现的种种色相,“戒”指钻戒,也指戒心。比喻是张爱玲小说艺术不可忽视的表现手法。以奇崛冷艳见长,使表达更加丰富、透彻,使事物的状态得到更具冲击力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对于张爱玲小说<色·戒>的主题,至今尚存争议.有人认为小说表现的是不顾一切的爱情,也有人认为表现的是一种难以控制的情欲.但通过对小说中各种隐喻的分析,我们认为小说表现的是人生空幻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对于张爱玲小说《色·戒》的主题,至今尚存争议。有人认为小说表现的是不顾一切的爱情,也有人认为表现的是一种难以控制的情欲。但通过对小说中各种隐喻的分析,我们认为小说表现的是人生空幻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在<色·戒>中以女性特有的关照方式和性别感切入所生活时代的女性生活的内核,表现了非常态下女人的常态,呈现出其独特的女性意识;李安在电影<色·戒>中展示了张爱玲小说的女性觉醒的状态,从女性话语权的取得、女性爱情观对价值观的解构、女性生活方式对女性心理的暗示三个层面继承了张爱玲小说的女性意识,又从女性与男性的性爱观、传统道德观对女性的束缚、男性人性与女性人性的区别实现了男性意识与女性意识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8.
在张爱玲小说《色·戒》中,暗杀易先生的目标及行动并不存在,因为文本上不见一字可以表明相关人物怀有这一目标,并采取了相应行动,而许多迹象却都能显示他们的目标及行动与之相悖,可以说它是作者着意采取间接、含混、映衬等描写手法所营造的一种幻像。这种幻像虽非实有,却推动、组织了整篇故事,因此可用希区柯克提出的麦格芬一词称之。然而这个麦格芬与只是发动情节而不具任何含义的希区柯克式麦格芬有所区别,因为其作为一种蕴藉着形而上质的审美意象,呈现且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在《色·戒》中以女性特有的关照方式和性别感切入所生活时代的女性生活的内核,表现了非常态下女人的常态,呈现出其独特的女性意识;李安在电影《色·戒》中展示了张爱玲小说的女性觉醒的状态,从女性话语权的取得、女性爱情观对价值观的解构、女性生活方式对女性心理的暗示三个层面继承了张爱玲小说的女性意识,又从女性与男性的性爱观、传统道德观对女性的束缚、男性人性与女性人性的区别实现了男性意识与女性意识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0.
《色·戒》是张爱玲后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以冷峻的文笔和出色的心理描写揭示了乱世中复杂的人性和情与欲的冲突。在风云动荡的大时代里,张爱玲依旧给自己的人物留下了人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萧红的一生颠沛流离,深深体味了女性生存的艰辛与苦涩。在其小说中,她描述了旧时代女性宿命般的生存苦难:刑罚般的生产、爱与尊严的缺失、心态的麻木与奴化等等;并在旧时代女性生存悲剧的描述中,控诉了以捍卫男性霸权地位为核心的封建宗法制度对女性的戕害。  相似文献   

12.
儿童时期父爱缺失的情感创伤让张爱玲一生都在寻求弥补,仇父与恋父相反却又相成地贯穿她全部的创作和人生,一面是对父亲形象的丑化和贬抑,一面又在自我的情感世界中寻求父爱的伟岸和包容。张爱玲对父爱的追寻在贬抑母性却又表现母性中悖反而生。作为个体的女性,张爱玲在对父爱的谴责中理性而冷静地剖析着女性的命运悲剧,而又在父爱的追寻中,有意且自觉地彰显着女性的自省意识。她在追寻父爱的依靠,也在追求女性的独立,张爱玲用她自己的人生选择和自我创作诠释了女性应有的社会姿态,其作品书写更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意识表达浓墨重彩的重要结点。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通过对"爱"的独特阐释和在故事中讲述故事的独特笔触和叙述艺术,向人们展现了深明透彻的生存样态。她以"情绪的世界"向我们传达着她对生命的体验和繁琐人生独立意识的消解,最终将走向毫无意义的宿命的哲学观念,悲凉地感叹着偶然与不安的宿命意识和焦灼的生存处境。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通过对"爱"的独特阐释和在故事中讲述故事的独特笔触和叙述艺术,向人们展现了深明透彻的生存样态。她以"情绪的世界"向我们传达着她对生命的体验和繁琐人生独立意识的消解,最终将走向毫无意义的宿命的哲学观念,悲凉地感叹着偶然与不安的宿命意识和焦灼的生存处境。  相似文献   

15.
把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世界喻为"黑夜",从昏暗:金钱的枷锁;寒冷:真爱永远缺席;恐怖:情欲的焦灼与变态;阴晦:自我意识的依附性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解读出张爱玲笔下女性世界与黑夜之间相似的昏暗、寒冷、恐怖、阴晦的特质.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人生如戏”的意识贯穿于她的小说《色·戒》。小说的写法、情节安排上处处有意识地展示戏与人生的紧密关系。小说把人生的戏剧化归结为生活的庸常化,显示了张爱玲对人生原本庸常的认识;借助主人公王佳芝等一群年轻人的经历,展示了她对人生的独特发现:人总是在寻找戏剧化的欲望下推动人生,而这一过程又表现出本能的无意识。  相似文献   

17.
凌叔华是20世纪20、30年代一位重要的女性文学作家,她的创作往往囿于家庭生活的小圈子,缺乏广阔的视野和大手笔的结构布局,然而她却通过家庭这个小小的窗口泄露出了中国女性尤其是中上层女性生存的真相,那是被许多男作家和女作家所合力谋杀和遮蔽了的,她是当之无愧的女性文学的前驱者。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充满着苍凉、哀婉的色调。她们虽然悲剧类型不同,有人格扭曲的虐待狂、金钱树上的"攀枝花"、命运捉弄下的投降派、风月场上的牺牲品等,但其悲剧根源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世态的炎凉、人性的弱点和欲望的膨胀。认识其悲剧性,可使人重新审视社会和人生。  相似文献   

19.
毕飞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令人瞩目,作者以冷静、细腻的笔法朴素地描绘女人生活,写女人的欲望、挣扎和女人之间的冲突,透过对女性心灵轨迹的剖析,关注女性生存空间对女性文化心理的影响和制约.作者反复书写"伤害"这一创作主题,同时执着地探究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并将其归究于深奥莫测的命运力量.  相似文献   

20.
冰心和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分别是“美”与“丑”的典型。冰心以审美为参照系,展示女性健康的人性,塑造了“爱”与“美”的群像;张爱玲以“审丑”为切入点,剖析女性畸变的心态。她笔下的女性终身束缚着“奴性意识”的枷锁,丢了人格甚至丧失了人性。作家的社会经历和文化背景,营造了自己独特的生活审视特征。基于各自生活阅历的差异,冰心笔下的人物纯洁、典丽;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凄苍,丑陋。但是,不论“贤淑”还是“丑陋”,都是时代生活的某一个方面的“真实”,都是为了人们的觉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