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清代中朝之间的使行贸易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朝鲜使团利用到北京朝贡的机会同中国进行商品贸易,其形式主要有三种,即政府间的贸易、同中国商人的贸易和同普通市民的贸易。使行贸易对两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使行贸易带动了中国辽东运输业的兴起,促进了商路经济的繁荣;也刺激了朝鲜手工业、畜牧业的发展,满足了朝鲜方面对部分商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商业在内外贸易、货币金融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原因与农业、手工业的进步、征服战争的影响和统治阶级的政策推动密切相关。城市众多、奴隶成为商品和金融贵族势力强大是这一时期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明代中后期中原商品经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后期中原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在农业生产中,经济作物的品种不断增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手工业生产领域,棉纺织业、矿冶业等发展迅速,许多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但从总体看,其发展表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城镇的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大批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进入城市,城镇经济日渐发达,各地城乡集市贸易蓬勃发展,国内其他省区的商贾亦纷纷前来中原,从事经营活动,促进了中原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的作用下,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结构逐渐发生一些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在不断改变,在自然经济形态下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和社会风尚,正在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唐代重庆经济开发总体滞后 ,然商业却能紧跟时代步伐 ,与全国发展同步。其特征是 :都市商业勃兴 ;乡村市场兴起 ;商业经营首称水上运输 ,其次贩盐业 ,再次餐饮业。重点反映唐代重庆商品生产状况的土特产 ,主要有手工业制品、药材、农副产品、动植物和矿产 5大类 ,然手工业制品最为可称 ,远运京师 ,行销南北。唐代重庆商品经济的局限是 :货币经济不发达 ;多数商品档次低 ,附加值不高 ;缺乏技术创新 ,致使传统产品优势逐步丧失。这反照唐代重庆社会经济整个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5.
张传玺 《南都学坛》2006,26(2):32-35
战国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基础,还有手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二者作为社会经济的构成部分,从属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需要。农业表现为自耕农、地主庄园两种农业生产关系;农业生产力体现为手耕技术和铁农具的发展及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事业也有较大发展。手工业主要有冶铁业、铸铜业、纺织业、漆器业。商业发展表现为商品种类繁多;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商品市场的形成;简明扼要的经商哲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的私人刻书、贩书及藏书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私人刻书、贩书及藏书业有了新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我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明中期以后,私人刻书业日渐兴盛。究其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造纸、印刷等手工业部门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纸的产量和质量及印刷术都在不断提高;二由于商品经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在原始社会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没有这个东西,只是到了原始社会末期,才出现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大分工,第一次分工是农业和畜牧业分离,这次分工以后,出现了商品交换;随后又出现手工业和农业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这时,“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是贸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159页)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历史上已经存在几千年了,它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它的最高阶段,在那里,“有些东西本身并不是商品,例如良心、名誉等等,但是也可以被它们所有者出卖以换取金钱,并通过它们的价格,取得商品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第120页)商品货币关系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产品是商品,劳动力也变成了商品,一切都商品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变成金钱关系。  相似文献   

8.
云贵近代手工业经历了洋纱入滇黔以易鸦片的双向贸易,战时手工业畸形繁荣以及战后解放战争时的恢复正常三个阶段。其中,1851年机制洋纱入滇黔以易鸦片的双向贸易是云贵近代手工业兴起的标志,1935年国民政府结束西南军阀并颁布禁烟令则使其战时手工业得以萌芽,而正式兴起则始于1938年厉行严种、严禁、严运的禁烟运动。在战时手工业萌芽及其兴起过程中,政治、经济、军事等需要的战略转移是国民政府加强其生产的重要原因;战时云贵食粮基本仍可“自给有余”,是基于战争和经济建设所需丰富的矿产,复兴民族根据地的需要和交通中枢的战略位置等重要条件。随着全国抗战局势的不断加剧,云贵战时大后方战略位置渐趋凸显。特别是1938年东中部城市相继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进一步加强了对云贵的政治和工业化建设,并在严禁、严运、严吸鸦片的同时,中断了云贵洋纱以易鸦片的双向贸易,开启了云贵战时手工业历程。在战时的机器生产大背景下,云贵地区相对落后的手工业重新发展起来,其在推动云贵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贵州“工业建设方始萌芽”,云南工业建设也“开始建立”,但其实质是“畸形的繁荣现象”,背后存在着进出口困难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秦汉市场经济较繁荣,商品丰富,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小农的农产品及家庭副业产品,二是私营手工业者生产的手工业产品,三是官营作坊生产的工业产品,四是周边各少数民族及外国输入的商品。而商品流通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相似文献   

10.
