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进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农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农民自身的现代化。完善农业信息化体系的进程中,需要加强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农业信息资源采集、准确度、及时性以及网络资源优化等方面的监督与指导作用。农业现代化的宗旨是农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与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农业要参与世界市场大循环就必须改变落后面貌。而信息化就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跃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信息化可以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全面改造和提升了西部传统农业。促进西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现代化转变。信息化使西部农村的信息流、物流、知识流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跃发展。利用信息平台对农民实施全面的农业现代科技知识培训伞面提升西北农民素质,完成西北农业向农业现代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密不可分,结合黑龙江省省情从研究农业信息化如何带动我省农业产业化;我省农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我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建设的基本思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发展农民土地股份合作制,推动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应当是信息化建设的重心。  相似文献   

5.
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世纪新阶段,信息化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在推进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为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应因地制宜,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化中的主导作用;重视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提高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水平;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强化网络的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信息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最新成果 ,发挥后发优势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加快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 ,必须遵循农业和信息发展的共同规律 ,与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紧密结合 ,寻求多种途径 ,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农业信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农业现代化走向农业信息化、由现代农业走向信息农业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农业信息化为题,探讨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原因,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对策建议,提出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改造是发展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前提,分步骤分区域逐步实施是发展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关键,以及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信息产业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湘西自治州农业信息化成就、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信息化浪潮的兴起,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对农业各领域都具有巨大的潜在效益,因此必须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进程,满足农民的信息化服务需求,拓展农业信息化的服务内容。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对湘西自治州农业信息化服务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分析了该自治州农业信息化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信息化的步伐,研究了农业信息化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意义,农业信息化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认为通过政府投入,建立健全农村信息网络;构建农村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创新信息服务模式,推动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是推动农业信息化的主要途径。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培养农村信息人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福建省的农村农业信息化现状出发,理清农村农业信息化的变革思路,设计出福建农村农业信息云结构图,以其中的个件级标识为例,提出福建"四农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设想。要发挥和加强政府的职能作用、创新农业信息化管理体制、加快培养复合型农业信息化人才和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等。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能够鼓励创造系知识产权制度功能的通常解说,该说法及其依据的历史素材之间存在循环论证的嫌疑。事实上,经由不同价值导向进行的历史阐释呈现出更加丰富的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历程,揭示出鼓励创造说极有可能是一种倒果为因的立法策略。横向比较古代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萌芽及受阻的过程,将发现强大的利益诉求与社会认可而非鼓励创造的期待是形成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原因,进而澄清制度功能并非价值诠释,而是事实描述这一基本问题。知识产权最重要的制度功能在于为作品、发明、商标这些信息提供市场化的制度环境,在不同的社会主体之间分配基于这些信息产生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是一种有价值的经济资源,具有某种优化资源配置的信号传递功能,增加决策的科学性,降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当前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很高,社会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度低、会计信息消费需求不足。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背后的产权问题是症结所在。文章从产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会计信息消费的供求矛盾,提出新的由管制当局和企业各产权主体参加的新的制度安排来解决会计信息消费不足的问题,提高会计信息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为从理论上探索提高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运行效率的途径,运用产权理论和相关文献分析了个人账户低效运行的根源。分析认为,导致个人账户低效运行的主要原因是产权界限模糊和产权制度缺失。分析结果表明,提高个人账户运行效率的关键在于规范的产权制度和健全的管理体制,其中包括:明确界定个人账户产权的私有属性,发挥产权的效率功能;加强产权立法建设,维护缴费者私人财产权益;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分账管理,保障个人账户产权安全;充分披露个人账户信息,防止产权分割重组中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4.
信息产权是信息所有人或其他信息权利人对相关信息在采集、使用、转让、存储、修改等活动中所享有的人身权与财产权.作为信息时代新型权利形态,信息产权与传统物权及知识产权存在密切联系,又有清晰的界限.我国信息产权制度的逐步确立、充实与完善,将有效地避免、化解信息社会中的利益冲突,有利于建立起信息社会基本的利益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15.
从产权经济学角度对会计信息的产权属性进行分析,把会计信息的产权主体定位为所有的信息使用者,认为会计信息的产权主体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不同产权主体之间为有利于自身的信息进行博弈,可靠性和相关性孰轻孰重取决于各方在博弈中的力量对比。最后,文章提出重构会计信息市场、实现可靠性和相关性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个人信息财产权与人格权的关系,目前学界有"一元论"和"二元论"两种不同观点。个人信息财产权具有可转让性,与人格权的人身专属性有明显区别,应当独立确认个人信息财产权。个人信息财产权可以独立行使,形成"个人信息人格权-个人信息财产权-个人信息使用权"的权利层次,有利于保障个人信息商业利用行为中各权利人合法利益的实现。不同类型个人信息对人格的"外在性"意义不同,对个人信息财产权进行独立保护,有利于真正实现人格尊严保护与信息自由的价值平衡。因此,只有对个人信息财产权采取独立确认、独立行使、独立保护的二元模式,才能保障个人信息通过市场进行最有效率地配置,促进信息时代个人信息商业利用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保障。我国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需要大力改进和完善,特别是应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在企业层面,则应建立与其技术创新特色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8.
针对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小波基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性和函数变化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模型,并在最小均方能量准则下,采用相应的共轭梯度学习算法求解小波函数的尺度和时延参数,以及小波网络的权值。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用于信息系统综合评价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为信息系统的评价研究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信息、知识产权与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处理技术与信息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信息覆盖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信息产权的核心仍旧是知识产权。为促使产业界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立法部门更加重视信息立法以使上层建筑符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信息、信息产权及其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将有助于打好中国制订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论会计信息的产权及其残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权是用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受益、如何受损,以及他们之间如何进行补偿的规则。由于会计信息能够引起人们之间的受益或受损关系,运用“经济后果观”可以分析得出会计信息也具有产权属性的结论。目前的会计信息产权有两种所有制结构,但在这两种所有制结构下会计信息的产权是残缺的,而残缺的产权不具有内在化外部性的激励,因此会计信息具有外部性。应尽量消弭会计信息产权的残缺,使会计信息产权完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