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权利和义务,实谓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从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性质和特征分析入手,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承包方的法定权利和约定权利,阐明了承包方的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通过上述研究,以便理清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权利和义务,更好地维护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承包方合法权益,达到真正“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权利伦理学和人权伦理学的价值谱系中,食品安全权因其与生命权、发展权以及健康权、怯弱权等的密切关系而有其既基础、本源又核心、根本的价值意义。作为一种集法律权利和道德权利于一体的基本人权,食品安全权既是一种源自人最内在、最常见和最基本的人权,也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价值诉求和社会所需要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关怀。生而为人必然具有对生命的珍重、对健康的珍惜,此则构成人最为内在亦最为强烈的生命权和健康权,而生命本身和健康的脆弱性又使人产生了与生命权和健康权相契合的怯弱权。生命权、健康权、怯弱权内在地要求食品安全权。尊重和保护公民的食品安全权既是生命权的价值诉求,也是怯弱权和健康权的集中表现。食品安全权因其特有的基础性、本原性权利诉求和价值追求必然成为当代权利伦理学和人权伦理学以及人本主义伦理学、人道主义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价值大厦的“拱心石”和“顶梁柱”。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法制建设的需要,一种新兴权利即公民对法律文件审查的启动权呼之欲出。公民启动权是公民防止立法权侵权的权利救济的需要,是公民权利制约立法权和监督权的需要,是公民在新的形势下直接民主参与的要求,同时,公民启动权也有利于法律文件的监督机关更集中地对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公民启动权在宪法上有一定的依据,在实践中也有初步的尝试,因此,赋予公民启动权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当然,公民启动权属于公法上的权利,需要法律的明确赋予。同时,要使公民启动权能得到切实的行使,必须改革现行的启动受理体制,实行自下而上的受理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4.
费希特认为,由夫妻之婚姻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组成的家庭关系是高于权利法则的自然和道德法则所建立和规定的,它是一种自然关系、道德关系,而不是权利关系。因此,在家庭内部关系中不存在权利和义务,家庭权利或婚姻权利是夫妻作为一个统一的权利主体之权利相对于其他权利主体及其权利而言的。同时,在家庭关系上,国家及其法律仅具有消极功能,不得干涉家庭之夫妻生活、教养孩子等内部事务,但国家为了自身的存在,根据公民契约有权利和义务保障一切有利于家庭关系和家庭权利健康发展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5.
税收与国家是密不可分的,从而国家就成了我们深入理解税收的最佳途径。对国家的认识不同,对税收及其彰显的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关系的认识也就不同。作为两种典型的国家观,马克思主义强调国家权力的重要作用,造成了税收中权力与权利的分离局面;而社会契约论则给予个人权利以崇高地位,形成了税收中权力与权利的统一格局。  相似文献   

6.
从西方和中国两个角度探讨权利的语义来源,在其基础上分析传统权利概念诠释之弊端,提出权利的解释应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权利效力的三种渊源——道德、习惯和法律,认为是先有道德权利、习惯权利后再有法律权利。在论证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基础上,提出是公民权利产生国家权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对国家而言,职能行使的基础是物质财富,而物质财富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国家税收;对纳税人而言,合法的物质财富是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国家征税,公民纳税,这是一对永远都消除不了的社会矛盾。随着法制的发展和社会权利意识的觉醒,纳税人对自身权利愈益珍视,税权和纳税人权利的冲突也愈益加剧,这必然影响到社会资源配置模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也必然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因此,如何协调好税权与纳税人权利的关系,是决策者们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形象权作为一个新型民事权利,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随着形象经济的发展,形象权与其他标识性权利冲突日益明显。我国立法关于如何解决此权利冲突的规定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之处,亟待改进。本文通过剖析形象商品化中权利冲突的产生的原因和实质,提出解决冲突的适度保护在先权利、人身权优位、避免混淆和误认、禁止权利滥用和兼顾效益五大原则。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权思想的发展,公民的性权利意识逐渐增强,性已脱离婚姻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受此影响,传统婚姻制度承担的性爱功能开始弱化,配偶同居权在法律上的意义已变得十分模糊。目前法律对夫妻间因性冲突引发的纠纷尚无明确的处理规则。配偶同居权与性自主权冲突的本质是法律价值上的冲突,解决冲突不仅需要进行价值衡量,以确定权利保护的正当性、优先性,而且应当遵循以下处理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构建权利位阶原则和个案利益衡量原则。  相似文献   

10.
法律权利,或为“允许”规范的直接意义,或为“命令”或“禁止”规范的间接意义。“允许”规范所规定的法律权利一般被称为“强允许”或“积极允许”;与之相对的是“弱允许”或“消极允许”。“弱允许”不具有法律意义,属法律不作评价或不干涉的自由或权利;具有法律权利意义的“强允许”只有与相关的禁止或命令规定相结合才能使法律权利名符其实。“乞讨权”有“弱允许”和“强允许”两种存在形态,前者不是法律权利。  相似文献   

