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斯宏 《家庭科技》2011,(10):37-37
"暴露隐私"似乎成了现代人的一种"时尚心病",人们已经不满足把秘密写在日记本里给自己看,而是需要"受众"和"互动"。于是,一些以"晒秘密"为主题的网站应运而生。人们把自己的隐私或内心的秘密公布在网站上,并与陌生人一起分享和交流。"晒秘密"网站的风行让我们发现:我们心中的秘密也需要被分享。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人对陌生人感到害怕,觉得不认识的人很难沟通,很难讲得上话,所以"陌生拜访"成为销售行为中最困难的一项。事实上,只要胸襟开阔,不畏惧陌生人,陌生人也就不会拒你于千里之外。那就把陌生人当作今天开始认识的朋友吧。一个主管来拜托我,希望我替他打一个电话给一位业界大佬,询问一位离职员工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隐地 《家庭科技》2011,(3):11-11
在一个同学孩子的婚礼上,对面有位女士和我打招呼,拿起酒杯敬酒,并问我:"你还记得我吗?"我连忙拿起酒杯站起来回敬,"记得记得。"等我坐下,旁边同学问道:"那是谁?"我立刻脸露尴尬,"只是眼熟,但我记不起她的名字了。""那你怎么说记得记得?""一桌陌生人都看着我,如果我说不记得,不是会弄得她很窘吗?"  相似文献   

4.
运用翻译文化研究派、翻译中叙事重构和韦努迪的译者隐身论等理论,对译者的身份嬗变和身份定位研究表明,译者文化是从边缘走向中心、由隐蔽走向彰显,译者则从传统译论中的"隐身人""、奴仆""、模仿者"、"舌人"和"传声筒"成为了源语文本的"操纵者""、叛逆者""、征服者"、"改写者"和"吞噬者"。  相似文献   

5.
我国历史上用以表示国家通用语的名称不下十种。在过去一百年里,使用较多的主要有"国语""普通话""标准语""共同语""现代汉语(狭义)",等等。不过其中得到国家正式认可和有力支持的只有两种,即"国语"和"普通话"。前四十年大陆一直以"国语"为正式名称,后六十年则将"普通话"作为规范称谓。  相似文献   

6.
西方发展理论在其半个多世纪的演变中,大致经历了"发展经济学""现代化理论""依附论""世界体系论""新发展观"和"文明冲突论"等理论形态的更迭。当代西方发展理论演变的主要趋势是:从注重物的发展到强调人的发展;发展观念不断更新,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到社会发展、综合发展;从强调欧洲中心到主张发展道路多样化;重视发展负效应的探索。西方发展理论认为发展包含着三种核心价值——生存、自尊和自由,并从不同侧面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发展的含义。西方发展理论深入讨论了可持续发展及其基本原则。当代西方发展理论具有鲜明的"问题学"特征,拓展了发展问题的界域,但也走入误区,而且理论模式和观点不断更迭和争论,往往因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又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7.
董芳 《家庭科技》2013,(11):42-42
在我们的爱情中,一些有趣的现象可以通过心理学效应得到解释,如"为何初恋最难忘""为什么爱情受到的挫折越多,感情越深""为什么会网恋"等。第一面最重要:首因效应初次见面很重要,首因效应说的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彼此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挫折越多,感情越深: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由于双方是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  相似文献   

8.
冯雪冬 《理论界》2012,(1):128-131
汉语的"衣""裳""裙""裤"发展至今天的"衣裳""衣服""裙子""裤子"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文章在描写这一过程的同时,分析了早期的"衣""裤"的所指和义位,对"裳""裙""裤"之间的关系和"裙""裳"的历时演变进行了探讨,初步确定"衣裳""衣服""裙子""裤子"的产生时间,与《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在相应词条释义上作了商榷,在二典词条引例的基础上将其首现时代提前。  相似文献   

9.
道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资源,其所主张的"道法自然""贵柔守雌""万物齐一"为我们提供了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诉求的范本。研究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下的道家生态思想,对于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从"棚户区""违章建筑""城中村""廉租房"诸名词的不同含义入手,深入分析了我国的一个重大社会现实:一方面是房地产大开发,城市高楼林立,一方面是约两亿进了城的农民工一房难求。长期以来,我国城市政策的思路是,允许农民工作为劳动力进城打工,但不考虑他们如何安家,而是设想他们打工期间住单身工棚(集体宿舍),把家庭留在农村,不打工或打不动工就让他们回农村去。政策上不给他们提供保障性住房,昂贵的商品房他们又买不起,城镇也不允许他们自发搭建棚户。他们将何去何从?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父亲和母亲的婚姻是那种老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平淡得不能再平淡了。两个人生活了大半辈子,从不叫对方的名字,也不像过去那样叫对方为"孩儿他爸""孩儿他妈"。他们称呼对方为"哎",如果两人离得近,就是小声"哎";如果离得远,还会"哎"上好几遍,一遍比一遍大声,直到对方听到为止。"哎"了这么多年,他们从来没有说过一个"爱"字,更别说什么海誓山盟了。但在我看来,他们一直在无声地说着海誓山盟。  相似文献   

