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黄瓜的生育期只需80—90天,秋黄瓜可以直接栽培,也可育苗移栽,露地或大棚生产。(1)整地稀种。在霜降前70天左右稀种。育苗移栽可提前7—10天进行。选地势较高。排灌条件好的地块,做成1.1米宽的畦,然后在畦面上按45厘米行距开两条沟。灌大水后把催出芽的黄瓜籽按30厘米株距贴2个,覆土2厘米,每亩保苗5000株左右。(2)苗期管理。秋黄瓜从播种  相似文献   

2.
夏季番茄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季延迟栽培的番茄,其苗期处于夏季,而结果期则处于温度日趋下降的秋冬季节。实践证明,选用适应性强、比较抗病、优质丰产的矮秧早熟品种,如鲁粉2号、津粉65、早丰、早魁等品种,较易获得成功。在病毒病发生较重的地区,也可以选用较抗病毒病的强力米寿、强丰、鲁粉1号、双抗2号、中杂4号等中晚熟品种,但要适期早播,定植后留2穗果及早打顶。选择三年内未种过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蔬菜,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生茬地作育苗畦;在病毒病严重的地区,育苗畦附近最好也没有黄瓜田。育苗畦作成宽1~1.5米的半高畦或易于排水的平畦,畦内施入充分…  相似文献   

3.
张犀忠 《小康生活》2002,(11):16-16
该葱是由日本实心葱的变异株,经系统选育而成。它优质高产、抗旱耐寒,冬季栽培,早春上市,每667米~2产5000千克,收获期正值大葱淡季,市场售价每千克1~2元,收入颇丰,值得栽植。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以育苗定植法述):(一)育苗。育苗适期为7月中旬到8月中旬。苗床选灌排方便,土质肥沃的沙质土或壤土。整地做畦,畦宽1.75米,长度不限。苗床每米~2施优质硫酸钾复合肥75克,优质农家肥7500克。精耕细耙后,浇水造墒,待水渗下后,将  相似文献   

4.
卢文祥 《小康生活》2003,(10):10-10
一、选种:选耐热抗病、耐涝的品种,如郑黄二号,夏青2号或津研2号等。二、整地、施肥:选择地势稍高,排水良好,较为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种植。浅耕20厘米,整平做畦。畦长8至10米,宽1.3米左右,高25至30厘米,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普钙50公斤,播前开沟深施,与土混匀。三、播种:一般在7月至9月初栽种,多采用催芽或干籽直播。如前茬腾地较晚,可育苗移栽。每畦栽2行,行距60至70厘米,株距25至30厘米,每亩3500—4000株。四、管理:播  相似文献   

5.
高举 《小康生活》2003,(2):41-42
花椒树适应性强,便于管理,荒坡地、路旁、田边、房前屋后均可栽植,不占用农田耕地,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优良经济树种。现将种植管理技术简介如下,供以参考。一、播种育苗 1、整地做畦于秋末到土壤封冻前,选择通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排灌能力良好的沙质土壤作为育苗地。亩施厩肥2000—3000公斤,  相似文献   

6.
利用塑料大棚可一年四季生产青豆芽,具有生长期短之优点,为菜农开避了一条致富之路。(一)棚内设计。生产畦以南北向为好,畦宽一般1米左右,埂宽0.2米。畦深6—7厘米。最好用砖建畦,畦底要硬实且趋近于水乎,畦长自定。(二)选种。可选用优良红豆(绿豆),红豆皮薄,发芽快,一般每公斤种子  相似文献   

7.
(一)小拱棚栽培法。拱棚结构简单。可以竹木为架材,扣盖0.06cm 厚聚氯乙烯薄膜。拱棚中心高度1m,作畦(垄或厢)栽培。南方多雨,宜高畦栽培:畦高23cm,畦沟宽33cm,畦基部宽84cm,畦面宽43cm。每畦栽两行,以20cm 的株距交叉栽植,每667m~2栽6000株左右,每棚覆盖两畦。北方可采用平畦栽培,畦宽可为1.5m,每畦栽植6行,株行距20×20cm。每棚覆盖一畦,南北棚向。南方一般在2  相似文献   

8.
水半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地、整地选择阳光充足,土肥,排灌方便的保水田种植,水田整地方法与水稻秧田相同。旱地栽培采用畦栽,无论在水田或旱地种植,都必须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如人粪尿、厩肥、绿肥和麸肥等。二、繁殖方法用块茎繁殖。(一)育苗。在头年收获时,选2-3分大小的,无病虫害的块茎作种用,选出的种茎待外表稍干后,放干燥通风处或与湿润的细砂混合贮藏。次年3-4月播种,苗圃地整地同大田,在平整的苗床上均匀播下种茎,浇上腐熟稀薄人畜粪尿作种肥,最后复土半寸左右,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时,7-12天幼苗陆续出土,每亩用种量1000-1100斤。育苗期管理:播后畦面…  相似文献   

9.
青蒜、番茄、棉花立体种植每亩可生产青蒜3000公斤、番茄3000—3500公斤,皮棉70—90公斤,产值8000元,纯收入6500元。(一)种植模式:每畦宽203厘米,畦面171厘米,走道32厘米。在171厘米畦面上,于当年8月下旬  相似文献   

10.
马甲剌又称马甲子、雄虎剌、铁篱笆、鸟不站等,属多年生多刺落叶灌木植物,其植株高达3米,挺拔直立,蘖枝丛生、重迭交错,浑身尖刺密布,人畜望而生畏,是围园防护的好材料。现将其育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育苗。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选取肥沃疏松地块作苗床,翻犁耕细后起畦。床土表面施一层农家肥,拌匀整平备用。将马甲刺种子曝晒一天,然后用  相似文献   

