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魂》2007,(9)
最近,据称是"中国时政作家第一人"的凌志军又推出《中国的新革命》一书,被出版社尊崇为"继《交锋》、《变化》之后又一部力作"。诚惶诚恐之余,赶紧买来拜读。读后感到,此书确实有些奇处,奇就奇在,作者于原来曾令舆论哗然的不问姓社姓资、不问姓公姓私之外,又加上了一个不问,即:不问是功是罪。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一     
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是《日本第一》一书的作者,现在他又撰文说:中国第一。他提醒日本,必须适应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崛起。  相似文献   

3.
胡宝华先生的《20世纪以来日本中国史学著作编年》一书,2012年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该书共收录了近百年来日本学界关于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相关学术著作1200余部。作者在书中以“章目提要”的方式介绍了20世纪以来日本中国史研究的成果,为我们客观掌握原著的基本信息提供了可能。同时作者在编写此书时,审慎参考了大量相关书评,为入选...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高兴地读了由李德洙等同志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一书。可以认为,这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的编写和出版,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取得的新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研究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的标志。这部310多万字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的出版和发行,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研究的关心重视。  相似文献   

5.
我与《鬲与鬲文化》一书的作者鬲向前先生素昧平生,由于一位学界好友的推介,我有机会在他的这部著作出版之前,读到了这部凝聚着作者多年心血的书稿。我很珍惜这种"书缘"。读后有所感悟,愿与读者分享点滴心得。据本人的闻见所及,本书是第一部对"鬲与鬲  相似文献   

6.
《他山之石》这部经济论文选集已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问世.本书作者黄望青教授是一位外籍华人,新加玻卓越的政治活动家,东南亚地区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山之石》的多数文章选自其原著《工商业现代化诸问题》(经济论文之二).《经济外交在樱都》(经济论文之三)、同名著作《他山之石》(我所认识的日本)之中;还有“访华演讲”栏目内的六篇文章,则来自作者访问我国的部分报告文稿;“作者简介”是选自宋哲美著,香港九龙东南亚研究所出版的《星马人物志》一书.全书有五大部分:日本成功之奥密:新  相似文献   

7.
叶永烈 《社区》2009,(8):24-25
2008年国庆节前夕,有客自北京来。他送我刚刚出版的新书《趣味科学》。这是一本图文并茂、趣味盎然的科普新书,封面上印着:“未来科学家启蒙”、“青少年成长为科学家的直通车”、“看科学书,当科学家!”作者许钟麟是中国空气洁净技术与工程专家。他告诉我,这一回,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他的学术专著《洁净室及其受控环境设计》,同时也出版了他的这本科普新书,可谓“科研科普双肩挑”。  相似文献   

8.
张群 《华人时刊》2012,(12):56-59
与殷志强先生相识,纯属偶然。一次在南京大学出版社谈书时,学术图书中心主任杨金荣编审与我谈起一个人,他就是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中华玉文化中心顾问殷志强先生。并送我一套3册近期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玉文化丛书:《说玉道器——玉器研究新视野》、《鉴玉甄宝——中国历代玉器鉴定通则》、《旅美华玉——美国藏中国玉器珍品》。品读之中,感觉增长了不少知识。特别是《旅美华玉——美国藏中国玉器珍品》激起了笔者采访他的欲望。  相似文献   

9.
林喦:王先生,这是我们第二次对话,今天的话题比较单一,但我觉得会很深刻。我们这次所讲的是您2014年出版的大作《逍遥游·庄子传》,这部书是中国作家协会组织出版的重大国家出版工程《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中的一部,由您撰写的《逍遥游·庄子传》是这项大工程  相似文献   

10.
《孽海花》:在历史与小说之间陈子平A《孽海花》最初创作时,作者和他人都视之为“政治小说”。1903年,金松岑完成了《孽海花》第一、二回,刊载于同年11月在日本东京出版的《江苏》杂志第8期上。次年,金松岑翻译出版了叙述俄国虚无党历史的《自由血》一书。在...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本印制精美的图书,书名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由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正式推出。如果不先读这部书的“前言”“后记”和三篇序言,读者恐怕会以为这是一位军事家的专著。错了。这部专著的作者杨万强既非军人,更谈不上是军事家,整个工作经历与军队无缘,而是一位业已退休的基层领导干部。由于和作者相识多年,这部书在出版前,他就让我看过原稿,正式出版后,又承蒙他赠书让我先睹为快,对这部书就有了些感想要说。  相似文献   

12.
我和祖丁远见面是在1993年10月底,那次他是被邀请来北京参加红旗出版社、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杂志社联合举办《来自改革开放第一线的报告》一书出版评选颁奖大会,他与一位老作家合写的一篇报告文学荣获一等奖。他领奖后专程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来看我。我们彼此谈得很投机,大有志同道合的感觉。他是记者出身,对各种人和事都有广泛的兴  相似文献   

