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满族,是我们伟大祖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满文,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今天满文尽管在绝大多数满族人民中已经不复使用,但它的历史作用是不能低估的。本文试就满文的产生以及满文在清代东北史研究中的作用,谈一点粗浅看法。一满族的先人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古籍中所记的肃慎人。其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皆肃慎之后裔。女真,又称女直,来源于黑水靺鞨。黑水靺鞨是由隋唐时靺鞨族七部之一的黑水部发展而来。到五代时(十世纪初)始称黑水部人为女真。北宋末(十二世纪初)女真族完颜  相似文献   

2.
靺鞨族大氏所建立的渤海国,其族系,《新旧两唐书》说法不同. 旧书《渤海传》:“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新书《渤海传》:“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一称为高丽别种,一称为靺鞨附高丽者.金统??先生《渤海国志长编》卷十九《丛考》对此依违两可,他开始似乎倾向旧书的说法,但接着又说:“考粟末靺鞨为勿吉七部之一,居于长白山之北,高丽盛时盖已并而有之……高丽既亡,大氏一族迁于营州,后来李尽忠之乱,东渡辽水,保聚于东牟山,北即粟末故地,去大氏所居故地亦不远,其所治之民亦多仍粟末部之旧,故旧新两书皆以粟末靺鞨称之……总之,大氏一族初附于高丽,  相似文献   

3.
一、鹰路之战黑龙江是女真人的故乡,从很早的古代起,我国的女真人就劳动、生活在黑龙江流域。我国历史上的肃慎,挹娄、勿吉、靺鞨,都是女真人的先世。五代时,黑水靺鞨改称女真,散居在南起长白山,北到黑龙江的广大地区。十世纪以后,契丹人在我国北方兴起,建立了辽朝,整个黑龙江地区都处在辽朝统治范围之内。为了加强对女真人的统治,辽朝将一部分女真人南迁到辽阳一带,称作熟女真;居留在北方黑龙江地区的女真人,称作生女真。生女真分成许多部落,各部落社会很不平衡,其中在松花江中游到黑龙江下游地区分布有五个较大的部落,称作五国  相似文献   

4.
九世纪,唐帝国日益衰落,公元九○七年,唐朝灭亡。唐朝的衰弱和灭亡,在东北产生了很大影响。这段时期,契丹肆意侵掠掳夺,攻城略地,发展成强大的奴隶制帝国;而渤海国,则经过“中兴”时期的繁荣后,势力日衰,在失去唐朝庇护的情况下,无法控制和抵御契丹扩张。公元九二六年,契丹灭渤海,控制了东北。契丹统治集团建立东丹国统治渤海地区。不久又将东丹南迁。渤海遗民被迫迁徙、逃亡、离散,渤海文化遭到破坏、浩劫。然而,随着东丹国南迁,契丹对渤海的鄚颉、中京、东京以北地区以及黑水靺鞨诸地的控制大大消弱。显然东丹国南迁是契丹势力的一次大撤退,它为女真发展,靺鞨南下,及渤海人的  相似文献   

5.
靺鞨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部族,到隋唐时代已形成为七大部落联盟或部落集团,即白山、粟末、拂涅、伯咄、安车骨、号室、黑水等著名七部。其中"最处北方"的黑水靺鞨,曾趁高丽灭亡后其他诸部"奔散微弱"的时机,逐渐地南下西进,先后收容和接纳了如上诸部的残余势力而成功地入据那河(今第一松花江)上中游流域和牡丹江流域一带的安车骨、伯咄、拂涅诸部的故地,甚至于向邻近的达末娄、乌罗护、室韦诸部的地界进行蚕食和扩张,将其势力范围扩展到了今大兴安岭地区和松嫩平原一带,成为当时东北地区的又一新兴的强大政治军事势力,开始步入了其历史发展的全盛时代。  相似文献   

6.
靺鞨是6世纪中叶至10世纪初活跃在东北亚地区的一个古代部族,与古代中国和朝鲜半岛国家有着密切的互动与交往.但是,朝鲜半岛的第一部正史《三国史记》中有关“靺鞨”的记载,早于中国史书600年,引发了学界对“靺鞨”理解上的混乱,值得探讨.从历史地理方位以及相关记事来看,《三国史记》所载“靺鞨”并不是对某一民族的专指,而是对不同时期、不同部族的泛指.  相似文献   

7.
女真是我国古代的民族,出自隋唐黑水靺鞨,至辽代称为女真。公元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政权,国号金,二十余年间,灭辽亡北宋,成为统治北部中国的封建王朝,至“绍兴和议”以后,确定以淮河为界,与南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公元1234年被蒙古汗国所灭。 金朝统治北部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  相似文献   

8.
南北朝时期,入主三江平原的勿吉(沃沮)多次朝贡中原王朝,形成了一条自三江平原至和龙(今辽宁朝阳)的朝贡道。之后勿吉的活动地域进一步扩大至松花江上游,终形成了勿吉七部。唐朝政府通过设置黑水都督府,用以统辖黑水靺鞨并管控自渤海上京龙泉府而北的黑水靺鞨道。黑水都督府的建置是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实行羁縻统治、节制渤海国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将唐文化远播黑龙江中下游。渤海国则通过营州道和朝贡道,全面系统地吸收和引入了盛唐文明,使渤海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均呈现出与唐朝"疆里虽重海,书车本一家"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渤海国的政治归属,一直是中外学者瞩目的课题之一,而阐明渤海国和唐王朝的关系,则对确认渤海政权的性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就中外文献有关记载,对此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学者。 (一) 渤海乃粟末靺鞨所建。粟末靺鞨及其先人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从周秦起就生息繁衍在今松花江流域。在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开发祖国东北的悠久历史中,有着不可泯灭的功绩。隋唐时期,伴随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粟末靺鞨兴盛起来,并吸收其它各部,建立震国。至公  相似文献   

