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读邹志方先生新著《浙东唐诗之路》潘承玉清风明月之夜,读到邹志方先生的《浙东唐诗之路》,深深感到,他在一个并不宏阔的空间里再现了千年以前文化史上的一段辉煌。一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神就神在这里有最丰厚的文化积淀。宋以来直至近现代...  相似文献   

2.
李春红 《南方论刊》2005,(10):60-61
一、问题提出二、问题分析三、辅导过程“我是一位岁的女中学生。最近我喜欢上了班上的一位男生,他英俊高大,爱好体育运动。我一天不见他,心里就很失落,总想找机会和他接近,但又没有勇气对他讲。我好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学习。我们班上很多同学在一起时总喜欢议论这个女生那个男生的,而且很多都有对象,我们这样算不算是早恋?面对自己对异性的好感或异性对自己的好感,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高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特别是关于早恋,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当今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学生的观念变化很快,也很前卫,中学生恋…  相似文献   

3.
南北朝时期彝族女学者阿买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学者 ,她不仅在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历史记叙与史学理论方面都有重要的建树 ,而且还具有朴素的民主思想与环境保护意识 ,在彝族医药学创建上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由于种种原因,我48岁才结婚,爱人是一位年轻贤慧的姑娘。婚后二十多年来,我俩互敬互爱,她对我体贴入微,同事们都说我有一个温馨的家。 在性爱上,我也有过曲折  相似文献   

5.
亮出你自己     
当学生时,我最害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而且发现周围的同学也和我一样。每次上课,当教授提问时,我们总是习惯地把头低下,生怕教授的眼光扫到自己。 一次上外语课,一位来自商业银行的专家做讲演。讲演的人总是希望有人配合自己的。于是他问,教室内有多少学经济的同学,可是没有一个人答应。但我知道,我们当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学经济的。可是由于怕被提问,大家都沉默着。专家苦笑了一下说:"我先暂停一下,讲个故事给你们听。"  相似文献   

6.
王廷相(1474——1544)是明代一位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文学家。在文学上,他力排“台阁体”,是明中期“前七子”的重要成员。他不仅撰有许多诗文,而且提出了“文以阐道”的文学理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徐朔方先生校注的《牡丹亭》和《长生殿》作为“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传布甚广,影响很大;尤其受到高等学校文科师生的欢迎。我在工作中也从中得到许多教益。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两本书在戏曲格律的点校中也出现了一些错误,本文拟就若干曲牌的句格问题进行辨正。同时也要涉及王季思先生校注的《桃花扇》,胡士莹先生校注的《紫钗记》以及中华书局出版的《六十种曲》在曲律上的某些错误。古典戏曲格律甚严。每一支曲牌规定句数与字数,称为句格。正字列入句格,衬字不列  相似文献   

8.
陆信礼  董凯 《中州学刊》2012,(5):124-128
方克立先生是当代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的最大特点就是重视方法论的建设。方先生在组织、领导中国大陆的现代新儒学研究中提出的三句话"同情地了解,客观地评价,批判地超越",不仅为中国大陆的现代新儒学研究提供了指导性原则,而且对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哲学史研究具有一般的方法论意义。方先生所说的"同情地了解",不仅体现了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一种发自生命根处的依赖感、根源感和认同感,而且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原则紧密联系在一起;所说的"客观地评价",要求对研究对象的历史意义(价值)、现实意义(价值)以及前瞻意义(价值)给以全面的合乎实际的评价;所说的"批判地超越",一方面的工作为"批判",即指出研究对象在思想上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的工作是"超越",即在"批判"的基础上按照"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原则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情地了解"、"客观地评价"、"批判地超越"三句话,虽然是针对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而提出的,由于方先生将其贯彻到对整个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研究中,因此对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哲学史研究具有一般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先生 ,您是“文革”初期老三届高中生 ,据说您上高中期间便开始系统自修文科 ,而且“文革”中也坚持下来 ,这肯定是不容易的。请您谈谈这段经历 ,好吗 ?●我上初中时非常迷恋数学 ,立志当数学家。但初三时读了一些伟人传记 ,一上高中便放弃理科、立志文科了。此后 ,我上数理化课时先举手回答问题 ,然后就看文科书。 1 96 8年离校后我也没下乡 ,仍呆在家里按计划自修 (这是我总感到愧对老三届同龄人的地方 ) ,直至1 972年就业。因为一下乡 ,我的计划肯定泡汤了。青岛一位著名朦胧诗人多年后对我说 ,“文革”中他曾到我家查户口 ,看到…  相似文献   

10.
宽容的力量     
张临 《快乐青春》2014,(10):20-21
那年,我上高二。我的成绩是全班最优秀的,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第一名。但我也有压力,这压力来自芬,她每次考试都与我只差一两分,而且大有超过我的趋势。我们住同一个宿舍,平时我们说说笑笑,是一对好朋友。可在学习上,我们却剑拔弩张,各不相让,而且谁也不服谁。那是冬日的周末,我要回家了,刚走出校门,想起我的手套忘了拿,于是折回宿舍去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常希望听到两位前辈的发言.其实我不应该首先发言.我觉得非常荣幸,因为在1985年,我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有幸教了一门价值学的课,那时候黄枬森教授是系主任.我特意拜访过他,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次机会能向他请教,所以感到非常荣幸.另外张世英教授慕名已久.  相似文献   

