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现有真空开袋方式无法打开热切粘口编织袋,其他方式供袋动作繁琐等问题,课题组提出一种基于回转平台的摩擦式供袋机。回转平台与取袋手的配合可以实现快速从袋库取袋及送袋动作;施压手和回转平台的配合产生平面摩擦可以实现大袋袋口的搓开;插片夹手一体化上袋手可以实现已破口大袋的开袋及上袋;最后利用实验验证技术可行性并确定部分关键参数。结果表明本供袋机可以有效实现难开编织袋的破口开袋、整合取袋送袋及破口动作,提升现有大袋自动包装产线效率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南阳香菇代料春栽技术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阳西部山区及周边地区菇农在香菇代料栽培生产实践中 ,探索出了“双棚、中 (小 )袋、立体层架、春季栽培”法 ,管理上首创“不脱袋转色”、“带袋全光育花”技术。这种生产管理模式称之谓香菇代料栽培生产的“南阳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某预制场造船基地改造工程中,船舶下水滑道采用了水下现浇模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船舶下水方式为气囊滚动式下水。为保证船舶顺利下水,滑道的坡度及平整度是工程施工的控制重点。在以往的工程中,水下现浇模袋混凝土主要应用于护坡工程,对坡度及平整度的要求低于船舶下水滑道。针对水下现浇模袋混凝土和船舶下水滑道的特点,此工程在基床整平、模袋加工、模袋铺设和混凝土工程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对施工细节进行了把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吊袋栽培出了2~3潮耳后,由于袋内水分、营养缺乏不再出耳,就当废料扔掉,但袋内养分还未耗尽。为了多出耳,笔者象平菇后期覆土那样,对黑木耳后期进行覆沙,取得了可喜的效益,现介绍如下:将出过2~3潮耳后的菌袋脱袋,用大颗粒状的含水量为5%的河沙和1%的石灰拌匀,再将脱袋后的菌料置每100公斤水中加入了磷酸二氢钾  相似文献   

5.
南京大报恩寺出土了许多宋代丝织品,其中不乏各类囊袋,用于装饰或包装钱币、香料等供奉品.这些囊袋形制多样,装饰手法丰富,组织结构及纹样也极具特色,是北宋江宁高超织染技艺的集中体现.囊袋丝织物中有些运用了加金手法,有加手缝金线的,也有使用描金装饰的.基于对相关囊袋形制特征的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一件进行了复原制作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平底自立袋人工成型困难、生产效率低及成型质量差等问题,课题组设计研制了一种多工位平底自立袋自动成型机。该自动成型机由自动取袋开袋装置、多工位转盘组件、自动输送归位装置以及PLC和人机界面控制系统组成。基于凸轮分割器的多工位转盘组件可完成扩张成型、涂胶、侧压、平压、落袋折弯和成型质量检测等工位工作。各工位功能模块通过开放式接口与成型机平台连接,实现对不同产品规格生产需求的快速响应。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成型机运行稳定,产品成型质量高,成型速度可达每分钟20个, 袋子成型后最大长度300 mm,设备稼动率>90%,成品率≥99.0%。该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平底自立袋的成型效率。  相似文献   

7.
TY 型保鲜袋是继硅窗之后新一代的保鲜包装材料,保鲜袋本身具有适度的透气透湿性,可以控制袋内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延缓苹果生理衰老,可防止袋内壁产风倒袋、不用擦水珠等优点。甘肃酒泉市用此袋保鲜辣椒3000公斤,保鲜79天,无一坏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使用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模袋固化土强度增长规律,通过对现场原状土的物理分析及模袋固化土的室内配比试验,选择合适的固化剂和掺入比,并建立了贯入阻力、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龄期的关系,为利用模袋固化土作为堤心来替代砂石料等常规材料修建海上围埝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确定模袋固化土充填围埝的可行性,并为现场施工提供了经济合理的配合比.在实际应用中,采用模袋固化土施工,可降低工程造价成本,使资源配置合理化,同时也达到环保的效果,降低废料污染.  相似文献   

9.
食品包装是食品重要的组成部分,绿色包装是我国食品软包装的发展趋势。针对我国复合膜袋卫生指标存在的问题,从原料、生产工艺、国家标准等方面分析了产品产生不合格的原因。研究我国相关塑料产品的法律和规定,并提出学习和借鉴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政府、企业和公众3个层面出发,共同提高复合膜袋质量的方案,文中也探讨了我国复合膜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不用机电,利用家庭用具就能生产市面上各种中高档膨化洗衣粉。成本每袋400克0.8元,1人日产千袋。函授168元(赠配方、技术和10袋试做原料),面授380元(一律先学后交款,并免费教会“洗洁精“、“香波”生产技  相似文献   

