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们不靠买卖艺术品而赚钱,他们最关心的是艺术品本身。他们的收藏不是为了挂一幅画而显示自己的品味,而是用他们对艺术的独立判断来影响并推动艺术发展。他们是收藏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部分领导干部中悄悄地兴起了一股收藏热。他们有的专门收藏名人字画,有的专门收藏古玩,有的专门收藏稀世珍本秘籍,也有的只要是值钱的文物都悉数收藏。在这些热衷于收藏的领导干部中。除少数是利用工资收入收藏外。大多数不是自己掏钱收藏。而是以权“收藏”。或是搞权“藏”交易。从近年来查处的受贿案件来看,不少贪官赃物中都有价值不菲的收藏品,有的收藏品市场估价甚至占了整个赃物价值一半以上。少数领导干部开始从贪财、贪色向贪古董和艺术品演变,这已成为当前一些贪官聚敛钱财的新手段和新现象。  相似文献   

3.
油画投资在术品收藏与投资领域异军突起,正逐渐成为大众理财的新热点,如何把握油画艺术品艺术标准、了解油画艺术品市场价格发展过程,是参与油画艺术品投资的必要技巧。  相似文献   

4.
适逢辛亥一百周年纪念,中国艺术品市场也迎来了民国时期的艺术品收藏热,一些拍卖机构特别开设了纪念辛亥百年艺术品专场拍卖活动,以纪念那些被如今的我们忽略或遗忘的历史片段。  相似文献   

5.
市场火爆,画廊冷清 国际经济研究机构表明,一个国家的艺术品市场的走势与该国的GDP存在着微妙的关联性。简单地说,当一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就会出现收藏趋向;当人均GDP达~J5000美元至8000美元,艺术品收藏会出现快速增长期;而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上,就会出现系统的收藏行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6.
媒体炒法 古玩艺术品炒作,一开始媒体是被邀请参与炒作。随着收藏理财概念的推广,后来媒体纷纷拿出理财版面的一个角落,有的拿出一个栏目,甚至整个收藏,一场古玩艺术品大炒作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您还别说,没有炒作的时候,古玩艺术品市场虽然也是人来人往,并没有如今的热闹。媒体炒作最典型最成功的例子,要数青花和古典家具。而炒得最火爆的就是前些年的油画。  相似文献   

7.
数字     
64% 《群邑智库·2012胡润财富报告》日前发布。报告显示,富豪对收藏的热情很高,64%的富豪喜爱收藏,男富豪比女富豪更喜欢收藏,亿万富豪比千万富豪更喜欢收藏。手表仍然是富豪收藏的首选,第二大收藏领域则是古代字画,接下来分别是酒类、瓷杂类及当代艺术品。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新晋收藏家们向来是敢于展示自己个性的。跟民国前后那些家底与家学同样深厚的老派藏家不同,如今的收藏新贵们大多白手起家.发迹于实业或金融业后为寻求某种高品味的生活方式和赚钱方式而进入艺术品领域。他们更年轻也更张扬,花起钱来爽快霸气,而且非常善于利用媒体来传达他们的犀利言辞。从而制造某种刻意的低调或高调。他们还十分注重...  相似文献   

9.
作为艺术品金融创新模式之一的文交所在2011年经历大起大落,份额化交易模式的表现改变了艺术品收藏的旧格局,也招未了更多的问题。海峡文交所总经理叶少波对记者表示,任何艺术金融都要回归艺术价值本身。  相似文献   

10.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艺术品收藏市场结构性调整,尽管这轮调整被业界称为理性回归,不过阵阵寒意仍然让投资者始料不及。  相似文献   

11.
寿山石与其它收藏品类相比一直不温不火,在秋拍时期突然发力,这也是艺术资本在整个艺术品市场寻找价值洼地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从2000春季6.64亿一跃到2011年春季426亿,这—吸金的速度导致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还没能培育出足够且优质的收藏群体之时就已经先行见识了投资者们的热隋。  相似文献   

13.
艺术品,对于国人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中国快速增长的民间财富,支撑着市场的极度繁荣,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关于什么投资品最保值的讨论中,艺术品已经超越了黄金,成为最具保值的投资品种,尤其是那些不可再生和复制的顶级艺术品。艺术品投资已经与股市、楼市并驾齐驱,成为投资市场“第三极”。而投资艺术品,带来的收益却是实实在在的。根据统计,2004年以来,中国艺术品投资的半年收益平均已达16.1%,个别投资品种半年回报率更高达80%;其中艺术品收藏投资年回报率为26%,远超过了风险系数颇高的股票,也超越了停滞不前的房地产业。  相似文献   

14.
理财     
6月初,上海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拉开序幕。之前举行的北京春拍已经透露出收藏回暖的迹象,中国特色收藏的代表书画、瓷器、古钱不断拍出高价。按照业内经验,艺术品投资的交易周期以8到10年最为适宜。据国际上一份对各类投资收益的计算,以中国瓷器为代表的艺术品年收益率平均为每年13%左右,但复利的力量令艺术品往往在十几年后呈现出  相似文献   

15.
今年秋拍艺术品各大板块的市场走势已大致呈现,与火爆的春拍艺术品市场相比,由普遍大幅上扬转为不同程度的下降。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收藏在这一季度的显得谨慎与理智,使得成为书画成为今秋艺术品最具人气与高价集中的原因之一。同时截止到11月30日(不完全统计),雅昌各分类指数监测结果进一步显示,当代中国画在各分类指数中降幅相比上一...  相似文献   

16.
进入二十一世纪,艺术从一种贵族式的享受,转变为风靡普罗大众的另一种文化风潮,拥有艺术收藏已不再是富豪的特权,而是每个人都可能做到的事。本次展览聚焦呈现—位日本平民收藏家宫津大辅的当代艺术收藏,宫津以—个平凡的“工薪族”的角色,凭着对艺术的高度热情和过人眼光,竟然在短短的十七年间,收藏了超过300件当代艺术品。  相似文献   

17.
钟玛 《人生与伴侣》2007,(11):18-18
在成都送仙桥文物古玩市场,活跃着不少老年收藏爱好者。 老年骑游组织的负责人朱老先生向我介绍,近年来,随着收藏消费市场的渐渐升温,许多老年人开始把收藏作为他们老有所乐、养身心益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骑游队中就有不少收藏方面的爱好者,今天是他们第三次有组织地到这里来“淘宝寻奇”。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第二个10年从今开始,这个时代对中国艺术品市场而言还有一个代称,那就是“亿元时代”。 进入亿元时代,那些平民收藏会受到什么影响?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孟海东对此不是很乐观。  相似文献   

19.
一幅画的“身价”能在三五年间产生从干余元到数万元的蜕变。这,就是青年艺术家作品收藏的魅力。近年来,重庆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生产基地,尤其是青年艺术品,更是炙手可热的“原始股”。以四川美术学院每年举行的毕业展为例,全球各地的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拍卖商等总会慕名而来,在这里挑选最具潜力的新人画作、评价艺术潮流走向。  相似文献   

20.
有兄弟3人,他们共同的爱好是收藏珍品。老大喜欢收藏古玩,老二喜欢收藏邮票,老三喜欢收藏书籍。他们家有一个很大的玻璃柜,大家都把珍品放在柜中共同欣赏。这个柜的钥匙放在一只很精致的小铁箱中,小铁箱藏在一个十分秘密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