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4~16世纪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是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经济的孕育下萌芽.由于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以商品生产为普遍的统治形式,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绝对规律,以资本、雇佣劳动和市场为发展条件,因而它一出现就与旧的封建经济发生了矛盾,强烈要求突破旧的封建主义的狭小范围,极力向外扩张掠夺,谋求单靠本国所无法满足的发展条件:资本、劳动、市场.一时间,航海探险、开辟航道、发现美洲、占地殖民、买卖奴  相似文献   

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也是当时整个东亚乃至世界的中心。其调整对外贸易的法律规范,发展了封建经济,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为宋元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明初,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朝鲜和日本三国相互关系为基础的东亚国际秩序基本建立。14世纪后期至16世纪,三国间交往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地区和平稳定是这一时期的主流趋势。自16世纪始,倭寇渐次对中国和朝鲜沿海地区的猖狂侵扰,及万历二十年,日本发动的、针对中国的领土扩张的侵朝战争,使东亚国际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回顾这段历史,给人以深刻启示:中国是东亚国际秩序稳定的核心力量;儒家文化是维护东亚国际秩序稳定的思想基础;国际政治与经济具有密切相关性。这些对现实处理地区间国家关系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东亚大市场综合成因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 2 1世纪初叶 ,东亚地区将成为世界上最有经济活力、投资和贸易量最大、外汇储备最多的新兴大市场。东亚大市场具有综合成因 :区位条件是基本因素 ,地缘优势是内在因素 ,国际环境是外部因素 ,危机警示是动力因素 ,定期磋商是机制因素 ,从而将会出现与欧盟市场、北美市场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分析封建土地所有制,是研究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及政治制度的基础工作。10世纪至14世纪是越南封建国家建立、发展和走向兴盛的时期,探讨这一时期越南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共特征,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越南封建社会的结构和封建国家的发展,并将有助于我们阐明达一时期的许多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6.
15—16世纪,从东方到西方,象中国、拜占廷、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法国等一些国家都先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多数国家封建势力强大,王权绝对专制化,使资本主义经济延缓了其历史进程。而英国王权的有限性,却为资产阶级挤身于政治舞台,使资本主义经济在英国很快取代封建经济,大大缩短了英国历史的进程。 古代的英国,远离罗马文化圈。其封建社会的形成,又是得济于“威廉征服”移植于法国的。漫长的中世纪时期,这个大西洋中的岛国长期落后于大陆诸国。但16世纪以后,短短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出发,考察15—17世纪中国历史的进程。15—17世纪是世界历史由中世纪封建农本经济向近代熏商经济的转变时期。在这一伟大转变中,东西方因具体条件不同,进程速缓不同,结果也不相同。但却具有共同的转交机制,这就是:有相当发展程度并作为近代化基础的农业;有相当发展程度的私营工商业及其必备资金与技术;有繁盛而广泛的海外贸易与国际市场。此三个重要条件,在15—17世纪东西方都是具备的。因此,在早期近代化进程中,中国与西欧最初本是同步的,但结果中国的早期近代化失败了,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政府顽固坚持抑商政策,而西方实行重商政策。本文对“资本主义”的概念提出自己的理解,谨供学术界参考。  相似文献   

8.
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英国是世界上率先步入资本主义的国家。16—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呈现出三大主要特征: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双向的重商观念、有形与无形资本的统一和国内外市场的拓展。商业发展是资本主义早期的重要内容,因此英国商业的这些特征有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的西欧,这一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对欧洲和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同一时期的中国,虽然丘浚的经济思想也对中国萌发的商品经济做出了反映,但农本商末思想却愈来愈巩固,工商业只是在封建机制的夹缝中勉强生存.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大趋势下,面向21世纪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显现出它的必然性。在理论上,加强东亚经济合作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现实中,它是东亚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不断繁荣的重要条件,也是抵制世界经济排他性区域集团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方法。然而,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实现要有一定的主、客观基础。在东亚地区,生产要素的互补性、比较利益的长期性、产业结构的梯次性及产业升级的联动性构成了合作的客观条件,而东亚各国的主观发展意识、开放意识及合作意识的增强,也使得东亚经济合作有更大的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日本历来重视东亚战略的制定,战后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和经济国际化集团化的形势下,日本制定了新的东亚经济战略,即谋求以日本为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并逐步实现区域经济集团化。这是日本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强化其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基于东亚各国(地区)经济上存在优势互补关系和合作意识的增强,日本的战略有其可行性的一面,但也存在矛盾:除了历史伤痕犹存,还有政治经济上的现实因素。最重要的是作为经济大国日本真正树立合作意识,从而建立平等互利的东亚经济新秩序。日本的东亚经济战略对东亚乃至世界将产生深刻影响。我国是东亚大国,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对日本的战略应认真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西方学者就欧洲中世纪的历史进程,展开过关于封建社会经济危机的讨论,中国少数学者也就中国历史提出了对封建经济危机的见解。封建经济危机问题之所以广泛地引起历史学家们的注意,是因为它关系到由封建社会经济形式如何向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转变,正如英国学者R·H·希尔顿所说:“所谓危机就是社会机体和自然机体的历史的转折点”。大家知道,“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否定不是突然发生的,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到来之前,会出现社会变革浪潮的前锋,封建经济危机就是社会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变革的“浪潮前锋”。本文试图就中国14世纪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考察封建经济危机在中国发生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3.
西方学者就欧洲中世纪的历史进程,展开过关于封建社会经济危机的讨论,中国少数学者也就中国历史提出了对封建经济危机的见解。封建经济危机问题之所以广泛地引起历史学家们的注意,是因为它关系到由封建社会经济形式如何向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转变,正如英国学者R·H·希尔顿所说:“所谓危机就是社会机体和自然机体的历史的转折点”。大家知道,“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否定不是突然发生的,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到来之前,会出现社会变革浪潮的前锋,封建经济危机就是社会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变革的“浪潮前锋”。本文试图就中国14世纪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考察封建经济危机在中国发生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4.
15、16世纪是西欧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社会转型时期,也是西欧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逐渐从粗俗走向文明的现代化时代。人文主义价值观念的奠立及其现代性重要影响是当时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变迁阶段的显著标志。中世纪以来西欧社会转型时期新价值观念的涌动和人文主义价值观念的奠立,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财富观念的变化;一是快乐人生观念的涌现;一是新式荣誉观念的崇尚。  相似文献   

