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4.
乡土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土壤,中国的社会发展与现代化是以乡土社会的现代转型作为支撑点和归宿点。乡土社会具有以家庭为基本经济单位的小农生产,以己为中心、家庭为本位的差序格局,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以礼求和、家国同构的社会共同体的特征。这些特征对社会发展既有着小农生产的内卷性、差序格局中的非契约性和家庭本位下公共精神缺失的负功能,但也有着与现代化兼容的无限可能性,乡土社会的传统共同体为现代共同体建构提供了厚实基础,修己安人、寓教化于生活对建构现代社会文化道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乡土小说的二重叙述困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乡土小说的叙述存在着二重困境:一是叙述姿态上,作家们常陷入城与乡、外与内的深层困惑中;二是在叙述特征的追求上,作家们对地域性的理解存在着严重的误区.这二重困境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深刻影响着中国乡土小说的成就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时代西部乡土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全球视野不断激扬着对本土文化 (文学 )的深层发掘与再认识 ,同时 ,它又是本土文化 (文学 )与世界对话的必备的基础和条件。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作为中国当代文坛强劲一翼的西部乡土小说创作 ,以其坚实、厚重的实绩 ,有力地回应着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也再一次印证了在全球化语境中 ,坚守文学的本土化的意义及前景。西部乡土小说不只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学概念 ,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学精神的体现 ,这种文学精神有它一以贯之的延续性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不同于其他文学载体的精神板块。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使西部乡土小说创作的精神主旨又发生…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现代小说的抒情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中国现代小说的抒情性〔韩〕朴宰范一、序论本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可以说是从多样的文学流派发展起来的。各流派作家所创作的作品和风格的不同成为二十年代新文学的重要特征。二十年代初创造社作家在日本的“私小说”影响下创作的“身边小说”带有浓厚的抒情... 相似文献
8.
一九二二年十月,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就任上海大学校长。一九二三年秋季,学校设立三系一科和一个附属中学。三系一科是中国文学系、英国文学系、社会学系和美术科。一九二三年上半年,邓中夏、瞿秋白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先后到上海大学任教,邓中夏还出任总务长(后改称为校务长),主持学校行政工作;瞿秋白担任社会学系的系主任。从此,上海大学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茅盾在20年代末提出了突出时代性的“新写实主义”。相应地,他对鲁迅小说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由此,他的文学观与后期创造社所提倡的普罗文学观就趋同了。其时,写实倾向大大地压过了表现自我的倾向,第一人称的写法遭到了批评。文学界展开了对于浪漫谛克及庸俗现实主义的批判,现实主义本身也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在这股更新了形态的现实主义潮流中,又有着以茅盾为代表的重视艺术表现和以阳翰笙为代表的注目于转换立场与克服旧意识的两种不同倾向。鲁迅则以一种面向新时代的态度,并且以他深刻的经验,指出了当时小说创作的正确途径,解决了作家与所写题材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2 0世纪 80年代西部乡土小说的主题话语是西部乡土社会的现代性转化 ,面对这一世纪难题 ,西部乡土作家陷入难以解答的现代性焦虑中。他们或批判传统乡土文化之恶 ,或弘扬传统文化之善 ,藉以寻求精神资源。对历史属性不明的当下现实 ,他们以城市文明为现代性坐标 ,又对其表示怀疑 ;他们书写乡土的落后贫困 ,却又赏赞乡土自足人生 ,对传统的乡土现代性设计表示怀疑和反思。他们试图给出当下历史情景中的另一种乡土现代性的构想 ,但由于价值选择的不同 ,而迷茫地走向分化。这使西部 80年代乡土小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 相似文献
11.
漫谈川端康成的中间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国译介、研究川端康成始于改革开放,1979年9月12日至20日在长春召开的日本文学研究会上提交的三十余篇论文中就有关于川端康成的文章。如今,时间过去了二十多年,在这之间,由叶渭渠等人组织先后 相似文献
12.
从早期(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曾对历史做过真实而深邃描写的乡土文学,到三十年代大大加强了的地方色彩,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条发展线索。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鲁迅才特别强调文学的地方色彩。在致何白涛的信中,他说:“我想,现在的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在致罗清桢的信中说,“地方色彩”也能增加“美和力”,“自己生长其地,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人,看起来是觉得非常开拓眼界,增加知识的”。我们从鲁迅的上述意见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地方色彩对于文学创作,有着怎样重要的意义。鲁迅不但这样主张,而且也据此评论过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文学创作,他把这样的创作叫做“乡土文学”。随着文艺运动的发展,到了三十年代,在众多的乡土文学作家中,鲁迅特别看重东北女作家肖红。他在与斯诺的谈话中说:“田军的 相似文献
13.
14.
哈尔滨俄侨文学中,成就最卓著的是诗歌,产生过许多颇有成就的诗人,当年在东西方俄侨文化相隔绝的情况下就曾引起巴黎一些名人的关注.侨居欧洲的著名诗人兼评论家尤·伊瓦斯克写道:“哈尔滨有过许多天才的诗人,如阿尔谢尼·涅斯麦洛夫、列克赛·阿恰伊尔、居古拉·谢戈列夫等等,不过,迄今为止,我们关于他们所知甚少.”哈尔滨俄侨诗歌发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二十年代随着白俄流亡浪潮涌向我国东北而日益兴旺,二十年代后半叶至三十年代初达到鼎盛,四十年代初开始衰落,最后随着俄侨迁离我国而完全消失.它继承了19世纪俄国诗歌的传统,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诗歌的“白银时代”相衔接,但另一方面又与其故土相隔绝,深深打上流亡者心态的印记,同时在异国他乡的环境下发展,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中国文化传统和生活气氛的熏陶,因此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16.
文学始终是创作主体精神的有力承担者。作家以其自身文化理念和价值指归的不同造就了作家精神史走向在文化空间上的差异。在表现形态上,差异具体表现为“拯救历史”与“拯救自我”的历史性对立,这种对立性的存在规定了现代乡土文学创作的基本秩序。由于两种精神史发展严重不平衡,导致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近乎总体性的精神缺陷。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个知识者需要严肃面对的问题文学究竟应该拯救什么?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从14岁起离开家庭进入军队,在绵长卡里的沅水流域开始了他青少年时代的飘泊生涯。动荡的社会生活潮流将他卷到中国社会一角的下层,使他得以和下层人民接近。“我的青年人的教育恰在这条水上毕的业。”①他“对于农人和兵土,怀着不可言说的温爱”②。这些人物的人生形式,成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重要题材。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动机,就是要“从社会那本大书上来好好地学一学人生,看看生命有多“少形式,生活有多少形式。”(他总是不断挖掘各种人生形式,企求“对人生或生命伤受深一层的理解。”@所以,在沈从文作品中,展开了一个延伸… 相似文献
18.
乡村不仅是一个地理空间,生态空间,至少在文学史上,乡村同时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 新时期文学给人们打造了一个结束过去、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崭新中国形象.而这时期小说中的乡土中国既带有新时期文学的总体特色,同时也有它独属于自己的独特面貌、内涵和形式,既不同于1950-1970年代同类题材作品那样高度意识形态化和整齐划一,也区别于1990年代以后同一领域的那种六神无主、难以命名.它所塑造的中国形象既乐观向上朝气蓬勃,又免不了带有缅怀历史时的沉痛忧伤和展望未来时的慌乱与迷惘,这正是置身全球化、现代化语境里的80年代中国的独特历史神态.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