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评论是党报的灵魂和旗帜,要增强其舆论的引导力,首先要打造立体化的言论格局;其次要创新评论的表现形式;再次要加强评论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党报要加强评论,以跟上传媒形式多样化的发展步伐;以应对社会巨大变化的需要;以适应读者需求提升的客观现实。把握时代脉搏,回应群众关切;打造媒体品牌,形成评论格局;改进文风,创新表达;提升队伍素质,提高引领能力。  相似文献   

3.
理论宣传是地方党报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提高地方党报理论宣传的吸引力,这是摆在理论宣传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努力使理论宣传做到可思性、可用性和可读性的统一;不断增强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认真研究报纸理论宣传的中介、主体和客体,构建全新的主、客体关系,真正把党报理论版办成读者喜爱的版面.  相似文献   

4.
新闻敏感的核心是政治敏感,党报记者的政治敏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是党报记者的职业灵魂,是捕捉新闻的利器。要增强记者的政治敏感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政治家的头脑,勤奋、奉献、甘于寂寞、勤于调研,时刻处于“备战”状态。  相似文献   

5.
党报是党的喉舌,人民的喉舌,其主要工作机制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人民进行教育和引导,及时传播新闻、信息。作为党报组成部分的文艺副刊,它的职能、宣传指导思想必须同整个报纸的宣传指导思想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宣传手段、方法、形式。 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的作品、文章,既不同于报纸上的新闻,评论,也不同于文艺杂志上的文学作品,是一种介于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之间的一种边缘文体,习惯称“新闻文学”“新闻文学”按照新闻规律,按照新闻的党性原则,努力使新闻性,艺术性,专业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与整个报纸的宣传保持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6.
杨树 《云梦学刊》2009,30(6):151-153
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在评选标准中规定网络评论必须要有鲜明的网络特色。在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网络评论获奖作品中,更多的是单从新闻评论的标准来评选,而少有结合其介质特点来考虑的.因而缺乏广泛的参与性和超强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梁骥 《理论界》2008,(3):45-46
文章首先从扩大党报理论宣传的规模和深度、提高评论文章的理论宣传效果、加强新闻报道的理论含量、把握文艺副刊的政策性和主旋律等四个角度阐述了加强党报理论宣传力度的问题,其次从增强理论宣传的新闻时效性、追求最佳理论宣传效果、丰富内容和形式等三个角度阐述了推进党报的理论宣传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既受物质生产规律影响,更受精神生产规律影响。党报,一方面担负着政治使命,另一方面又要参与市场竞争,在此条件下,党报如何实现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一、坚持三个原则1 党性原则。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新闻的功能日趋多样化。它不仅起着传达、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作用,同时还担负着经济信息传播、科学知识普及、社会舆论监督、文化体育娱乐等多方面的任务。正是由于新时期新闻功能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我们才更加需要强调党报的主要功能必须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反映的必须是人民的心声。党报的党性原则突出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党报的管理创新事关党报事业的繁荣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党报管理工作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而创新党报管理,应从内部改革和宏观管理两方面入手:通过创新行政管理、采编管理和经营管理,深化党报内部改革,构建适应市场环境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同时,在党报的内容生产管理和班子建设管理以及对其扶持、服务方面,改进党政主管部门对党报的宏观管理,为党报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党报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如何对待党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应该客观分析,正确认识。要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努力把党报办得更好,使之充分发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作用。一、党报的地位不容动摇党报,即中国共立党各级组织的机关报。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诞生的第一张党的机关报响导》,到1948水创刊的《人民日报》,直至现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地、市、县委的机关报,都是党报。这些报纸从创刊起,就鲜明地突出了党报的性质。正…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渠道高度发达、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任何一种传媒都只是满足受众需要的一个渠道,党报要想占据主流媒体的地位,拥有大量受众,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整合自己的新闻资源.以网络传播平台为代表的多元媒体正在分割着传统媒体的受众,始终是主流媒体的党报应对多媒体竞争的实质就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高党报社会新闻的水平和质量是增强党报可读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党报需要社会新闻是由党报的性质决定的,党报的社会新闻在可读性上既要不断满足读者需求,又不能只单纯地迎合读者的趣味,而应引导读者的趣味,应将正确的思想寓于可读性中.党报社会新闻还应以权威性来征服受众,这种权威性的体现就是要借地域色彩来进一步张扬"信息传播力,民众影响力",通过关注社会舆情来强化社会新闻的权威性和引导力.  相似文献   

12.
党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要提升理念、创新思维、创新内容。党报要办最出色的新闻、塑造最具公信力的媒体,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要围绕市委中心工作,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办报;要在新闻媒体行业中站前排、立潮头,更出色、更有效地发挥党和人民喉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谈地方党报副刊的结合意识叶玉生我国的地方党报,仅以地、市级党报而言,其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这类报纸,均有副刊,其内容涵盖之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可说是无所不包。其形式,亦是五彩缤纷,百态千姿。它有些类似大众、通俗文化类刊物,...  相似文献   

14.
地方党报与中央党报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一致的.这个一致性,是保证各级党报与中央保持一致的关键,是衡量每张党报的领导权能否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总书记重新强调要政治家办报,就是要求新闻界上下都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时刻不能忘记党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这就是要坚待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指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片面性,准确把握宣传的“度”,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自觉遵守宣传纪律.要坚持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地方党报必须正确处理好强化政治意识与突出地方特色的关系.下面就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谈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15.
李黔 《南方论刊》2011,(8):39-40
党报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形势下,党报舆论监督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党报行使舆论监督必须树立大局意识,坚持真实、正义、公正、平等、理性的准则,在认识、内容、形式和尺度上下工夫,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监督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新形势下,党报能否赢得读者,保持强大的舆论影响能力,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至关重要。而打造党报公信力、增强亲和力、提高影响力,成为党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一代文学的繁荣,应包括创作和评论两方面。但目前,评论落后于创作的状况较为明显,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要提高评论的质量,必须对评论本身进行评论。别林斯基说过的这句话至今也许还有其现实意义:“分析和研究的精神是我们时代的精神。现在,一切都得听从批评,连批评本身也包括在内。”本文试谈两点,期成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体系,党报是党在大众传播领域的主流媒体,党报要发挥权威性、思想性、群众性的巨大优势,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舆论服务的使命。地市党报离社会基层和民众的距离最近,担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职责和任务最直接最充分,要全面发挥其舆论优势,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文艺批评史上,王国维最先参照西方文艺理论,经由《〈红楼梦〉评论》等文章而建构相对完整系统的理论批评体系,引领着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潮流与模式。此乃其文学研究"得"之关键所在。然而,《〈红楼梦〉评论》中也存在着严重的错误观点,这些错误观点长期被学界所忽略,这是不正常的。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与中国人的精神大相违背,就是一个严重的失误。《〈红楼梦〉评论》表现出以西释中批评模式的局限性,此乃其比较文学研究"失"之体现。其研究之"得",启迪我们在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时,要自觉以中国文论话语规则为主来融会西方文论;其研究之"失",对今日仍盲目套用西方文学理论解释中国文学的批评模式,则具有不可忽视的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20.
提升大学生就业力: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大学生初次就业率持续走低日益凸显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当代中国大学生在其就业过程中遭遇了来自高等教育、社会环境和自身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政府要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和政策,确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战略,为大学生的就业力提升提供根本的保障;高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推动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