12.
吴鸣 《家庭科技》2014,(8):41-41
"干什么呢?""没干什么,随便看看。""今天看见一个人很像你。""呵呵。"两人的QQ聊天就此终止,本来想借这个话题联络一下感情,却因对方"呵呵"而惨淡收场,让人再也没有继续下去的欲望。那么,"呵呵"到底犯了什么错?"呵呵"烧起一把火人们在交流过程中,语言信息虽然占据重要地位,但还有多数信息是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调音量等非语言信息相互传达。而这些非语言信息,则是网络聊天无法表现的。  相似文献   

13.
综合 《家庭科技》2014,(12):8-9
民政部发布的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共有350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手续,比上年增长12.8%。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离婚率连续10年递增,且"80后""90后"夫妻成为离婚的"主力军"。 不同年代的不同婚姻观 对此,某媒体以不同年纪离婚人群为调查对象,就"如何看待离婚"问题做了一份问卷调查。问卷共3个选项,分别是"应慎重""无所谓""无奈离"。调查结果显示:"50后""60后"人群中选择"应慎重"的占99%,选择"无奈离"的占1%;"80后""90后"人群中选择"无奈离"的占52%,选择"无所谓"的占40%,选择"应谨慎"的占8%。在调查采访中,不同年代的人群说出了不同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变?什么是不变?首先我要对"变"做一个界定,"变"不仅是"突变""巨变",一夜之间的戏剧性变化,也可以是另外一种变法,即"演变""渐变""缓变"。后者可能更是常态,而巨变、一夜之间的变化不是常态,毕竟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渐变、缓变、演变。  相似文献   

15.
对"natural rights"的翻译,"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这两种译法各有利弊。被认为容易引起误解的"天""人""赋"三者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西方近代的人权理念的,而当代汉语中的"自然"一词不足以表达出西方近代人权观的神圣性和革命性。综合来看,"天赋人权"的译法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6.
悠然 《家庭科技》2010,(2):11-11
和陌生人交流别太热情 春节回家聚会多,老朋友聚会也会带上新朋友一起玩。有的朋友是那种“人来熟”的性格,见到陌生人就不停地跟对方说话,让人觉得有点絮叨。在与陌生人交流时,即使你很活泼外向,也要注意一些交往禁忌。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科学的人文学科如何可能陈炎抛开种种经济的、政治的、社会历史的原因不谈,人文学科的危机首先来源于其学理上的根据。我们知道,康德曾经发出过"纯粹数学如何可能?""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之类的疑问,并从其"批判哲学"的角度对这些科学的认识论前提进...  相似文献   

18.
案例"我女儿今年考上大学了,我们全家人都很高兴。但是学校在外地,我们很不放心。"一位母亲跟心理医生说。"您不放心什么?还有什么让您担心的事情吗?"医生问。那位母亲沉吟片刻后说:"我最担心她谈恋爱。她就要一个人去外地上大学了,现在好多年轻人一谈恋爱就住在一起。要是不成,女孩子不就被白占便宜了吗?""看得出来,您是一位细心的母亲。您女儿对谈恋爱是什么态度?""她表示不会谈恋爱,但谁知道呢?她拍毕业照时,还和几个男生单独合影呢。  相似文献   

19.
丁勇 《家庭科技》2016,(3):40-41
正永远不知道瓶子里装的是什么柜台上摆满各种各样高档品牌的烫、染、护发产品,瓶子上全部写着韩文、日文、英文,其实这些产品大多数不给客人用,基本都是摆设。即使客户使用了理发师推荐的"高级产品",也可能是普通的产品倒在了高级产品的瓶子里。比如包装盒是欧莱雅、施华蔻等一线品牌,但盒子里装的可能是价格在10元以下的杂牌甚至没有牌子的货,而一般人根本感觉不出来。  相似文献   

20.
《家庭科技》2011,(5):45-45
一个犹太商人走进纽约的一家银行,贷款部经理问:"请问先生有什么事吗?"犹太商人答:"我想借些钱。""好啊,你要借多少?""1美元。""只需要1美元?""不错,只借1美元。" "可以吗?""当然可以,只要有担保,再多点也无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