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在回族研究中进一步强化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对回族社会学的研究作了论述和分析 ;探讨了面向回族社会学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国栋 《民族研究》2004,(4):106-106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召开的“安多藏区藏族文化面向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于 7月 7日至 1 0日在兰州大学举行。来自北京、西藏、辽宁、四川、贵州、青海、甘肃等省市的 6 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以“安多藏区区域文化、游牧经济、社会变迁、旅游文化与现代化、藏传佛教文化、城镇化建设”为主题展开讨论。会议收到论文 4 6篇 ,提交的论文涉及历史、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十几个方面。此次学术研讨会为学者提供了一个进行学术交流、加强学术联系的平台。先后有 2 0余…  相似文献   

3.
藏族     
藏族藏族人口约460万,主要分布在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这里名山大川纵横排列,长江,黄河发源于此。藏族自称“博巴”。历史上人们曾对藏族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唐宋称“吐蕃”,元代称“吐蕃”,“西蕃”,明代称“西蕃”,清初称“图伯特”、“唐古特”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于藏族情歌所蕴含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信仰习俗、审美观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认为藏族情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它进行广泛、细致的研究 ,有利于我们对藏族民俗民风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藏族雪顿节     
如果缺少了一些独特的饮食,中国的许多传统佳节也就不成其为佳节了———至少,会少了许多乐趣和许多回味。就象月饼之于中秋或者粽子之于端午一样,没有了月饼和粽子,中秋还能叫中秋,端午还能算端午吗?而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有些节庆活动完全就是对本民族饮食文化的一种展示和演绎。通过端详这样的展示和演绎,我们或许可以触摸到蕴藏在饮食文化中的一个民族最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藏族曲艺     
藏族是一个歌舞的民族,几乎人人能歌能舞,不但在喜庆集会时歌舞,就是在日常生产活动中也要歌舞,借以增强劳动的节拍和减轻疲劳。这些,早已为大家略知或熟知了。然而,藏族中也有曲艺,并且还获得过文化部创作、演出一等奖,却是很少有人知道了。其实,藏族的曲艺是很丰富的,它历史悠久,流传很广,象汉族曲艺一样,是群众自己创作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财富。在这里,介绍几种给大家。  相似文献   

7.
藏族谚语     
百根柳条能扎笤帚, 五个手指能攥拳头。一根毛线织不成毡, 一棵松树成不了林。独木盖不成房屋, 一人成不了社会。石头虽小垒成山, 羊毛虽细织成毡。  相似文献   

8.
藏族棋艺     
美丽的甘南草原上,无论是市镇的街头巷尾,或村落向阳的场地,或牛羊觅食的草坡下,会看到一对或几对,甚至十几,几十个男女老少兴致勃勃地围在一起,在为别具风格的藏族棋艺助兴。下面介绍几种棋艺:  相似文献   

9.
藏族酥油茶     
如果你到藏胞家作客,热情的主人会首先捧给你一碗滚烫喷香的酥油茶。制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放在壶中煮熬、过滤,乘热将茶汤倒入特制的桶内,放入盐巴、酥油,然后用一根木棍在桶里上下捣动,使之融合而成。有的地区还放入花生米、核桃仁、芝麻等。藏胞一般是随做随喝,客人上门总要以此茶相待。喝时一手端碗、另一手二指托底,边喝边加,直到告辞时,才可一口而尽。  相似文献   

10.
“安多藏区藏族文化面向21世纪 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 中国藏区是由卫藏(西藏自治区)、康巴(四川甘孜州、西藏昌都地区、青海玉树州、云南迪庆州等)和安多(青海藏区、甘肃藏区和四川阿坝州等)三大藏语方言区构成的。安多藏区是中国藏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藏族文学传统诸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代诗歌、历史散文和传记文学为藏族古典小说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养分,它们两者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糌粑酥油茶 糌粑,藏语的意思为青稞炒面;酥油,是用牦牛乳提炼而成。酥油茶,则是藏族人民每天不可缺少的饮料。《中甸县志稿》中这样记载:藏胞一见酥油茶,“其胸中已有悦乐,若一入口,则其辛苦忧郁恐怖疑惑完全冰解,如饮甘露焉。”由此可见酥油茶与高原藏胞的生活关系是何等密切。糌粑和酥油茶是藏族的两道名食,因食用配套,故往往连在一起。糌粑酥油茶的制法:制糌粑:青稞炒香熟后磨成面,再与酥油茶汁拌和捏成团。制酥油:用牦牛乳除去奶渣,使油脂凝固成饼状。打酥油茶:取特制酥油筒,先放焙香成泥的核桃、芝麻、麻籽和酥油、…  相似文献   