11.
欧洲法院的被遗忘权判决实际上赋予了个人从互联网上撤回、删除个人信息的权利,本质上是隐私权在网络空间中的拓展。“被遗忘权”引发了学术界的极大争论,支持者认为被遗忘权有助于实现个人信息自主,反对者认为被遗忘权有可能威胁言论自由。对被遗忘权的利弊考量应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制度背后的产业利益进行评判。事实上,被遗忘权虽与言论自由有所冲突,但可以通过权利限制机制和利益平衡原则调和。就法律构造而言,被遗忘权主体应当涵盖公众人物,义务主体则应包括网络搜索引擎服务商和网络内容提供商,同时,应构建被遗忘权的权利限制机制。对被遗忘权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中国个人数据保护制度的革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13.
互联网时代,数据呈现出个体价值与公共价值的双重属性,各价值维度间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愈演愈烈。单向信息控制权的权利表象之下,被遗忘权背后蕴含着宏观社会利益判断,契合了数据自由流动的趋势。被遗忘权除发挥法律权利价值外,更是信息技术空间中各国信息主权争夺的推手、利益博弈的延伸。作为一种迥异于传统集中模式的分散式规制手段,被遗忘权预设了专断的监管与审查逻辑,运作逻辑有违自由理念。但其与言论自由的冲突并非不可调和,二者博弈始终围绕公益与私益的平衡,存在价值理念的交集。比例原则可作为被遗忘权与言论自由动态平衡的可行路径。被遗忘权本质为兼具实用性与调适性的利益权衡框架,并非问题的终结状态。我国存在被遗忘权制度构建的现实土壤,若将其本土化,值得引入的是其冲突解决功能,而非价值偏好。  相似文献   

14.
在评析宏观调控权理论现状的基础上,对宏观调控权的界定进行解剖式分析.在法治化背景下,不应将宏观调控权单纯理解为一种国家权力,主张将宏观调控权力作为国家享有的权利的标的来理解,即宏观调控权力权利化.  相似文献   

15.
个人信息查阅权是数字时代矫正信息主体和信息处理者之间不对等状态的重要权利,其法理基础可以追溯到信息自决理论、正当程序原则和权力不对称关系理论。在个人信息权利束中,个人信息查阅权处于基础性地位,是更正补充、删除权等的行使前提。然而在实践中,由于权利实践成本过高、身份验证存在泄露风险、权利客体范围仍不明确以及权利行使的负外部性导致个人信息查阅权的实现存在困境。以信义义务为保护框架,结合正当程序原则,个人信息查阅权是集法律维度与技术维度于一体的重要矫正工具,其实现应以“多方参与、协同合作”为理念,共同推进权利的实现。具体而言,信息查阅权可通过系统设计增强其可操作性,通过对信息查阅权的行使方式、行使期限以及权利限制等进行细化,保障权利实现的可操作性,以期从根本上保证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公民社会权与权利救济模式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保障公民社会权,针对公民社会权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公民社会权以及权利救济的相关理论,对公民社会权与权利救济模式结合的可操作性进行分析。分析认为,这种结合不仅有利于权利救济模式的建立健全,而且更主要的是有益于公民社会权理论的充实完善、法治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公民社会权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7.
领土权是现代国家的构成性要素之一,也是现代国际关系的制度性前提.政治理论学者一般认为,领土权包括施行管辖、享有资源、控制边境以及阻止分离等一系列权利,而且在管辖权之上存在一种赋予或调整管辖权的元管辖权.但具体来看,国家施行管辖的权利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管辖人员和管辖资源两项相互独立的权利,享有资源的权利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资...  相似文献   

18.
权利的保护要建立在权利细分研究的基础上。以农民新市民的概念界定与权利解析为切入点,分析农民新市民法律权利保护缺失的原因:新市民民主诉权缺失、人身损害受偿权差别对待、劳动权益缺失、社会保障权益缺位、新市民子女教育权缺损。据此提出农民新市民权利保护的法律对策建议:保障新市民平等的民主诉求权利,保障新市民平等的劳动权利,保障农民新市民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保障新市民的公平教育权利,努力实现对农民新市民各项权益的法律综合保障。  相似文献   

19.
人类处于一个权利的时代,权利的觉醒给当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带来了原动力。多数学者提出了强化权利意识的观点。笔者认为尽管强化权利意识在“矫枉过正”的意义上有其多方面的价值,然而它本身也是带有缺陷的,如果不引起大家的注意的话,很有可能在以后的某段时期我们又得重新来一次“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学历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 ,分析了学历对妇女的婚姻自主权、家庭事务决策权、个人行为自主权、家务分工及性生活自主权五个方面的影响 ,发现妇女学历越高 ,越能拥有这些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