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经济学性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玲 《城市》2004,(1):18-21
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  相似文献   

2.
城市经济学理论与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明浩  高薇 《城市》2003,(1):15-23
一、城市与城市经济(一)城市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下了各种定义,归纳起来大约有几十种,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定论。究其原因,城市的内涵丰富,是一个包含诸多内容的复杂有机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统计的、地理的等等,人们很难对它有一个共性的认识和理解。饶会林先生在他的《城市经济学》中,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城市的定义作了很好的概括:“城市是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密集的社会有机体,是区域发展的中心”。这个定义从中国城市形成和城市发展的特点出发,突出城市与经济…  相似文献   

3.
白益进 《城市》2014,(8):76-79
正刘维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门研究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问题的为数不多的专家之一,我作为他的学生,我们合作从事城市研究也有30年之久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刘维新解析城市经济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介绍刘维新教授的专著,把他40多年研究城市的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确实是一件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事情。捧读此书,研学深思,我深深为刘维新教授的治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1995年,在中国城市经济学领域,有一本令人瞩目的专著出版,这就是由郭鸿懋教授主编的《城市宏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兴起并进入高等学府已有十余年,其间出版的实际是属于微观城市学的专著和教科书已不下十部。个别专著提到过城市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并有所论述,但与郭教授的理解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郭鸿懋 《城市》2006,(5):5-6
得知饶会林教授病逝,我们非常震惊和悲痛.从此,中国城市经济学界失去了一位中国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失去了一位毕生贡献于中国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学识渊博、学术思想精辟、成果卓著的经济学家,对我,痛失了一位非常崇敬的学长.  相似文献   

6.
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近三四十年来在国际上逐步发展起来,并已在经济学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出越来越令人瞩目的作用。对于城市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里所作出的新贡献有必要给以正确的评述,以便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从而加强对这门新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完善、成熟  相似文献   

7.
城市经济学(urban economic)是以城市这一独特的空间组织结构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与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新经济地理学(newgeo graphyeconomic;)等学科同属于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y),与这些学科关系极为密切。在对城市经济学的形成历程、理论渊源、研究对象和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最后对城市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雅莉 《城市》2006,(5):19-22
一、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意义 城市经济学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门经济学,80年代初才由西方传入中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相似文献   

9.
郭鸿懋 《城市》2010,(1):3-10
一、三十年的探索,历经两个阶段,但仍然存在困惑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进入城市经济研究繁荣昌盛的新时代,城市经济问题研究论文发表量每年达数百篇,城市经济问题专著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版,丰富了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城市经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蔡孝箴 《城市》2008,(1):68-69
南开大学郝寿义教授及其学术团队撰写的《区域经济学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是他们潜心研究将近10年的成果。我读了以后受益甚多,觉得在我读过的区域经济学论著当中,这一套丛书称得上是精品。所以如此评价,是基于我在总体上对丛书的认识:第一,丛书研究的问题多是区域经济学长期困惑不解的难点问题,或者是缺失研究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至关重要。第二,丛书的研究视野开阔,不仅高度关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重视将实践中的问题和表象进行理论抽象、提炼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城市》2006,(6)
专稿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发展新机遇推进城市建设管理新跨越李全喜(2006.2.3)毛昌五同志致《城市》杂志编辑部的信毛昌五(2006.4.3)保护历史传统建筑保持天津城市特色王明浩李小羽等(2006.4.4)一位城市经济学家临终前的呐喊刘维新(2006.5.3)深切怀念中国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奠基人饶会林教郭鸿懋(2006.5.5)斯人已去,风范长存张人广(2006.5.7)满江红·悼饶会林王明浩(2006.5.10)关于经济学变革的几个问题探讨饶会林(2006.5.11)饶会林城市经济学学术思想综述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6.5.16)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体系的有益探索——饶会林城市…  相似文献   

12.
饶会林教授自1981年从事我国新兴学科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工作以来,勤奋钻研,锐意进取,在政治思想和学术造诣上不断提高,多有建树,屡受奖励,于默默奉献之中进入我国城市经济学界知名学者行列.  相似文献   

13.
王明浩 《城市》2008,(12):76-77
最近,认真阅读了任致远先生的新作《解析城市与城市科学》,顿觉眼前一亮,收获匪浅。也许我读书不多,但可以说,这是一本近几年来我所读到的城市科学领域内难得的好书。读后,体会颇多,现就以我浅薄的知识把该书的精彩之处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肖林 《科学发展》2016,(5):7-10
《新供给经济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持续增长》构建了中国新供给经济学基本理论框架和逻辑分析方法,并据此理论和方法提出破解中国经济发展困境的战略路径.这是对中国新供给经济学提出并形成系统化理论框架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5.
《社会观察》2005年第5期上的《也谈经济学的“流”和“派”》一文谈到经济学的“主流”与“非主流”划分问题,介绍了学术界的一种流行看法即:是否以市场经济作为研究对象,将经济学界划分为主流和非主流两个基本阵营。关于划分标准问题,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参照系,但在参照系的选择中绕不过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讨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归根到底是人,而现实世界中的人既是新古典世界中的理性“经济人”,也是康德世界中的理性“道德人”。也就是说,经济学既是以市场经济作为研究对象,又是以伦理和正义(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从这个角度看,我以为,以两者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都可视为“主流”。那种“以市场为研究对象,或者说以‘经济人’为研究对象的就是主流经济学,以公平和正义等为研究对象的就是非主流经济学”的说法可能是个误解。这种误解的产生与现代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分离相关。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在会计工作中也是如此。其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给《会计经济学》的建立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并且,进行《会计经济学》的建立是符合会计和经济的客观需要的。并且,进行《会计经济学》的建立也是可能的,在进行建立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经济理论,并将其和会计本身的特点结合起来。但是进行《会计经济学》的建立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的,并且还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地进行探索和改善。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上世纪90年代前几年,我在广州市社科院城市所任所长期间,策划并承担了市政府交办的具体编制《广州旅游发展战略纲要(1995-2005年)》(下称《纲要》)的任务,参与起草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并具体组织了高层次的"广州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1995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作出了通过这一《纲要》决议。这一《纲要》从广州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高度出发,按照国际发达旅游城市的标准和旅游业超前发展的新要求,对广州旅游业跨世纪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和新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特点,以及《西方经济学》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目的是建立理论定位,理解后工业化社会中服务业在创新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理解创新中某些专业性服务业的角色并解析它们对英国和德国大都市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文章认为,可以从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角度,理解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在创新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这个角度看,城市经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独立成长起来的、路径依赖的交互式学习体系,其显著特征是网络化的生产体系,在该体系中,KIBS在城市内外的行动者之间进行定制知识的转换中扮演关键角色。因此笔者认为,KIBS对其所在城市的创新有特殊贡献,应该建立系统的理论方法来理解目前仍处于实践层面的服务业尤其是KIBS在创新中的角色,同时指出专业服务业的选址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新古典经济学“理性”概念之批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尽管社会学与人类学、政治学、社会生物学有过或正发生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但是从历史到现今 ,同社会学保持着最密切的关系 ,对之发生着最深刻影响的是经济学。在历史上 ,经济学同社会学曾经有过同源的关系。斯密是近代经济学的开山鼻祖 ,但其一生中投入最长时间和最多精力写作的却是一部伦理学和社会学的著作《道德情操论》。马克思和帕累托一向被这两个学科的继承人共同奉为奠基人。韦伯是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但在他的一生中涉及经济学的著作不胜枚举 :《世界经济通史》、《经济与社会》等等。近代人类社会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