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方丹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50-52
小城镇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目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新背景下,要发展小城镇就必须解决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等一系列问题。就新形势下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分析小城镇的发展障碍,提出新背景下更快更好建设小城镇的相关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钱小利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52-56
发展小城镇对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作用。为此通过对合川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有利与不利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合川市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独具"城尾乡首"特质的小城镇是促进城乡社会经济交融的平台或基本点,将建设新农村与发展小城镇紧密结合起来是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取向,必将加速农村生产方式的非农化转型与生活方式的城镇化跨越。 相似文献
4.
陈荣昌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1):19-23
本文从剖析新农村建设中忽视小城镇发展的问题切入,论述了小城镇建设对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意义,并结合地方实际,提出了推进小城镇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赶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5):31-34
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大战略,是现阶段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现实选择.我国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面对的基本国情和现实问题是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今后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战略对策应建立健全城市化政策体系,按经济规律建设小城镇,强化政府职能,推进农业产业化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小红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76-7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大力加强小城镇的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减少农村人口,才能最终完成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7.
发展小城镇与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两个侧面,并行不悖,相互促进,都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以处于中部欠发达地区的江西省为例,就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借鉴赣州模式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9.
禹雪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3):21-23
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小城镇的战略地位逐步提升.当前,农村社会经济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面临的重大课题也赋予了小城镇发展的时代重任,加快城镇化进程成为21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了湖南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类小城镇发展的目标、模式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小城镇建设与供销社发展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益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它需要供销社担当搞活农村商品流通的重任 ,需要供销社运用新的流通组织形式与营销方式 ,开辟新的服务领域 ,按照城镇化要求建设现代化的农村市场体系。这正好为供销社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改进和发展小城镇需要从基础配套设施着手.以小城镇配套设施为研究对象,基于建制镇数据,从教育、医疗等方面选取相关指标,运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比研究各省配套设施水平、差异性以及各指标的关联度.结果显示,各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存在一定差异,显示出不均衡性,且各项指标都显著影响小城镇配套设施水平,经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小城镇发展.以期为今后特色小城镇相关研究奠定基础,为小城镇配套设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廖军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5)
美丽乡村建设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意义重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美丽乡村、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的乡村旅游具有全新的内涵与特征,即促进农村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幸福产业、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美化乡村环境的全新载体、树立民主管理理念的全新模式、传承乡村文化与农业文明的重要推手.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乡村旅游应坚持政府引导、规范管理,科学规划、力避盲目开发,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突显特色、打造精品,完善利益分配与调控机制、确保各方利益均衡,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乡村环境优美宜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是以城镇为重点的,体育的发展对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然而体育资金不足,观念及体制的落后严重影响着小城镇的发展,因此,应加大力度促进体育与小城镇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的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主要采用农工产品价格比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指标,对我国建国以来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统一的分析,得出了城乡集团力量对比影响发展战略的选择,不同的发展战略内生出不同的政策,政策的结果直接决定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一统一的分析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15.
从乡村振兴战略看农村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在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农村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下,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全新思维,是对长久以来制约中国社会现代化短板问题的集中关注,对有效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这一背景下,农村现代化与城镇化之间不再是过去此长彼消的相互关系,而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形成一种相互促进、互相推动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6.
唐卫青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2):151-155
根据湖北民族地区实地调查,结合当前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实际,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运用女性人类学的理论,分析随着改革开放,外出打工成为当今农村主要生活方式之后,农村妇女在稳定家庭和建设新农村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农村特别是民族地区,没有农村妇女的积极参与,就不会有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也不会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李传喜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4(5):1-9
集体化曾经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改造农村社会的尝试。但是作为集体化替代制度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分散经营模式在市场化、城镇化等多重因素冲击下陷入到了内卷化困境中,也促使走出人民公社集体化困境的农民又重新选择了集体化道路。这种再集体化与传统集体化相比,在表现形式、基本性质、发展基础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具有经济上的规模性、治理上的有效性、文化上的契合性等正向绩效。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再集体化必须要处理好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契约规制与农村人情关系、组织运行效率和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平衡,才能使再集体化获得长久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李海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66-169
现代农业是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河南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着资源紧缺、经营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农民素质不高等问题,应通过开发农业新技术、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产业化经营、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农民等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视阈下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有助于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乡村作为城镇化的一部分,辽宁省乡、镇数目多,涵盖全省大部分旅游资源,因此,如何合理发展乡村旅游,推进辽宁省城镇化进程是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新型城镇化与辽宁省乡村旅游之间存在协同促进及相互制约的作用,同时,结合辽宁省乡村旅游现状,提出辽宁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应扬长避短,通过科学规划,明确乡村旅游的重点地位。同时,从依托城镇化建设,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及塑造特色品牌等方面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