11.
塑料遮阳网栽培具有夏季能遮光降温,防止暴雨冲刷造成畦面板结,能保持土壤湿润和疏松,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冬季应用可保温防霜冻,并能防风、防雹;在蔬菜幼苗定植后的缓苗期,遮阳网覆盖地比露地地表温度可提高2℃左右。在炎夏用遮阳网又具有明显的降低土壤温度的作用,同时,有降低植株叶温的作用。所以蔬菜作物覆盖遮阳网后,出苗率和成苗率可比露地育苗提高20—60%。秧苗的叶片,茎粗、株高都优于露地育苗;夏季和冬季采用遮阳网覆盖栽培,一般能增产20—40%。夏季覆盖可使夏熟蔬菜延迟罢园,秋播蔬菜提早收获;冬季覆盖后可保持近地面的温度,防止霜…  相似文献   

12.
江苏连云港市岗埠农场四分场职工孙满军采用“电热毯”育苗法;承揽4万株洋香瓜瓜苗培育任务,短短一个月,0.4亩大棚获利5千元。今年二月初,孙满军在农技人员指导下,采用“电热毯”育苗法,在温室大棚内辟出深10厘米的22个苗畦,然后用稻壳和麦穰铺设畦底,厚  相似文献   

13.
板蓝根以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主治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等。其叶称大青叶,也供药用。产地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一)栽培方法。采用平畦种植板蓝根,整好2米宽的平畦。便于浇水,但浇水过多致使土壤板结,为排水畅通,可采用高平畦栽培。在整好的地面上做宽1.2—1.5米畦、15—20厘米高略呈龟背形的高平畦。畦与畦之间留30厘米宽的沟,下种后立即浇水。其他整地管理方法与平畦种植法相同。繁殖。板蓝根  相似文献   

14.
一、鸟害:危害葡萄的鸟类很多,常见的有乌春、白头翁、花喜鹊等,采用防鸟网保护,即用3cm×3cm 的聚氯乙烯鱼网直接扣在葡萄架上,设施栽培的可在裙膜部分围上鱼网,把鸟挡在网外啄不了葡萄。另外,果穗套袋亦能减少鸟类的啄食。二、草害:对于育苗圃,一般在春季整畦做垄后,地面均匀喷施48%氟乐灵100—120ml/亩或72%都尔100~150ml/亩,浅浅细耙后盖地膜,可确保3个月  相似文献   

15.
绿色豆芽一年四季均可生产、闲房、空地、温棚都可作场地,1公斤种豆可生产8—10公斤豆芽,生产周期为4-7天循环作业,其方法:1.建畦:畦以南北向为宜,建畦宽1米,埂宽0.3米,畦深6—8cm,以砖彻为佳,畦底整平压实。2.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镇兴隆村赵炳套,1998年利用阳畦先后种植芹菜、小红萝卜、黄瓜,每667平方米年收入8000元以上。(1)芹菜芹菜品种选用天津黄苗。于7月中旬播种育苗,播种量为每667平方米1千克。9月下旬定植,株行距为10厘米×10厘米,密度为每667平方米4万株。定植前,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圈肥6000千克、三元复合肥50千克作基肥。10上旬施缓苗肥,每667平方米施三元复合肥20千克,其栽培技术要点:尿素15千克。作畦时,每2米1带,畦面宽1.7米。在幼苗期,1—2天浇1次水,定植后浇缓苗水,进入旺盛生长期经常浇水,保持畦面湿润。害虫主要是蚜虫和菜青虫,可用…  相似文献   

17.
培育健壮秧苗,是夺取番茄稳产高产的重要一环。现将室内培育壮苗技术介绍如下。 一、室育与准备。为避免露地育苗的不良环境,可根据各地春栽番茄的早晚,在室内育苗,事先准备好室内育苗的苗箱和营养土。一米见方、高7厘米的一个木箱,可育苗3000株左右,营养土可选用过筛肥土70%和30%过筛农  相似文献   

18.
芝麻菜是近几年风靡日本、韩国的一种保健型稀特蔬菜,口感鲜嫩、营养丰富有浓郁的芝麻香气,抗盐碱、耐旱涝,耐寒抗热易于种植,其种植法:(一)整地。深耕晒土后作畦,畦面宽1.5m,畦沟宽40cm,深20—30cm。每667m~2畦面撒施腐熟猪、牛粪1500kg、复合肥50kg 作基肥。锄翻入土后,碎平畦面备播。(二)播种。在15℃—18℃条件下,从播种到收获只需30天左右。长江以  相似文献   

19.
大力推行间作套种,实行立体种植,扩大复种指数,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是使种植业由传统的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化的必由之路。山东省菏泽市农技推广中心,总结出五作五收高效种植的几种模式,现介绍如下,供农民朋友们选择。 (一)小麦、菠菜——西瓜、玉米——大白菜。秋种时整地,施肥,作畦,畦背宽0.7米.畦面宽1.8米。畦面种8行小麦,占地1.4米,中间留40厘米的套种行。畦肯作成凹型条畦.集沟中施优质圈肥1500公斤,75公斤过  相似文献   

20.
林远 《小康生活》1999,(3):17-17
(一)豆种选择。各种豆类均能在大棚里培育绿色豆芽。以红豆、黑豆为最佳。这两种豆作豆种抗病能力强,产量高,经济效益最理想。(二)备好苗床。一般畦宽1米,长度根据大棚大小而定。畦埂宽20厘米,畦面下挖5厘米左右。苗床作好以后,用防腐剂进行一次消毒。再在畦面上铺上一层2厘米厚的营养土,切勿踏压。然后在营养土上覆盖一层2—3厘米厚的细沙。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