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视超光速源样品出发,对核主导系数与成束指标之间的关系,流量密度与红移之间的关系作了一定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核主导系数不仅是一个方向指示系数同时也是一个成束指示系数。并且核主导系数与亮温度均可作为成束指示系数;射电辐射被大大地放大了,而X射线辐射的放大效应却很小。 相似文献
2.
德福因果律的“理性”形态与“精神”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道德与幸福之间存在"二律背反",在西方哲学史上,道德与幸福的同一性理论有着两种典型的哲学形态:康德的"理性"形态,黑格尔的"精神"形态。虽然两者在话语形态、言说构架和体系构造方面表现出"理性"与"精神"的巨大差异,但在德性主义的价值取向上却是根本一致的。它们以哲学的魅力,建构起德福因果律的"理性世界"和"精神世界",表现出道德理想主义和道德乐观主义的深切人文精神,但却缺乏解释和批判生活世界的现实力量。也许正因为如此,幸福论的德福因果律才可能在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哲学发展中长期与之共生共眠。不过,这些并不是"理性"与"精神"的主体,更不是全部。准确地把握康德、黑格尔德性主义的德福因果律,有两个因素特别重要:其一,"理性"形态和"精神"形态在本质上是道德哲学形态,具体地说,是在道德哲学的视野下探讨道德与幸福的同一性。其二,康德、黑格尔德性主义的德福因果律的秘密和宏旨,正是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所宣示的那个著名的哲学信念:"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符合理性的。……哲学正是从这一信念出发来考察不论是精神世界或是自然世界的。"康德、黑格尔德性主义的德福因果律在理性世界和精神世界中不断向前推进所呈现的难以置疑和不可阻挡的理性力量和精神力量,一旦诉诸"现实必须符合理论"的哲学信念,便可转换为批判社会和建构文明合理性的深刻动力。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从相对价格角度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通常从供给方面理解的增长理论不同,本文从需求方面、特别是从相对价格角度解释经济增长。本文从企业、行业、封闭经济、开放经济等不同层次考察了经济增长的各个侧面,指出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式是生产者使市场需求曲线吉移,从而按更高的价格销售更多的数量。在需求扩张的背后是生产者的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贫困治理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过渡.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不是两个对立的问题,而是具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性.相对贫困的内部群体并非单一的,也存在自身经济状况具有难以提升顽固性的相对的绝对贫困群体,各类贫困群体之间相互作用.治理相对贫困需要对其本质进行分析,在继续强化物质保障的前提下,从教育支持、利益维护、心理完善等层面提出治理相对贫困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5.
广西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选择了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计算了 1 978~ 1 995年广西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极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 :(1 )广西的综合承载力始终处于超载状态 ;(2 )土地资源是广西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 ;(3)经济资源承载力有赶上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论东南亚的相对统一性与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指亚州东南部地区,在地理上,整个地区被山川、海洋分割,这种特性使东南亚难于出现大一流的政治局面。由于人种、民族、语言、宗教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又形成它的多样性。这些特征带来了东南亚各国发展的不平衡,并造成东南亚国家在经济制度、政治体制和文化类型上的纷繁复杂。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时序“矛盾”产生的原因,除作者创作思想及艺术手法的体现外,另一个大的方面就是因作者重写意而产生的结果。写意美学思想和曹雪芹的创作思想在这里是合拍的,正是由于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创作中一直贯穿着写意美学思想,才有意无意地造成了一些时序的“矛盾”,甚至地点的“矛盾”、人物年龄的“矛盾”以及其他一些“矛盾”等。 相似文献
8.
超文体,是指在诗歌的写作中打破传统的文体界限,把传统上认为是小说、散文或戏剧的手法运用到诗歌中,造成诗歌的文体模糊的现象.超文体从根本上讲,是对传统的文体惯例的反叛,是对文学体裁的现有模式的再认识.其中突破最大的是第三代诗人.超文体现象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激进主义的反叛精神.它所呈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系统上的反理性、反本质、反中心和诗歌上反庸俗的社会功能论和对诗歌的形式的关注的特征,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10.
