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清代台湾平埔族常有迁移他处、别置生业的现象。导致平埔族迁移的原因多种多样,有风俗习惯、人口膨胀、权力竞争、汉人挤压以及带着从汉人处习得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向外扩张移民等等。这些因素有的迫使平埔族不得不无奈地进行迁移,而有的则吸引平埔族主动、理性地进行迁移。整体而言,清代平埔族的迁徙可谓是在无奈与理性之间的一种抉择。  相似文献   

2.
清代,台湾平埔族在与汉人长期而频繁的交往中,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不仅在外观上逐渐与汉人别无二致,而且在族群意识上也倾向于认同汉人。平埔族的变迁是改变身份认同的“汉化”,而非单纯经济文化意义上的“涵化”。台湾部分学者所谓的平埔族是“涵化”而非“汉化”,仅仅是台独势力的一种政治诉求而已。  相似文献   

3.
系统回顾最近50多年台湾汉民族研究的4个发展时期:1945~1965年的预备期;1965~1989年的起飞发展时期;1989之后为第三时期,台湾学者开始陆续到大陆开展调研与比较研究;1995至今为新研究前驱期,即从不同角度不同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汉族,并分析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1885年清政府为了“防日”“驭日”,宣布台湾建省,任命刘铭传为首任巡抚。但10年后,因中日甲午战败,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清政府虽将台湾改建行省,但未将它作为整个国防战略的一部分予以高度重视。加上人事上的纷纭,矛盾冲突,最终丧失了防日的初衷,这是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5.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主旋律电影,作为当代影视文化的一种格局,一种精神,已经历史地载入了中国当代电影的史册。尽管主旋律电影由于多种因素而有着诸多艺术遗憾,但它和探索片、娱乐片一样,都是电影百花园里不可或缺的艺术品种,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电影的灿烂的景观。  相似文献   

6.
该文旨在经由宏观的对比,环绕台湾现代化进程做一哲学反思,并由此阐述由“新儒学”到“后新儒学”的发展历程。原始儒家、新儒家与当代新儒家皆有其恒定不变的道德实践要求,他们都是儒家。台湾虽为移民之地,但这三四百年来由于先圣先哲的努力,勤耕勤垦,台湾已然是一文化再育的母土,使得中华文化能够灵根再植,当代新儒学也因此有进一步的创获。值得一提的是,当代新儒学伴随着其他的文化机制,对台湾现代化进程起着一定的调节性作用。进到新的世纪,文明对话的要求呼声渐起,当代新儒学在国际哲学脉络中有着进一步可能的瞻望。就在这个过程中,已悄然迈向了后新儒学,既隐含着转折、回返,也有着批判、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术背景与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和能力有内在的关联,影响到大学的发展走向。基于这一思考,从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两方面对台湾12所公立大学现任校长的学术背景进行了描述与分析表明:台湾公立大学现任校长多出身理科;台湾公立大学在遴选校长时,"母校色彩"现象很普遍;校长选拔倾向于"外部选拔模式";现任校长都拥有国外名牌大学博士学位,且具有在高校、科研单位或政府部门工作的经历;现任校长在上任前,很少有担任大学副校长的经历。  相似文献   

