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大学人     
刘增杰教授1934年生,河南省滑县人。195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现任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理事。河南省优秀专家、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教学与研究,业余从事散文写作。主要著作有:《鲁迅与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合作,河南大学出版社)、《文学的潮汐》(河南人民出版社)。《战火中的缨斯》(河南大学出版社)、《迟到的探询》(合作,河南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合作,河南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在石油部门的热情协助下,于1999年6月6日至6月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围绕“建国50年与解放区文学”中心议题,代表们踊跃发言,不回避观点的交流,有较深入的探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观其大要:一、建国后解放区文学研究的基本评价王建中研究员(辽宁社会科学院)大会发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各高校中文系普遍加强了解放区文学的教学与研究,1958年天津百花出版社就出版了《解放区文艺概述》一书。唐、严家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80)不仅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革命文艺的新阶段”的专章,还…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看到的某些现代文学史著作和研究解放区文学的论文中,对解放区文学论争的描述,多半存在着照搬既定结论、忽视研究第一手史料的现象。如果我们根据史实对解放区文学论争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新的审视,一些已有的结论将发生动摇,从而为进一步认识解放区文学论争,打开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正01郑振铎热爱古籍,尤其是明清戏曲、俗文学本子尽其所能,大量收罗,总量在十万册以上。在此基础上写成《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学研究等》,由于掌握许多孤本、珍本,因此书中多是独家原材料。他对世界文学也多有涉猎,《国际歌》的歌词,就是他与耿济之共同翻译。除了翻译苏俄及印度文学之外,他还写过《俄国文学史略》《太戈尔传》《文学大纲》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解放区文学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作了分析探讨,认为解放区文学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特点是鲜明的,文献是卓著的;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柳青的长篇小说《种谷记》写的是什么地方的事?目前我见到的十多种中国现代文学史有四种说法,即“王家沟”说,“抗战时期解放区”说,“陕北王家沟”说,“清涧王家沟”说。“王家沟”说见于唐弢、严家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陕北王家沟”说见于九院校编写组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七省(区)十七院校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透过解放区文学自身固有的几个重要侧面,探讨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是一座巍巍丰碑,它开创了解放区文艺运动和创作的新天地。《讲话》的辉煌业绩和深远影响,已成为文学史家研究的一个共识。但我们也看到:《讲话》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传播和影响,特别是它对后期抗战文学的巨大作用,却是多年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试图就这两个问题发掘有关史料,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由《宁夏回族文学史》编写组、《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筹备组联合,分别于1987年6月和11月在宁夏大学召开了《中国回族文学史》编写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回族文学研究所专业人员和区回族文学研究爱好者共十五人。会上,宁夏  相似文献   

10.
论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和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解放区文学中大批出现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解放区独特的政治、制度、历史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政治和制度文化支配下解放区文学观念、审美观念的巨大变移和创作主体的自觉追求密不可分。由于上述因素的决定和渗透,导致解放区文学中大批女性形象的出现,也导致解放区文学的女性形象具有较丰富的政治、历史、文化和审美蕴涵,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对解放区文学中女性形象及其文化与审美价值的分析开掘,会加深我们对解放区文学及其成就的认识,从而丰富和扩大我们对中国新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整体性审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了作者同已故章培恒教授合作主编《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文学史新著》的经过,介绍了章先生在文学史研究方面的思考,以及他提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课题的意义,评述了章先生主持编纂的《中国文学史新著》的几个重要特点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德瀛的《文学史》,是广东籍学人撰写的第一部中国文学史著作,是在《钦定大学堂章程》、《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等法规的政治导向下编著而成的教科书,具有鲜明的官方正统教育特点,同时也在最大限度内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于文学和文学史的基本看法,反映了早期中国文学史书写中的一般认知结构和理论水平,应该放到中国文学史学研究的层面来加以认识和重估。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重庆文学史的写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文艺》、《西南文艺》和《红岩》值得文学史家关注。它们是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阵地。目前重庆文学史写作中,文学史家忽视这几个刊物的关系,遮蔽了一些真实的文学史细节。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在《诗经》诞生以前,中国还没有一部纯文学著作。文学史家在研究上古文学的时候,常从一些非文学的著作中寻取资料。《周易》一书就被不少文学史摘录引用。本文对《周易》与上古文学的关系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文学”义指“文章博学”,近代以后成为学术分科的一支,用于指以语言为表达方式的艺术。清民之际,西方“纯文学”史观输入中国,逐渐成为中国文学史建构的理论基础。考析林传甲、黄人的《中国文学史》,可以对清民之际“文学”概念的转换有更具体的认识。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以传统“文学”概念为理论基点,是非关史体的“讲义”;黄人《中国文学史》汲纳西方“文学”概念的内涵,可说是近代意义文学史的发端。  相似文献   

16.
詹安泰以诗、骚研究作为编篡《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的学术基点,沉潜考索,宏观裁断,在此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意识形态和理论特点主编了一九四九年后由教育部审订的第一部《中国文学史》教材。文章以詹安泰《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编篡实践与文学史观为中心,考察了其诗骚研究实绩和其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所展现出来的理论特色,并由此总结出其相当科学合理的文学史观念   相似文献   

17.
读了现在通行的《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现行文学史”),谁都会为我国文学传统之悠久和文学财富之璀灿感到自豪。但是,同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学相比,又不能不说现行文学史还是不完全的。编写包括各民族文学的《中国文学史》,是我国文学史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张毕来的《中国新文学史纲》、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四部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新文学史著作.这四部新文学史著作的书写理念可以概括为总体性历史元叙事.总体性历史元叙事作为一种本质主义的理论范式,将文学存在视作政治元叙事的表述工具,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推广到文学史的阐释之中.这种文学史观念对后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四部新文学史著作的作者怀着真诚的政治热情,试图运用当时的主流文学观念去研究新文学史,但是理解未必很透彻、运用未必很圆熟,而且受流行的教条主义的影响以及现实政治规范的制约,因而留下了一些经验教训.今天回顾这一段文学史书写的历史现象,人们可以从得失成败中获得现代文学学科的反思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自从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出版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已有50余年,其间编写的各种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不计其数。有什么样的文学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学史。文学史的书写历史与学科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的反思中重构的历史过程。华中师范大学王泽龙教授的著作《反思与重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综论》(以下简称《综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对近十年来现代文学研究中体现的文学史观作了自己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十八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涵盖古今的文学编年史著作。在编写过程中,一方面遵循工具书准确、可靠的特点,保证编年的内容有据可查;另一方面,将编年史视作文学史研究的一种视角和方法,发挥其在文学研究方面的优势,重建对于文学史的认识。学术性与工具性的结合,是十八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