13.
藏族的印刷     
根据保存下来的藏族历史书籍来看,明永乐以前,藏族地区是没有印刷工艺的。在元帝武宗海山年代,卫巴洛赛向·秋益西和菊登·日比热赤二人把西藏所有的甘珠尔和丹珠尔编纂起来,这便是第四次把藏区的这两部编纂成套,从而初步形成了甘珠尔和丹珠尔的完整的原文。在错普寺庙,在萨迦、阿巴、康区、蒙古等地区以及内地广泛流传的全都是手抄本。虽然早在松赞干布时期,藏族就已有能工巧匠随心所欲地在木壁或石壁上雕刻树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的竞争,乃是智力开发和人才培养的竞争。因此,一个民族的繁荣、兴旺和富裕,和该民族智力开发的程度及人才的多少有关。本文仅对藏族智力开发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一藏族的智力开发之所以有必要,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首先,这是藏族同胞社会化的需要。藏族同胞的社会化,指的是每一个藏胞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即自出生后接受和学习社会文化和现代行为模式的过程。众所周  相似文献   

15.
古代藏族卜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收藏在我国敦煌千佛洞中的古藏文文献中,有份七至九世纪吐蕃时期的卜辞手卷。这份卜辞手卷首尾均已残缺,保持比较完整的仅有三十首。每首卜辞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诗歌体的卜辞正文;第二部分是散文体的有关这首卜辞应验什么的解说。  相似文献   

16.
藏族祝赞词     
从古至今,藏族民众在喜庆的集会上祝颂,在生和死的仪式上祝颂,在出征打仗时祝颂,在凯旋归来时祝颂……祝赞词广泛地存在于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中创造的富有高原特色的精神财富。藏族祝赞词与藏民族信仰、民俗、仪式、节日等关系密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藏族祝赞词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简捷。祝赞词的吟诵表达了藏族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心愿:希望生活幸福美满,万事吉祥。  相似文献   

17.
比较社会学     
非传统比较和文化环境如果要研究民主而在印度和美国两种复合文化间进行人类学的比较,那么这种比较就具有两种特征:一是非传统性;二是有疑难性。说它是非传统的,是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它研究某种文化的全部领域。按照专家的一般学识来说,要想同时把握两种文化可能是力所不及的。如果把复合的、承载价值现象的两种文化的比较选定为民主,这个问题也就变成紊乱的  相似文献   

18.
华锐,意即英雄的部落。根据藏文文献记载,是很早以前居住在巴颜喀拉大雪山下的一个游牧部落。后来,这个部落在酋长的率领下,赶着牛羊、驮着帐篷炊具,来到了水盛草茂。气候适宜的大通河两岸。即以现在甘肃的天祝县为主,包括青海的互助、门源二县之藏族。该部落的风俗习惯,是有其独特之处的。 华锐藏族在历史上纯粹经营牧业,逐水草而牧。很少有固定的土木房屋,一般都住乌龟壳形的黑褐色帐逢“日瓦”。帐篷里面右侧铺上一层便麻、香柴,上面铺上毛毡,让家中的老人和客人住。家中的年轻人、妇女、小孩在帐篷内左侧搭铺,一般铺牛羊皮。帐篷中间,用三块石头或砌上简单锅  相似文献   

19.
藏族和茶     
一藏族饮茶历史简介 (一)茶在吐蕃王朝前后的发展茶是人类的最佳饮料之一,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种植茶树,流行喝茶的国家就更多了。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发现并饮茶最早的国家.茶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相传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开始饮茶了。生息在占我国土地六分之一的青藏高原上以藏族为主体,包括门巴族、土族、蒙族、祁连山北麓的裕固族、珞巴族等各族人民,早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据有文字记载,藏族的茶史已有1500年左右.藏族民间传说,在公元纪年以后,吐蕃居  相似文献   

20.
将酥油和沱茶、食盐,掺入研细的花生米、核桃仁、芝麻仁等等,放入高约一公尺、直径五六寸的木桶里,冲进开水,然后用顶端镶着圆板的木杆在桶里上下搅动,使之融合而成。此茶滚烫喷香,浓郁的茶味被酥油香和食盐的咸味中和,清醇润口,爽身怡神,还是待客的必要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