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巴黎,如果是一位普通的旅游者面对之,他可能会在埃菲尔铁塔和香榭丽舍大街流连忘返。而如果是一位艺术家,他就会像个探宝者,坠入城堡和宫殿那些绮丽的梦境,发掘其中无尽的艺术宝藏,乐在其中,寻找创作的冲动和灵感。巴黎有以收藏古典名画而举世闻名的卢浮宫,有收藏近代美术的奥赛博物馆和收藏观代艺术品的蓬皮杜艺术中心,还有许多专业博物馆及画家个人美术馆,每一位“行家”都会程度不同地为里面的艺术珍品所倾倒。对东方的艺术家来说,巴黎是另一个世界,她独特的文化底韵、秀美风光、浪漫情调,不仅与小桥、流水、人家的中国江南…  相似文献   

2.
"惟有毕加索堪与张大千比拟" 1956年5月,应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乔治·萨勒的邀请,57岁的张大千偕夫人徐雯波来到巴黎,和西方艺术家共同交流切磋绘画艺术。巴黎素有"人间的艺术天堂"之美誉,张大千来到这里后大开眼界。5月31日至7月15日,张大千在巴黎举办了两个画展,一个是设在卢浮宫的张大千近作展,一个是在东方博物馆举办的  相似文献   

3.
一个偶然的机遇,一位出身中国、留学美国、周游世界的日本《读卖新闻》英美部记者,兼大阪府兵库县私立索爱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森川康子小姐,看中了拙画,因工作之便,她于1984年、1986年,来桂林和拉萨采访,特地绕道合肥,屈趾寒舍,恳请我能去其校交流。还直率地要求我能即兴创作一幅现代抽象派或半抽象的无笔画,给她看一看。我毫不犹豫,迅速“甩出”一幅《孔雀开屏图》,顿使她喜上眉梢。她说:“我早在东京,就瞄准了先生的孔雀画。不知先生有否到过弗罗伦萨和巴黎?是否收藏一些西画原作?”我无可奉告。“那么你是在本土学习这些现代西方艺术技法的?”答曰:“受益于恩师林风眠”。  相似文献   

4.
深谙雕塑艺术的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在他雕塑的林散之像前,久久驻足,说:“吴先生所塑的老人是从五千年文化中走出来的。”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说:“吴先生是天才的雕塑家,他的发自内心的创新力从他的每一件作品中都突显出来。” 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先生看了他的作品后,说:“我邀请你——中国的雕塑家,到巴黎来为我塑像。” 他,就是中国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教授。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吴为山完成了上百尊中外杰出人物雕塑,跨越2500年。有些作品已被欧洲雕塑艺术中心、荷兰国家艺术基金会,以及美国和日本的一些博物馆收藏。其中《荷兰女王像》(青铜)永久地安放在荷兰王国。  相似文献   

5.
张鹏 《国际公关》2014,(1):94-95
正纽约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西方世界最为知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大都会博物馆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西南方向,主建筑物面积约有8万平方米,展出面积共计20多万平方米;2013年度参观人数超过620万人,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巴黎卢浮宫;在19个永久收藏品馆部中,博物馆藏有超过200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品;在室内设计方面,各馆部根据展  相似文献   

6.
刘琦馆长是一位年轻干练的女士,她对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于每一件藏品都如数家珍。在与她几个小时的交谈中,她向我们讲述了服饰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间的传承和交融。她谈到了近年来民族服饰博物馆是如何用新时代的眼光,去接纳各种意义非凡的主题展览,如何多方采撷艺术文化瑰宝,用独有的审美情趣和宏大的视角理念,...  相似文献   

7.
没到巴黎之前,朋友说,作为世界艺术之都的巴黎,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只需要到街头看看人们的脸就可以了。如果这个城市人们的脸上都带着微笑,神情祥和,洋溢着幸福,那么,就可以说这是一个幸福指数很高的城市。我曾经在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呆过一  相似文献   

8.
沈寿绣举隅     
沈寿(1874——1921年)原名云芝,字雪君,江苏吴县人,是近代杰出的刺绣艺术家、教育家。她一生从事刺绣技艺研究与刺绣艺术教育工作,对苏绣以至对我国刺绣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她一生创作了不少刺绣作品,除流失到国外的,国内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南通博物馆都有收藏,作为一级文物加以保管。遗憾的是她后期的代表作,特别是她的成名之作,如《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耶苏像》、等,都作为礼展品和商品流出海外,对我们全面研究她的技艺特色和演变过程,增加了困难。本文仅就苏州博物馆藏的六幅沈寿绣,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年初我去法国巴黎探望年逾79岁的姨婆珍妮·安安,她是一位法籍华裔,多年前跟随法国丈夫来到这里定居。珍妮共有五位子女,自从丈夫前年去世后,她选择入住到一间名为"芭芭雅嘉"的公寓里。在和珍妮通了电话后,我乘车来到了坐落在巴黎东部蒙特勒伊苏布瓦区市中心的这间"芭芭雅嘉"公寓。珍妮正精神矍银地站在门口等我,然后热情地把我带进了她的房间。房间约有三十平,室内暖气、厨房、浴室和卫生间等设施齐备,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赞叹  相似文献   