8.
台湾高山族研究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台湾高山族的分布与现状,将其研究的历史分为四段过程,并从学术和行政的意义上就民族群体的划分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后殖民生态批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殖民生态批评是后殖民理论与生态批评相互借鉴及融合的产物。这一文学理论思潮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末期,经过本世纪初的进一步发展与演进,于2010年前后得以正式确立。通过对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建构历程的追溯以及对本领域核心研究成果的引介,反思其对相关研究可能产生的影响,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初至今,研究者在西域文化对盛唐诗歌的影响方面的探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诸多的不足。其成就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对盛唐胡乐舞的文化知识及其对诗歌的影响分析得较为详细;二是对葡萄酒传入中原的历史过程及其对盛唐诗歌的影响研究得较为深入;三是对盛唐诗歌的胡姬形象、胡商形象与蕃僧形象及其文化意蕴有较为准确的分析与概括;四是探明盛唐诗歌特质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塞外少数民族人民身上那种富含铁质血液的输入。其不足主要为:一是胡乐、胡舞、胡戏进入文学的过程及其对盛唐诗歌的影响阐释得不够充分;二是胡酒文化意蕴的形成与变化及其对盛唐诗歌的影响探讨得不够深入;三是盛唐诗中的胡人形象及其成因与文学意义的探讨还不全面;四是西域文化如何给盛唐诗歌注入生命活力的研究还有待推进。这些成就与不足表明,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探讨西域文化对盛唐诗歌的影响,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文学作品中屡屡涉及"鸡肋"一词,"鸡肋"被文士赋予之身体、个人,乃至名利、功业、仕宦,甚至人生意味等多重内蕴,展现出文士对世俗价值的矛盾心态及其身处"势"与"道"之间两难的人生困境,并由古代文人不同的人生选择见出"吏隐"的局限性,体现出正直士大夫舍身求法的历史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宋明理学家而言,如何理解四端之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程朱一系的解释中,仁之德性“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是四端之中心。阳明学兴起后,由于王阳明对是非之心的强调以及“知”“智”古字相通,因此部分王门后学提出“良知为智”这一命题,并进而主张“知(智)亦统四端”,倾向于以“智”的角度诠释良知,并通彻于心德之全部,希望由此彰显并保住心之超越性、涵盖性、主宰性以及纯粹至善无对性。仅以对是非的判断定义良知,引发了部分学者以后天之念而非道德本心理解良知的歧见,由此又引起了王门内外学者的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13.
在政治失序的末世、乱世或某些特殊情形下,怀才不遇的"士人"与政治之"势"的和解宣告破裂,"士人"与那些同样被"势"所压迫的"优伶"便有了某种同病相怜的心理基础。张岱的《陶庵梦忆》就可看成乱世背景下"士人"与"优伶"关系的具体呈现。深入分析《陶庵梦忆》的文本,可以发现此时"士人"开始将"优伶"当成有情感、灵魂的独立个体来欣赏,同时部分"优伶"的自我意识有所觉醒,在离乱中,从精神及物质两个方面给予"士人"慰藉和援助。随着大批"士人"的串戏活动,也使得某些下层"士人"与"优伶"的身份并非绝对的泾渭分明。这种新型的士伶关系与明末清初独特的思想、政治以及经济背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五四诗歌革新运动中从"白话诗"到"新诗"的演变过程。认为在"白话诗"时期,是在"大传统"和"小传统"中寻求突破,致力于"工具"的改革和形式的解放;到了"新诗"时期才改变自己的写作背景和思想艺术资源,在内容、诗体、修辞上全面接受西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分析社区购物中心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入手,提出了我国建设和开发社区购物中心的基本原则,并对时下的一些流行看法进行了评议。  相似文献   

16.
哲学大众化是哲学和大众的共同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原点与理论内涵上看,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固有的内在本质和根本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本身蕴含了生活化的要求,生活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种崭新视角和重要途径。从概念、范畴、意识到生活、实践的"哲学问题域"的转变,从认识论到实践论的"哲学观"的转变,从纯粹学术话语到通俗化、诗化语言的"话语体系"的转变,体现了一种哲学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趋势。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应当从人民大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中汲取营养,通过关注大众的现实生活需要与诉求、营建尊崇与热爱劳动的社会氛围、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话语体系,实现哲学与大众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大多数学者仍持《非十二子》篇中贬抑思孟的部分为荀子亲作的观点,只有周炽成等少数学者证得并 主张其为伪作。然而,周先生的考证尚有不足甚至疏漏之处,本文主要对这几点不足进一步考证,力求以更完善合理的推论进 一步对该部分证伪。本文首先对该部分的写作意图进行考察,由该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的行文矛盾证明其伪;并重新考证该 部分的作者,主张该部分为子游氏后学所作,而由荀子后学引入荀文。希望以此番考证使人们更准确地理解荀子的思想,进而 倡导以学理争鸣并拒绝门户之见的为学态度。  相似文献   

18.
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纲》的课堂教学改革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和高校课任教师关注的热点。根据该课程的学科性质与教学对象的特点,将“小组授课法”作为教改新途径予以运用,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且能促进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逐渐出现了以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新人类".股票经商族、先锋派、追星族、考研族,四类大学生族群成为校园"文化新人类"的中坚构成.他们处于多元文化交融的前沿,以颇为前卫的方式,展示欣喜与无奈,讴歌与吟唱、追逐与失落,抉择与跋涉.新异的社会背景,促成他们新异的追求,也养成了独具个性的新异文化特征或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