13.
大槻文彦是日本著名的国语学家,被称为日本传统国语标准语法学派的主导性人物,在日本汉语语法研究史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往研究大多认为他的"折衷文法"主要受到西洋文典的影响.我们认为,其"折衷文法"意识起步于1877年出版的《支那文典》,这本书是1869年在山东刊行的《文学书官话》的日文译本.也就是说,大槻文彦的"折衷文法"应是起步于《文学书官话》,而后确立于1893年出版的《语法指南》,成熟于1897年出版的《广日本文典》.这对大槻之后的汉语品词理论体系和日语品词理论体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文学书官话》对大槻文彦品词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体制关于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动态,林甘泉氏在其《战后日本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82年第8、9期)一文中,根据他在日本的调查所得写了一篇详细的报导.严绍(汤玉)氏在介绍日本的中国问题研究者的《日本的中国学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里虽有一些需要商量的地方,但也不失为一本重要著作①.此外,冯蒸氏的《近三十年国外中国学工具书简介》(中华书局,1981年)一书,虽然不是专门介绍日本问题的,但是连日本出版的非卖品油印刊物也都收录在内,并有题解,作为一本入门书也是很有用处的②.  相似文献   

15.
自清代学者辑录汇编了我国古代许多佚书之后,从清末至今,近百年间,专辑古代佚书的书籍为数不多。《北魏佚书考》(作者朱祖延,中州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出版,以下简称《佚书考》)的出版,不仅是对我国近百年间辑佚书的有力增补,而且对今后整理古籍工作有很好的推动和借鉴作用。清人辑佚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遗漏重复、校勘疏略、考核不精之处仍所在多有。《佚书考》作者以其深厚的古典目录学功底,从群书中遍搜北魏一代佚文,并用科学方法加以研究整理,较之前人在许多方面有不少的突破。笔者怀着求知的心情,将此书认真读毕,认为《佚书考》的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6.
《国际公关》:最近奥美出版了一本《金玉良言》手册,是一些针对公关人才的格言锦句。奥美为什么出版这本手册?柯颖德:我在奥美20年了,奥美出版过很多好书。大卫·奥格威就写过很好的书,读他的书你会发现他非常善于写作,所以他有很多的名言警句流传下来,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杨佩瑾 《老友》2009,(12):24-25
日前,84岁高龄的原江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我的老友喻建章,将他新近出版的长篇回忆新著《我的七十年出版生涯》一书,惠赠于我,并在扉页上题写了这样一首诗:"出版如无作品,难做无米之炊。编辑依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3届年会”上,邹东涛著《中国经济体制创新———改革年华的探索》(两卷)一书被评为中国生产力理论与实践优秀著作特等奖。该著作由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收录了作者自1980年到出版时关注、探索和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主要文稿90多篇。笔者经过认真研读《中国经济体制创新———改革年华的探索》,收获和感怀颇深。一、经济体制创新是我国改革时代的主题《中国经济体制创新———改革年华的探索》有一个明显的主线贯彻始终,那就是中国的经济体制创新。诚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这二十多年来,总是满脑子改革…  相似文献   

19.
相浦杲著《日本人心目中的中国文学》序相浦杲先生是日本著名的中国文学专家、大阪外国语大学教授。当我初次读他所著的《现代中国文学》专著的时像,就感到他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近代文学讲起,一直讲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当代文学,虽然处理的时间较长,但作者以文艺思潮的历史演变统贯全书,言简意赅,确实是很有功力和见解的一部著作。以后又看到一些他翻译的中国作品如王蒙的《蝴蝶》等书.由于我的日语能力很差,只能勉强阅读,因此并未搜求他的其他作品,对他的学术造诣了解不深。后来在他访华时曾有幸在北京会晤,他的汉语说得很流利,交谈十分融洽。1984年我赴日本讲学,蒙相浦杲先生盛情邀往他在京都附近的宇治市别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湖湘文化研究的热潮中,彭大成先生与韩秀珍女士合著的新作《魏源与西学东渐———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艰难历程》(以下简称《魏》书),最近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魏》书是湖南师范大学“湖湘文化与西方文化交互影响研究及湖湘文化的对外传播文库”中公开问世的第一本,也是《魏》书作者之一的彭大成先生继《湖湘文化与毛泽东》之后所推出的又一部研究湖湘文化的皇皇大著。全书共50多万字,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阐述了魏源的生平经历,并结合其活动论述了他的基本思想。中篇则将魏源纳入中西发展的历史坐标系中,全面分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