15.
一、历史的回顾:从“经济人”倒“社会人”二十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事实,就是东亚经济的崛起。各种迹象表明,东亚注定要在下一世纪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主角。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我们既要考虑如何进一步发展经济,承担起对人类历史的责任,同时也要考虑总结根源于东亚文化的管理经验,为演变中的管理思想指示发展方向。根源于儒家文化理念的东亚管理经验,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管理学的}流这不仅罔为此一经验成功地创造了东亚经济发展的奇迹。从而受到西方世界的瞩目.也闲为它听Q食N价值”把它们纣梦代韦广平来管理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出发,考察15—17世纪中国历史的进程。15—17世纪是世界历史由中世纪封建农本经济向近代重商经济的转变时期。在这一伟大转变中,东西方因具体条件不同,进程速缓不同,结果也不相同。但却具有共同的转变机制,这就是:有相当发展程度并作为近代化基础的农业;有相当发展程度的私营工商业及其必备资金与技术;有繁盛而广泛的海外贸易与国际市场。此三个重要条件,在15—17世纪东西方都是具备的。因此,在早期近代化进程中,中国与西欧最初本是同步的,但结果中国的早期近代化失败了,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政府顽固坚持抑商政策,而西方实行重商政策。本文对“资本主义”的概念提出自己的理解,谨供学术界参考。  相似文献   

17.
14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明清时期1368-1912年),汉语作为东亚通语,在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被广泛应用.各国通事、使者、文人交流应用汉语的具体情况,被记录在《燕行录》(韩国)、《朝鲜王实录》(韩国)、《皇越诗选》(越南)等东亚汉语文献之中,主要应用形式是口语、笔语、唱和、书信和国书等.这些记载说明汉语作为东亚区域国际通语地位已经确立.这是汉语国际化的重要体现,是汉语可以作为国际通用语应用的重要历史证明,为将汉语发展成为世界国际通用语提供历史借鉴,对当前的汉语国际传播和汉语国际推广及应用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东亚经济合作从 2 0世纪 60年代起步 ,以其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 ,已取得积极进展 ,成为 2 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区和世界经济的增长点。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大趋势下 ,面向 2 1世纪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显现出它的必然性。东亚经济合作是提升亚洲经济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将成为东亚经济合作的目标。本文介绍了东亚基础合作的形成机制 ,集中分析东亚经济合作的进展、现状 ,简要分析了发展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个富豪群体在我国逐渐成长起来。其生成发展有着复杂的历史现实因素和路径,是个人能力与外部环境条件、经济与政治等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这个群体的生成发展与改革开放政策密切相关,政策既是其形成的逻辑起点,也贯穿于整个生成发展进程中。而经济市场化、公权力失衡、一定程度上的市场失序和社会失序更为其生成发展提供了环境条件,使其能够以一定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或权力资本为依托,通过合法或违法的途径,通过实业经营、资本运作、特殊专长或贪污受贿等路径发展壮大起来。  相似文献   

20.
欧洲早期殖民者的商业扩张,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东亚历史以来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同时也借助东亚原有的朝贡网络编织起更为广泛的贸易体系;中国东南沿海的部分岛屿、港口由此而纳入了16世纪之后以欧洲人为主导的新的世界贸易体系.明政府选择月港为私人海上贸易的开放港,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体现了封建王朝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