法律原则对于统一公法学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统一公法的基本原则应当体现各部门公法之共性。各部门公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法的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冲突。有利相对方原则体现了各部门公法的共同规律,具有弥补规则不能适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与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分化重组进一步加大,从而弱势群体的范围和数量也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以此同时,弱势群体犯罪也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由于参照群体选择失当、社会纽带关系断裂、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广泛的社会排斥等因素,弱势群体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并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因此,应该对弱势群体增加社会支持、开展社会修复,培养该群体的社会归属感,并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从而有效防控弱势群体犯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相对资源承载力就是选取更大的参照区作为对比标准,来计算出研究区域的各类相对资源承载力.人口过多是河南省可持续发展中的首要问题;经济相对欠发达是河南省可持续发展中的又一重要问题;环境保护不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也是河南省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如何缩小与美国GDP相对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人类第一次在两代人的时间内使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后来美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实现了这个目标.中国在1978-2006年28年时间使人均GDP增长9.7倍,其人口规模远大于英国和美国的工业革命,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经济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结果是使中国从一个世界人口大国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GDP总量已居世界前列.在过去30年(指1975-2005年),中美之间的GDP总量相对差距在不断缩小.这反映了中国是一个典型的"经济追赶型"国家.中国经济增长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追赶美国,既要继续缩小与美国的相对差距,又要准备超过美国经济总量.通过改革开放,释放大国潜力,中国经济总量赶上和超过美国已经是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在制裁成本有所上升,制裁功效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美国为什么还如此频繁地实施对外经济制裁?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在区分相对获益和绝对获益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对外经济制裁获益过程的博弈分析和实证说明,最后得出获取相对收益是冷战后美国频繁地实施经济制裁的根本动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16.
相对剥夺理论与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机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相对剥夺是弱势群体的基本心理特征。古尔认为 ,相对剥夺是行动者对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不一致的认知。本文在古尔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指出了价值期待的来源主要包括参照群体、过去的生活条件和公平理念 ;并认为 ,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机制主要包括引导弱势群体选择合适的参照群体、帮助弱势群体正视现实和引导弱势群体树立正确的公平理念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带来了财富的增长,还伴有日渐加剧的政治腐败,英国经历了长时段的腐败治理过程。这当中,以政治核心制度的开放性改革奠定基础,以技术制度的竞争性建设进一步推进反腐的深入,再以法律作为制度保障,这三者的推进时序是理解英国反腐治理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智能时代,融合“数字化”与“智能化”双重特征的数智技术进步,催生了政府在农村相对贫困治理领域的新发展。本文从数字政府建设的分析视角出发,阐述了其赋能治理的三重内在逻辑,即区块链技术、平台建设及数字管理在促进治理透明化、高效化、精准化中所彰显的技术逻辑;有效整合各项社会制度及增强组织韧性所蕴含的制度逻辑;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治理理念所凸显的价值逻辑。此外,审视当前的治理现状,仍存在技术、组织、主体上的困境,制约着农村相对贫困治理进程。为此,通过持续发展数智技术,不断完善组织体系,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提高农民接受度,培育数字精英人才五个维度来促进数智赋能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是影响相对工资差距的两个重要因素,至于谁起决定性作用,学术界长期存在争论。由于国际贸易通过驱动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模式和技术进步源泉上存在显著差异,所以贸易和技术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本身并没有普适性结论,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到底主要由哪个因素引起并不是一个值得争论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证问题。未来研究的关键在于解决衡量国际贸易或技术进步的作用的方法和考虑不同国家具体情况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陈姝宏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11-13
行政权与行政相对方权利的关系问题是行政法的核心问题,将行政权与行政相对方权利作为一对范畴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法理学和行政法学意义.在把握二者的关系时,应以行政相对方权利为本位,即行政权来源于行政相对方权利、服务于行政相对方权利并从属于行政相对方权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