10.
停留巴黎期间,曾数次路经这里。现在,我终于站在了她面前——巴士底广场——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端地。“巴士底”的法语意思是“城堡”,位于巴黎城区东部,塞纳河右岸。1382年前,它是一座坚固的军事堡垒,用于抵抗英国人的入侵。  相似文献   

11.
幸福瞬间     
<正>幸福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我这辈子记得有三次非常清楚的幸福感。第一次大概是我三岁时,我父母回家过周末,我睡在他们的房间。一张床上,左边是妈妈,右边是爸爸,他俩都在逗我玩。这是我记忆中的第一个幸福时刻。最近在看戴安娜·弗里兰(著名时尚专栏作家与编辑)的传记,她实际上在纽约长大,但是她跟所有人说她成长在巴黎,以至于她自己都承认,她的幻想其实比现实更重要。我一直有种感觉,我的第一个幸福时刻也许是我自己捏造出来的,我根本不确定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博览会与博物馆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两者都以实物展示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展示的都是人类创造物的精华,两者共同关注科学与文化,都是科学技术知识和文化艺术理念传播的课堂。这些共性的存在,使世博会与博物馆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世博会不断创新的展示理念与技术对博物馆展示技术的发展一直发生着影响,而博物馆界人士参与世博会筹办,博物馆展览融入世博会之中,是世博会与博物馆两者互为补充、互动发展的体现。历史上,不少举办世博会的城市都曾将博物馆作为整个世博会的一个展示内容来建设,或在世博会后将部分展馆转变为博物馆,部分世博会展品为博物馆所收藏,这不仅仅是世博会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推动,同时也通过博物馆传播了世博会精神,延续了世博会使命。正是由于世博会与博物馆之间的内在联系,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充分体现世博会与博物馆互动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艺术巴黎     
艺术巴黎孙伟世界上恐怕没有什么比艺术更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的向往了,艺术能使一切都显得高尚、美丽、动人。巴黎是艺术的巴黎。音乐的魅力法国人酷爱音乐,甚至爱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举世闻名的凡尔赛宫在巴黎西南部,310多年前,凡尔...  相似文献   

14.
她,作为新中国首位出国表演刺绣的艺人,致力于苏绣艺术在国际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她,参与、指导了众多珍贵文物的复制,抢救了久已失传的工艺;她,曾担任苏州刺绣研究所所长、创办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她,就是在苏绣史上值得浓墨重彩的顾文霞,为苏绣艺术这颗东方艺术明珠增光添彩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衣着朴素的徐业炯、顾文霞夫妇,在简朴、整洁的家中,向我们缓缓述说尘封的往事。不平凡的人生故事,跃动着顾文霞对苏绣艺术执着追求、弘扬光大的拳拳之心。  相似文献   

15.
主持语:谈到AyeGallery,晏青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她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谈到很多对当今艺术市场、画廊行业的看法和建议,语言中肯,不夹杂任何的做作。可以说,近十年倾力于艺术,AyeGallery是晏青人生的写照。当我们提出要刊登她一幅照片时,她只是笑笑说:"就拍画廊吧,画廊就是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 3月 18日 ,渝西学院、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教学科研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重庆市大足县宝顶山隆重举行。与此同时 ,渝西学院、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合作委员会以及渝西学院大足石刻研究所宣告成立。渝西学院、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合作的指导原则是 :优势互补 ,互惠互利 ,协同创新 ,共同发展。双方合作的具体形式 ,一是乙方 (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 )作为甲方 (渝西学院 )的教学科研基地 ,与学院共同为国家培育人才 ;二是甲方成立渝西学院大足石刻研究所 ,与乙方共同参与对大足石刻在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渝西…  相似文献   

17.
法国——巴黎对于陈学昭来说,是一个梦,一个终生难舍的梦;在她的心中,在她的作品中,缠绕着一个“巴黎情结”。本文试图透过陈学昭本人的经历和她的作品,来把握她的心灵历程,特别是与法国的精神联系,进而从她的身上了解一代先进知识女性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18.
芬芳的泥土来源于大地,她不仅滋润万物,而且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她能够满足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人通过自己的双手塑造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陶艺品。如今,陶艺品早已不是博物馆内凝固的历史,也不再是高深莫测的艺术行为,而是一种有趣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9.
山西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山西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力、渗透力和影响力。我刊从今年起,特推出"华夏文明看山西"栏目,力求从历史文化、文物古迹、民俗、自然资源、旅游、艺术等方面展现山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以折射灿烂辉煌的华夏五千年文明。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20.
许复召 《老友》2012,(8):42-42
我的孙女不和我们住在一起,但她从产房被抱出来时,我就在她身边。她小时候常来我这里,我看着她长大成长,她今年已上高一。每当想起她时,我就感到非常愉悦。她为什么那么让人爱她呢?因为她是一个阳光型的女孩,自信、开朗、乐观;这可能与她爱好音乐、唱歌有关,她每个阶段的进步都给我带来欢乐。从小,她就显露出艺术天赋,她父母把她送到刘诗昆艺术幼儿园学习钢琴、舞蹈、外语。她非常快乐。幼儿园举行过一次汇报演出,我们和亲家都去观看了。那场演出令人刮目相看,开场由10架钢琴共同奏响《黄河大合唱》,我孙女也在其中,真是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