11.
道砟击伤形成的轨面凹坑已成为客运专线有砟轨道轨面伤损形式之一。通过对合武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道砟击伤形成的轨面凹坑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认为检测区段轨面凹坑的深度符合正态分布,轨面凹坑深度平均值为0.33 mm。借鉴欧洲铁路在研究轮轨噪声时制定的轨面粗糙度水平标准和钢轨打磨、铣磨作业标准,利用1/3倍频和各波长范围的幅值统计,对铣磨后轨面不平顺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铣磨是消除轨面凹坑的有效措施,并且极大的改善了轨面的不平顺状态。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教育投资①的主体的确定和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教育投资的两难性表现在:当教育投资主体与教育投资对象不同时,可能会引起教育投资的套牢;而当二者合一时,又会(因为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和个体的财富约束)引起教育投资的不足。本文通过将人力资本划分为竞争性人力资本和垄断性人力资本,分析了不同市场结构下教育投资的特点以及不同投资主体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现象学教育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是这一思想的创始人之一。现象学教育学是以现象学为其方法论,建立在存在主义的哲学观上的一种教育学思想。现象学教育学利用现象学的这种质的研究方法,鼓励教师和父母对儿童生活世界用心观察,通过反思提出教育的目的和价值。现象学教育学更加关注个体而非整体,体现出一种对生存、幸福的人文情怀,旨在获取生活的意义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和堆砌。它使处于学院化的研究方法走向平民化,使得研究者、教师和父母都能容易地掌握这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曹妃甸东南海堤龙口的合拢位置进行调整,采用分层合拢的施工方法提高了合拢的安全性,运用双层土工布垫层方法提高了海堤的抗滑稳定性。在龙口水位落差2.37 m,龙口处横流平均流速4 m/s,瞬间最大流速6 m/s的条件下使合拢顺利完成,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土地肥力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肥力是土地的客观属性;土地肥力包括了许多要素;具有肥力的土地是农业基本生产资料;土地自然肥力是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土地经济肥力是人工肥力和自然肥力的统一体;科学技术在土地肥力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然土壤向农业土壤的转化和发展,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6.
建立桩网结构路基的离散元模型,从散粒体和微观角度研究了桩网结构路基中的土拱效应。结果表明:土拱效应随着桩间土的沉降而发展变化,桩间土发生较大的沉降后土拱效应才能达到极限状态。桩顶平面上方1.67倍桩净间距范围内土体的密实度受土拱效应的影响,土体孔隙率的变化与土拱效应发展保持一致。土拱效应发展过程中土体的竖向位移远大于水平向位移,桩顶上方竖向位移小于桩间土上方竖向位移,等沉面的高度位于2.7倍的桩净间距处。土体中竖向应力的影响范围与密实度的影响范围相同,土拱高度为该影响范围的上限,在该范围内土压力系数随土拱  相似文献   

17.
对湖北省恩施市几个主要产烟区的烟地土壤的调查分析和对烤烟盆栽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烟地土壤含硒量因土壤母质而异,并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其分布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烤烟团棵期含硒量随土壤含硒量和土壤施硒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呈现出地下部分大于地上部分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土壤污染现状与法律责任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污染越来越受到世人重视,但是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基本上是一项空白.尽管中国现行法律中有一些零星规定,但分散而不系统,缺乏可操作性的具体法律制度,且没有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法律责任作为法律上的否定性评价和谴责,是补救受到侵害的合法权益,恢复被破坏的法律关系和法律秩序的手段.因此,对土壤污染法律责任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文章阐述了中国土壤污染现状,分析了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并借鉴国外对土壤污染防治的经验,提出了规定土壤污染法律责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茂名小良水保站的4种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吸湿水、土壤容重、土壤比重、土壤孔隙度以及土壤的机械组成等6个土壤物理性状指标进行取土化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混交林含水、蓄水性能最好;但土壤质地一般,多石沙;容重和孔隙度都不太好.②松桉混交林比纯桉林容重和比重小,说明桉树混交利于土壤质地改善;但松桉混交林、纯桉林的保水蓄水性能不如混交林,地表沙化,粘粒下移明显.③纯桉林人工全耕深翻,土质疏松利于雨水下渗;桉树林表土层土壤容重比光板地要小,说明对土壤质地有一定的改善作用.④光板地物理性状最差,是无植被保护的结果.因此,在种植桉树时,以混交、适度地配置林下植被、保留枯枝落叶覆盖物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进土壤地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梳理我国人为土划分及归属的认识与深化过程,认为其研究特点表现为:我国人为土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农业土壤领域,水耕人为土与旱耕人为土的诊断特征、理化特性、剖面形态等问题是关注的重点;日益强烈的人类行为对土壤造成的影响在人为土研究领域日趋活跃。从人为土的成土过程来看,农业文化、习俗、科技等是农业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构成人为土丰富的文化属性。结合其文化属性,对充分认识人为土的古代成土过程,认知土壤多样性,理解土壤的人文内涵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