清中叶,开封的商品贸易高度繁荣。河南本土小说《歧路灯》中有大量关于清中叶社会经济风貌的描写,展现了当时开封贸易的全貌,诸如商业的发展、商业交通路线、商人经营行业等都有深入描写。小说中的客商在当时河南商业发展中占据主体地位,主要从事丝绸、当铺等贸易。本土商人实力较弱,主要从事药材和粮食贸易。会馆是客居异乡的商人进行社交的重要舞台,在经济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载体和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和井田制的崩溃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进而促动了商业的发展与繁荣 ,经商之潮风靡各国。究其因 ,与当时的社会变革、封建国家惠商政策的实行和统治阶级的鼓励、经商之道的指导有关。笔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都会多为财政收支中心 ,其消费功能明显强于生产功能。商品经济与封建自然经济相适应 ,是农本经济的补充。亦官亦商、手握大量资财的大商人受到统治者和民众的尊崇 ,而中小商人则是当时统治阶级限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明代苏州,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恢复与发展,城市日趋繁荣,不仅成为江南地区政治与军事中心,而且也成为全国的丝织业中心之一和商业大都会。在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激增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逐渐激化。如何加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成为统治集团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国民的生活方式、大众消费需求与习惯等均发生了巨大变革,加上外国资本输入与现代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得作为小农经济支柱之一的中国传统手工业之生存环境日渐艰难。徽墨业,中国典型的手工制造业之一,亦要面对如此状况,尤其要面对国民书写习惯发生变革,传统书写工具被取代等不利因素,力图在困境中求得发展。而作为徽墨最大的生产者,安徽胡氏家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抗逐步走向没落的局面。胡氏家族没有意识到徽墨已经由大众消费品转型为小众消费品,所采取措施中亦没有考虑到如何更好地为小众服务,因此无法与衰落之势抗衡。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手工业进行合作化改造。在此过程中除了为手工业提供必要的技术、资金、原料等方面的支持外,发生最大变化的是手工业的生产关系,国家取代以往众多的商人、工场主,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包买商”,试图以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来提高手工业的生产力,进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但合作化后期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揭示了只有在生产关系基本适应生产力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宋代浙东沿海的明州、温州和台州等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海外贸易发达,与高丽、日本、东南亚及西亚国家均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海外贸易的兴盛,极大地促进了沿海市镇商品生产和贸易经济的发展,引发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从而对该地区市镇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法国七月王朝经济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七月王朝时期以工业化为主题的国民经济发展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不仅体现为工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商业贸易日趋活跃、交通运输迅速进步、国民收入逐步提高以及生产技术出现飞跃,而且还直接推动了生产组织、贸易模式、金融机构、市场机制的演变与发展。金融资产阶级以特有的方式干预这个系统的动作,其影响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而波及到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中世纪中东经济的发展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世纪 ,中东出现过短时期的经济繁荣 :耕地面积和作物种植面积增加 ,农业技术有了创新 ,商业保持优势 ,纺织业、造纸业、玻璃制造业等手工行业得到发展。中东传统经济呈现如下特征 :其一、农、牧、商各业并重 ;其二、经济活动受伊斯兰教经济思想的支配 ;其三、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其四、总体上属于粗放经营、自给自足的经济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