10.
赫哲族因分布地区不同,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自称,如“那乃”、“那贝”、“那尼傲”。名称虽异,但含意一样,“那”是“本地”、“当地”;“乃”、“贝”、“尼傲”则指“人”,合起来即“本地人”、“当地人”之意。另外,他们又有“赫真”、“奇楞”和“赫哲”等别称。解放后统一称之为赫哲族。赫哲族虽然形成较晚,但他们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从先秦的肃慎,到北魏的勿吉、隋唐的“黑水靺鞨”、辽金元明的女真,相延不绝,迄清初发展为赫哲族。女真人就是赫哲族的直系先人。  相似文献   

11.
渤海史是我们伟大祖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史册中的重要篇章。唐代渤海王国,是以靺鞨的粟末部人为主体,于公元698年到926年,在东北包括现在苏联沿海州的广大地区建立的地方封建政权。共二百二十九年。唐王朝在粟末靺鞨居地牡丹江流域置忽汗  相似文献   

12.
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满族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灿烂文化。早在唐代,满族先人靺鞨人就创造了“渤海文化”;在公元13、14世纪,满族先人女真人也曾创造金代女真文化;自清以来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满族文化是发展的鼎盛阶段。清代满族中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军事家、语言学家、文  相似文献   

13.
满族虽然在明代后期才正式形成,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夏、商、周时期的肃慎,是满族最早的先人。至汉、三国时期称挹娄。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又称秣揭。辽、宋、元、明时期再改称女真。因此,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是一脉相承的满族祖先。肃慎又作息慎或稷慎,多见于先秦的记载。最早生活在东北“不咸山”(即今长白山)北,东滨大海以及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即《山海经·海内东经》所记的:“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相似文献   

14.
渤海诸城考     
唐代靺鞨,先秦称肃慎,汉晋称挹娄。公元六九八年,(革末)(革曷)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公元七一三年,唐朝册封大祚荣为左饶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部为忽汗州,令祚荣兼都督。从此去靺鞨号,专称渤海。大祚荣死后,子大武艺不断向外扩展势力,此后疆土很大,南与新罗以泥河(朝鲜龙兴江)为界,东临日本海,西至契丹,辖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之地。直到公元九二六年始为辽国所灭。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与唐保持“朝贡”关系。渤海经常派人向唐朝学  相似文献   

15.
满族的祖先,原系黑龙江流域的女真人,在明朝时,分为建州、海西、东海三大部。其中建州女真发展最快,实力最强。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建州女真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率众在苏子河畔呼兰哈达兴建费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县旧老城)正式宣布“定国政”,申令诸部:凡有作乱、窃盗、欺诈等行为,悉行禁止。(《满洲实录》卷二)从此在女真各部中  相似文献   

16.
朝鲜司译院蒙古语教习活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司译院设有汉、蒙、倭、女真四学。蒙古字学是元世祖忽必烈时设立的蒙古语文学校。朝鲜世宗时的“蒙学”所习“帖儿月真”为八思巴字 ;朝鲜世宗时创“训民正音”文字与八思巴文有关。《蒙语老乞大》是朝鲜司译院“蒙学”部所用教习蒙古语的教科书之一。至中宗时期 ,司译院“蒙学”进入衰退阶段。  相似文献   

17.
《浙江学刊》1985年第4期,发表了季文一同志《<黑水党抗英纪闻>质疑》一文(以下简称季文),对《黑水党抗英纪闻》(以下简称《纪闻》)及其作者求我山人提出否定意见。季文认为“作者求我山人姓名不详”;“记事诸多失实”;“夸大了黑水党的活动事实及其作用”;使用了一些较为晚出的词汇,如“加强组织”、“领导”、“印度附庸军”、“帝国主义”等等。  相似文献   

18.
古黑水与古三危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黑水与古三危考扶永发《尚书·禹贡》中的黑水与三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数千年来众说纷纭,至今仍悬而未决,这里作一讨论。黑水一名在《禹贡》中曾三次出现:“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我以为“华阳黑水惟梁州”...  相似文献   

19.
蒙古族文字的创制与元代的翻译力量在十一、十二世纪期间,现今的蒙古草原及其周围,散布着不少大小游牧部落,在其中的蒙兀部(即蒙古部)把各部落统一之后,便统称为蒙古。蒙古孛儿只斤部的贵族铁木真在公元一二○六年建立起蒙古国,被各部尊为成吉斯汗。在此之前,蒙古各部未见有文字通行。蒙古勃兴之后,虽曾使用文字,然多借用自他族,并多行于其他各族,因地而异。宋人徐霆说:“鞑人本无字书,然今之所用,……行于回回者,则用回回字;……行于汉人、契丹、女真诸亡国者,则用汉字”。(《黑鞑事略》)清人赵翼又说:  相似文献   

20.
邱濬(明永乐十七年至弘治八年,公元1419—1495年)是明代中叶在经济思想方面最有成就的人物。他的经济思想集中于《大学衍义补》一书中。此书名义上是南宋真德秀《大学衍义》一书的补编,实际上却是不同性质的著作。《大学衍义》是一部宣扬道学思想的书,在经济思想方面无甚价值;《大学衍义补》则是一部专论治国平天下之道亦即经世之学的著作。史书称邱濬“以经济自负”,邱濬自己也说:“前书(指真著《大学衍义》)主于理,而此则主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