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学生课外网上消极娱乐活动的增多,对青少年身体发育及心理健康已构成潜在的危害.学校体育教育应重视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减少学生网上消极体育娱乐的活动时间及次数,使青少年学生投入到健康的体育锻炼中来.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倦怠是当下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情绪,其对于教师心理健康以及整个教育过程产生的危害是全覆盖性的。提高教师心理复原力能够负向预测教师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的效应受到心理复原力的调节,为此,可以通过专业技能、情绪情感、应对方式、社会交往和外部环境多维立体的方式,增加教师积极心理资源,提升教师心理复原力,以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频发,考验着各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易引发各种消极社会情绪,不仅影响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感受。以新冠疫情为例,群体恐慌、群体焦虑、群体愤怒、群体冷漠等消极社会情绪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普遍存在,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利因素。积极调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消极社会情绪、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缓解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满足国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必然要求。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所诱发的消极社会情绪具有普遍性、具体性、暴发性、感染性等基本特征,是在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双重作用下,经历情绪生成、情绪发展、情绪暴发和情绪传染等几个重要的演变阶段后所形成的规模化、持续性情绪氛围。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消极情绪生成的内部动因表现在四个层面:社会需要激发消极社会情绪唤醒;风险认知催生消极社会情绪分化;心理预期促进消极社会情绪强化;从众心理引发消极社会情绪传染。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消极情绪生成的外部效应体现在四个方面:利益冲突催生消极社会情绪的极化效应;社会公义引发消极社会情绪的汇聚效应;社会偏见强化消极社会情绪的期望效应;媒介传播引发消极社会情绪的扩散效应。科学把握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消极社会情绪生成机制和规律,加强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的社会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切实做好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消极社会情绪的调控,才能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确保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的良性有序发展。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消极社会情绪的治理对策包括:密切关注民众现实需求,阻断消极社会情绪源头;及时调整民众风险认知,实施消极社会情绪隔离;合理引导网络情绪互动,增进积极社会情绪趋同;充分保障情感支持系统,营造积极社会情绪氛围。  相似文献   

4.
710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大学生对主要社会生活事件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SCL-90”自评量表同时对710名地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交往等主要社会生活事件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进行测评,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发现被测查的大学生所表现的积极与消极的应对方式与其反映心理健康中的各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的认知、情感、行为三维度方面的积极和消极应对与其反映心理健康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部分因子呈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法,对1819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新生的情感变量、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新生的正性情感、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水平都偏高,负性情感与消极应对水平都偏低;高中升本、专升本、中职升本这三类不同层级的大学新生在正性情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大学新生在积极应对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新生的情感变量、应对方式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幼儿园、家庭,攻击行为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行为,经常发生在青少年儿童中.暴力行为者通常是高攻击性行为者,攻击行为对于以后的暴力行为有一定的预兆警示作用.攻击行为较频繁的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有攻击行为的儿童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招来更多的攻击而成为被攻击者,这势必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加剧;而本身不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青少年,在频频受到攻击的情况下,要么会产生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要么奋起反击而成为一个有攻击行为的人,从而可能导致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儿童青少年以后出现暴力的高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高自尊的异质性对社会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高自尊的异质性(权变性和防御性)对个体社会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权变性自尊量表、社会期望量表与社会心理健康问卷等方法对293名大学生施测。结果为高低自尊者在社会心理健康的各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高自尊的权变性和防御性都是攻击性的重要预测因素,高自尊的防御性能有效预测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因此,自尊不只存在水平高低之分,全面理解自尊需要考虑自尊的其他特性。  相似文献   

8.
学习性情感对青少年学习技能、过程及成就有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是二维的,无论积极情感或消极情感都可能对学习行为产生增活或减活作用。西方对消极学习性情感的研究已逐步超越传统的压力应对模式,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成长,同时对积极学习性情感的关注越来越高,其研究成果颇具启发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青少年厌学出走、自杀、犯罪事件的频频发生 ,笔者就引发上述事件的因素之一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对目前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危害、及根源的分析 ,指出全社会均应采取措施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0.
虚拟社区作为一个虚拟与真实交织的双重空间,对青少年的生理、智能、情绪、社会与人格都产生巨大冲击和深远影响,对青少年社会化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针对现实问题带来的危害,应尽快健全有关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或传播不健康信息的行为发生,实现现有青少年组织和权益保护机构的网络化,有效地预防和避免互联网对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建立有利青少年社会化的长效机制,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家庭沉默”现象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亲子关系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及家庭生活的影响。青少年“家庭沉默”并不全是消极的,只要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加以积极引导,完全可以克服其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结构与特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结构包括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社会适应、情绪调节和职业规划六个层面,计18个方面;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点则在于,男生和女生在心理健康的不同方面表现出不同优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不大,普通高中生在学习、自我、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社会适应和职业兴趣探索等多个方面优于中职生,而中职生在职业选择的实践方面探索更多,以及城市学生在心理健康的多个方面均优于农村学生等。  相似文献   

13.
父母服刑往往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常见心理问题包括自我评价偏低、情绪情感消极、人际交往不良、问题行为倾向等。社会、家庭和个体自身三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通过积极有效地开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服刊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和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社会预控和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险人格的膨胀与失控,往往是导致青少年恶性犯罪的根本原因。在现代社会,诸如家庭、学校和大众传媒等社会环境直接影响着人格社会化的健康与否。就社会学的“保护层”理论而言,从全社会的范围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建立起评估体系和强化社会预控机制,对于矫治危险人格和青少年犯罪心理,以预防恶性犯罪发生,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新的历史时期,对青少年的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要加大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激励、引导青少年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等,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女大学生具有女性特有的丰富的情感世界。本文从情感体验、消极情感、情感表达、情感追求四个方面解读了女大学生的情感特点,提出了要将女大学生的情感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意识、主体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女性学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结合起来,促进她们的情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班级里,班主任和学生总是在一定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下,从事着班级的各种活动。情绪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也是班级管理的一种手段,直接影响着师生的双边活动。然而,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难免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情感。那么,班主任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反映自己的情绪状态呢?特别是当班主任被学生的各种行为问题引起消极情绪后,又应当怎么办呢?一、要善于控制情绪情感班主任与学生打交道,学生当中一些不好的事情或言行往往会引发班主任的怒气。当这种消极的情绪产生后,班主任应理智地控制冲动,冷静地处理问题。否则,…  相似文献   

18.
人格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构建人格、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对26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分析与结构方程分析表明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积极应对可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消极应对可负向预测心理健康;人格各维度直接或通过应对方式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人格的外向性、行事风格、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对积极应对有着正向的预测作用,行事风格还对消极应对产生正向的预测作用.结论:人格直接或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为了调查甘肃省公安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受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的影响作用,对全省3857民公安警察进行了 SCL‐90、职业倦怠、社会支持问卷调查。 SCL‐90结果显示:无论是和全国普通人群进行比较,还是和其他部分省份的警察相比,甘肃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差,表现最多的症状是强迫、躯体化、抑郁。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其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未来。因此,政府应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策略。从研究现状来看,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仅依靠单一主体远远不够,需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主体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