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发端于1975年的“完整准确论”,针对“两个凡是论”,直接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联系起来,为解决理论的彻底性问题指明了正确方向,也为即将到来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实践标准论”提出后,随着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开展,实事求是精髓论日臻完善,近于完美地体现了理论的彻底性;逐步改变了“思想僵化”的社会思想心理状况,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启示在于,培养探寻理论彻底性的意识与能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境界,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20年前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是我国理论界、也是当代中国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一场大讨论的伟大意义决不限于把一切理论推向了实践的审判台 ,从而恢复了实践的最高权威 ;从更为根本的意义上说 ,它开辟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新阶段 ,从而为邓小平理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思想大解放的根本意义在于理论创新 ,而不仅在于旧理论的“破除”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前提是相互依赖、交互影响 ,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也是双向作用过程中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把"真理标准大讨论"置放在现代性的话语框架之中,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判断: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思想界所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都以中国的现代化为背景,都是对中国现代化的拷问;改革开放使中国重新走上现代化之路,而"真理标准大讨论"则是改革`开放必要的理论自觉,正是通过这种理论自觉,中国的现代化在展现勃勃生机的同时,也不断地作为一个问题而被反复地追究其合法性与正当性.  相似文献   

4.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和目标,就是重新恢复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奠定了我国社会转型的思想基础.由真理标准大讨论到中国社会转型的联接点就是科学地评价毛泽东.“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成为我国社会全面转型的着力点.促进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也必须坚持真理标准,科学客观地分析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世情、国情和民情,抓住民生、民主和人的思想教育这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   

5.
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打开了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大闸门.30年改革开放成功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坚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必须坚持实践观点和实践标准、生产力观点和生产力标准、人民群众观点和人民利益标准三者的辩证统一;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真理检验标准问题从未科学解决过;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的实践观和唯物辩证法,引入了认识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真理标准大讨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论员文章,引发了关于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最重要和最伟大的意义,就在于打破了以“两个凡是”为代表的思想僵化状态,直接导致了全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没有那次思想大解放,就不可能有20年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此本刊特编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中立教授的文章,以之作为对“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8.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看,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第四次人本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本文通过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时期、明末清初“三大家”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等四次文化繁荣时期人本主义思想的论述,指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划时代意义,并指出只有尊重人民群众,尊重人的基本权力,充分发掘人的自身价值,才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9.
二十年前,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十一后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作了思想上舆论上的准备,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可以说,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促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亿万人民面向实际,研究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总结和升华。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的伟大胜利,直至今天,仍在指引我们前进。  相似文献   

10.
<正> 1978年,由《光明日报》社率先发起了涉及全国性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它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它所产生的巨大经济及社会效益,已成为人们不争的客观现实。人们深深感到这场讨论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值得纪念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以"立人"为指向,反复再现"看客"影像,展示老中国人间世相和国人生存状态——贯穿于鲁迅一生创作的全过程,凝成了鲁迅一生挥之不去的"看客"情结。这种情结,与鲁迅青少年时期独异、坎坷、苦楚、悲凉的生命感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痛彻反省以及梁启超、尼采等中外先哲的思想启迪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人本视阈下国际教育中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文化,思政教育必须跟上时代步伐,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针对国际教育"90后"大学生,通过文献法,座谈与调查法,总结归纳出其思想个性特点,并针对其提出相应新举措,以更好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国际教育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发展的高峰,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现今正致力于法治建设的社会语境下,“法治主义”又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热门的语汇,先秦法家的“法治”思想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法家所提出的“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特色的分析,指出这种“法治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极端的人治,与现代法治理念有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将实事求是确立为我党的思想路线。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又重新恢复和发展了我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正确坚持和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视频化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以视频(如影视、动漫等)片段的形式展现教学案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视频化涉及的主要问题:一是取材网络,无涉侵权;二是要把握原则,精挑细选;三是观看前要准备、观看后要讨论、讨论后要点评;四是讲授时,“例”服务于“理”,不可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信息范畴的“真”与“价值”问题、以及围绕真与价值的相关论题是深化社会信息本身的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入口.从社会信息的结构分析,其中“三态三质”信息构成,决定社会信息是真与价值的契合体.真理性信息创制是一个包含“三阶距离”及多重信息组合的中介建构过程,社会生态与工具系统最大化地制约了社会信息的创制.基于以上认识又讨论了社会信息真相共识、社会信息体的现实化以及社会信息消费中的生态与核心价值信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梦"进行理论阐释及宣传教育,不仅是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需要。对此,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既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大学生思想文化素养的必然要求。在厘清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内涵及功能的前提下,深入分析当前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问题,提出针对"中国梦"主题教育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主渠道。但近几年来,高校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局限性日趋显现。面对这种现状,应努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黄仁宇在其众多著述的一些篇目中对中国长期革命进行了阐述,他所倡言竹中国长期革命是指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社会变革和改造。长期革命的发生具有必然性,它的过程复杂曲折。在20世纪长期革命实现突破性的发展,这表现为国民党重建了高层机构,共产党改造了低层组织,邓小平及其后继承者重订上下层之间的联系。在“大历史”观的指引下,黄仁宇以长期革命论对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做了重新审视,颇有新见。长期革命论的形成与他的经历有着密切关联。从学术研究的视角来看,长期革命论也有相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校关工委领导班子思想建设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其关键在于缺少具体有效的长效机制,针对这种现状,本文提出了"三坚持"机制,即坚持学习内容常态化、坚持学习时间固定化、坚持政治学习学术化"简言之,"三坚持"机制就是坚持月——理论学习一次、季——思想讨论一次、年——学术研究一次",并明确提出了具体做法和"坚持"的七项原则,进而从根本上加强了班子思想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