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三月底,湖北省边远大山区——鹤峰县土家族副县级退休干部李建川收到了世界书画艺术名人资格审定委员会的函件,通过中国、加拿大、新加坡等16个国家在世界上有影响的杰出艺术团体共同审定,他正式被世界书画艺术名人资格审定委员会授予"世界书画艺术名人"荣誉称号。这是李建川先后获得"国际华人书法艺术家"、"世界高级硬笔书法家"、"中国当代老年书法家"等荣誉称号之后的又一次最高荣誉。李建川书法作品获奖的档次、次数、入编中外辞书等诸多殊荣,目前在湖北省也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2.
"主权民主"作为普京时期政治体制的特征,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主权民主"是由"可控民主"发展而来,普京自2000年上台以来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国家政权,加强总统权威,对民主加以约束的措施,他的这一执政方式被俄罗斯学者解读为"可控民主".1993年俄罗斯联邦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可控民主"的诞生.两者实质是相同的,都是总统集权,使总统权力凌驾于其他社会权力之上,成为民主的操控者.而"主权民主"是俄罗斯政府对"可控民主"的新阐发.2005年普京在致联邦会议的第六次国情咨文中发表了自己的民主观,意味着俄罗斯从"可控民主"转向"主权民主".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22日,在山东省临沂市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村长”论坛会上,湖北省武当山特区八仙观村党支部书记王富国接过会旗,获得承办2012年全国“村长”论坛活动资格.同时,他还荣获“2011十大杰出村官”奖,成为湖北省惟一获此殊荣的村官.  相似文献   

4.
阿兰·邓迪斯与理查德·鲍曼都是蜚声国际的美国民俗学家,都非常重视"民俗的意义"的阐释工作,然而,他们的理论观念与研究方法截然不同.他们之间关于"民俗的社会基础"、"情境"以及"宏大理论"的学术论争全面地反映了两种民俗学思想之间的分歧,形成了目前国际民俗学界两种竞争性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族学的百年回顾与新时代的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学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了.这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旧中国时代的民族学、新中国前期的民族学和新时期(1978~2008)以来的民族学.在旧中国时代,中国的民族学界主要依托于西方各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在几十所大学开设了民族学人类学课程.到了新中国前期的20世纪50年代,中国民族学界又成为苏维埃民族学派的一支,曾为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作出卓越贡献,并为新中国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新时期以来,在与西方学术界完全断绝来往30年之后,中国民族学界再次融入国际学术界,成为国际民族学界的一员.经过近30年的努力,它已全面开放,不再自囿于某一学派或观点,并已初步自立门户,在学术上已形成了自己的本土化特点,一个中国民族学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历史功能学派已初现端倪.新时期以前,民族学曾先后被称为"资产阶级学科"和"修正主义学科"而被撤销.近30年,是中国民族学学科发展最迅速,也是成果最丰富的时期.这30年的学科发展可以再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恢复与重建时期;20世纪90年代的初步发展与研究领域的拓展时期;2000年以后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6.
在2002年7月于北京召开的中国民俗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青年民俗学家陈华文教授被大家推选为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作为一名刚过完43岁生日,且工作单位又远离中心城市的民俗学家,陈华文荣任这一学术职务,是众望所归,这既是中国民俗学界对他从事民俗学研究和教学二十多年来所取得的优异成绩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  相似文献   

7.
现在尚难以想象我们能够为各个时代编制一套完整的资料书目,或者就某项文明内容沿时代的线索而追述.因此,我选择了一种既是同时性而又是惯时性的办法,使我们的视线从一个时代游移到另一个时代. --石泰安<西藏的文明>1962年第一版序言[1]石泰安(Rolf Alfred Stein,1911~1999),当代法国最有权威的藏学家之一,也是少有的几位既精通汉语,又能熟练运用藏文史料的法国藏学家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便开始了对包括锡金在内的喜玛拉雅山麓的考察,并撰写如<西藏民间史诗>、<弭药与西夏>,<汉藏走廊的羌族>、<喇嘛教>等研究论著.1959年达赖喇嘛流亡国外之后,西藏问题变得尤为敏感,同为学人的黎吉生借此活跃于国际政治的舞台,并要石氏与之"同台共舞".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民俗学会和内蒙古师范大学联合召开的“内蒙古民俗学会第三届代表大会暨第六次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8月 2 7日在呼和浩特召开。参加本次大会的贵宾有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央民族大学陶立 教授 ,甘肃省民俗学会会长、西北民族学院郝苏民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研究所副所长斯琴孟克副研究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陈中永、副校长初志壮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宝力格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了国际民俗学家协会最高资格会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辽宁大学乌丙安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满都呼教授…  相似文献   