12.
扎西达娃是1980年代西藏文坛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作家。他的小说不但在题材、内容上颇具特色,而且在艺术特色上也独树一帜。考察扎西达娃小说创作的风格特色可以发现,他小说的艺术特色其实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早期小说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后期小说则呈现出了象征、魔幻、荒诞的色彩。  相似文献   

13.
王春瑜 《学术界》2004,(1):146-151
马振方先生近日在《文学评论》上刊出长文《厚诬与粉饰不可取———说历史小说〈张居正〉》 ,洋洋洒洒 ,絮絮叨叨 ,逾万言。老实说 ,读后令我大吃一惊 !该文的提要宣称 :《张居正》前三卷“大量内容陷于滥造和悖逆历史 ,厚诬了高拱、魏学曾、王希烈及其他多位古人 ,颠倒了其中部分历史上人事的美丑 ,以人为制作的反面历史人物反衬、拔高主人公 ,并用较多笔墨粉饰张居正的性格弱点和人格缺陷 ,而未能对其杰出的改革事业和思想精神作比较切实而充分的艺术展示。其厚诬与粉饰古人的弊病是近年历史小说创作中的沉重教训”。在马先生笔下 ,问题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曾国藩幕中一位重要人物张文虎赠给容闳的两首诗尤其是一首长诗。通过这两首诗 ,不但可以了解同时代人对容闳的看法 ,使我们对容闳在近代史上对国家的贡献有更深刻的认识 ,而且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列斯科夫是一位天才的叙述家 ,他的许多小说使用了第一人称叙事方式 ,“我”作为叙述者成为列斯科夫小说中一种非常重要而常见的叙事视角 ,而且“我”不仅成为小说的结构要素 ,同时也把小说作者的价值观念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16.
一贵忱先生大鉴:前承枉顾,得接风仪,畅聆教言,曷胜钦佩。大方先生书扇,顷始检出。兹寄去二枚,祈查收。大方先生名尔成,字地山,江苏扬州府江都县人。幼有才子名。以擅联语名于世,有联圣之称。赠妓之联尤工。我本有录稿传刻之意,惜已散失矣。暑热维珍重。匆此。敬请夏安。周叔弢上言。一九八○年七月十一日。附记:周先生与方尔谦(一八七一——一九三六年)友善。尔谦字地山,又字无隅,别署大方,以富藏泉闻名一时。其弟尔咸,字泽山。昆仲皆有文名,世称扬州二方。此札称大方名“尔咸”,疑为尔谦笔误。  相似文献   

17.
漠视亦是爱     
我的一位好友结婚6年了还没当上爹,我原以为他们夫妻也想追赶时代潮流,加入“丁克”一族呢。后来才知道,他俩生理上都有毛病。 知道内情后,我很替他们着急。我在报社上班,每天都上网帮着查找有关的医院、专家及治疗信息。收到我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后,朋友感激万分。遗憾的是,他们夫妇满怀希望地去了多家医院、找了众  相似文献   

18.
正有位朋友曾经在聚会上抱怨生活不易,同桌的朋友们也都纷纷表示认同。再仔细一听,无外乎是车贷、房贷、结婚生子之类的烦恼。我问:"你们明知会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跳到这些坑里去?"此话一出,整个包间就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用看着异类的眼神盯着我。我很清楚这是为什么——对他们来说,有些事是"必须且不得不去做的"。一位朋友认为我这是向生活妥协。我说,如果这样可以让我更幸福,妥协就妥协吧!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我想知道 广东珠海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 读者 我朋友有一事问及我时,我也 不知如何解答,于是想到了贵刊。 我朋友夫妇3年前生了一女儿, 现在又生一男孩。计生委罚他们3万 多元钱,由于生活清贫,根本就缴不上。计生委把这 事移交法院,法院来执行时,钱同样交不了,法院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既是对方绍伟先生《什么转型?为何危机?》一文的回应,也借此更加深入地讨论政治学研究方法。本文认为,我们对社会转型的研究首先要实现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转换,即把社会转型问题具体化,把社会转型问题转变为政治社会结构变迁问题,通过对政治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的研究发现要素的特质以及彼此的边界。通过对钻石型社会与石墨型社会的比较,我们发现了现代文明存在的密码是资本结构的生命力,无论是经济资本还是政治资本、社会资本抑或其他资本,其结构的解体将会导致资本的流失。所以,我们必须促进政治社会结构密度的增加来促使资本的增殖,这个密码破译了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本质。方先生固有的思维惯性和局限性使得其以一种看似新颖的概念浅显地诠释了这个世界,所以其开出的药方千篇一律,更与自己强调的世界多样性自掐。但是方先生所质疑的问题也是笔者拙著《现代文明的密码》以及此前文章所批判的对象,所以方先生的质疑恰恰证明了笔者观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