9.
绿色城市建设是城市活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要求,面对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交通、生态、环境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洲开展了绿色城市主义实践,"绿色城市"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里约+20"峰会的召开使"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绿色经济模式"成为了国际社会广泛讨论的议题,让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绿色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和城镇化的重要结合点,正在引起各地的高度重视,先后提出要建设"绿色城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溯与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国苗族社会中"蚩尤热"兴起的过程及背景,对蚩尤与苗族的渊源关系的历史形成过程进行了若干回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苗族知识分子为中心推动的"苗学研究"和苗族民族认同意识重构之间的关系.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苗族社会中兴起的"蚩尤崇拜",事实上是从"他者"叙事到"自我"内化的一种转变,是凝聚苗族民族认同意识最为核心的"受难者记忆"进行重构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大路坪村是一个"森林中的农庄",四周树木郁郁葱葱,远远望去一座座漂亮的民居和谐地点缀在山水间.这个只有400多人的小村庄,曾荣获多项殊荣,被湖北省委办公厅表彰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被湖北省住建厅命名为"宜居村庄",被湖北省爱国卫生运动会表彰为"省级卫生村".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发明>一书是1983年由英国著名的近代史学家霍布斯鲍姆与非洲史专家兰格合编的论文集.全书的七篇论文都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杂志<过去与现在>研讨会上的结晶,由霍布斯鲍姆与五位英美学者共同撰写,通过考察在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主要是英国)及其殖民地的历史中建构传统的种种情形,提出了一个"颇具激发力"的观点:那些表面看来或者声称是古老的"传统"其实是19世纪末与20世纪的-种"发明"或‘生产".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部被誉为“一部长诗介绍了一个民族”的经典作品——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它一问世,就立即轰动了全国,先后被《人民文学》等4家刊物发表,人民文学出版社等4家出版社出版;并被译为8国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同时,还被改编为电影、舞剧、京剧等,在国内外放映和演出。当历史的脚步进入21世纪的门槛,中国文坛对20世纪的文学进行回顾时,《阿诗玛》当之无愧地被列为“20世纪中国百年百部文学经典作品”之一。这时,人们的目光再次移向《阿诗玛》搜集整理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著名民俗学家杨知勇。  相似文献   

14.
<正>编者按:2013年是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社会各界都在纪念。钟敬文先生是我国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是创建中国民俗学派的学术大师,是创立中国民俗学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代宗师,被国际学界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钟先生也是传承中国优秀文学遗产的文化巨匠,在诗歌、散文和文艺批评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著作等身,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后10年,回族穆斯林民间报刊大量出现成为一种十分醒目的文化现象,其中以兰州市回族穆斯林民间创办的<开拓>杂志持续办刊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民间社会影响最深,成为这一文化现象的一个突兀的"符号".本文通过对这一文化现象的透视,认为这一凸现在改革开放社会大背景上的文化现象是回族穆斯林之文化自觉与精神渴望的必然结果.同时,这一文化现象作为应合大社会变迁的滥觞于民间的文化自觉运动,又成为20世纪末回族穆斯林文化振兴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啊这位台湾学者真像马克思!1994年11月,我出席在江西上饶召开的民俗与民俗旅游国际学术研讨会,当会议主持人向与会者介绍台湾民俗学家、台湾民俗学会90岁娄子匡会长的代表、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范仲淹第30代孙范增平先生时,人们不禁惊讶地喊道.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类学在重建后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仿佛依然"孤悬"在国际人类学界之外,未能真正"与国际接轨".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没有抓住西方人类学的核心问题,对其认识不足、把握不透所至."自我"和"他者"问题作为人类学发展的灵魂,激励了一代代西方人类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探索和反思,将该学科一步步地向前推进.采用"自我"和"他者"的视角重新认识和把握西方人类学发展史,有利于更好的理解该学科的本质,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为中国人类学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过去,中国民俗界一直偏重从民俗角度来看待丧葬活动而忽略了其亦是社会活动中的一种仪式或仪礼.本文以罗城县仫佬族丧葬活动为研究对象,试图用盖尼普等西方民俗学家提出的"过渡仪式"理论来分析其结构、特征及所产生的仪式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松石,广西容县人,生于1900年11月13日,终于1999年6月14日.是与20世纪同行的知名教育工作者、神学工作者、民族历史学者.徐松石自称"属客家族.远代祖先,世居广东蕉岭县"."明末清初,先人的一位,迁居于广东肇庆府新兴县".清康熙十二年(1673),新兴徐氏族人的一支,落籍于广西容县,为容县徐氏始祖.传至徐松石为第10世.徐松石的父亲徐玉其,是清代秀才,曾留学日本,"得新空气之先".壮年时在梧州经商,常常奔走于梧州、广州、港澳等地.母亲甘淑慈,祖籍广西容县.徐松石出生于广州,幼年时曾在家乡广西容县及香港读书.1915年,徐松石15岁时,只身自香港到上海求学.次年考入沪江大学预科,1918年升入沪江大学本科,就读于社会教育系,1922年毕业.  相似文献   

20.
王朔是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涉猎文学创作、影视创作与文艺批评,在20世纪末的文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也成为文艺界近年来关注的一个焦点,从而形成一种有趣的"王朔现象".王朔现象是和一个时代联系在一起的,是我们进入八九十年代的文学叙述无法绕开的主要文学、文化现象.针对王朔及其创作评论界可谓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