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组织的特点和作用董妙玲(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抗日党派和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国共合作的基础上,由各抗日阶级、阶层、团体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民族的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抗日战争的实践证明,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法宝.今天,总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对于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毛泽东在1940年3月11日的《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中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扩大和巩固。此言道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出毛泽东对统一战线的态度及重视程度。 在日本武力侵入中国以后,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和勾结日本公开投降或准备投降的一切汉奸和反动派,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民族革命任务主要地是反对入侵的日本帝国主义,主要地是打击两个敌人,即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且主要是前者,而民主革命的任务又是为了争取战争胜利所必须完成的,两个革命任务已联系在一起了。在这种客观形势下,毛泽东指明:当前党的一切政策,都是为着战胜日寇,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此时此刻,中华民族的兴亡,成为一切抗日党派的责任,成为全国人民的责任,因此,“在抗日战争中,一切必须服从抗日的利益,这是确定的原则。”“阶级斗争的利益必须服从于抗日战争的利益。而不能违反抗日战争的利益”。在抗日战争高于一切利益之时,毛泽东认识到仅靠最有党悟性、最有组织性的无产阶级是不够的,“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  相似文献   

4.
试论朱德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贡献胡松一“九一八”,“一二人”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①的统一战线口号,号召工农兵及一切劳动群众联合抗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1933年1月17日,毛泽东、朱德以中华苏维埃临时...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深重灾难,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成为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作为中国主要政治力量之一的中国共产党,为了创导和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它的策略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从下层统一战线到抗日反蒋策略方针的提出,接着转变为逼蒋抗日,最后发展为联蒋抗日的策略总方针,构成了“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时期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基本框架,同时  相似文献   

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宋庆龄在抗战期间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主要支点。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宋庆龄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最初主张建立工农群众为主体的下层统一战线,发展到建立一切不愿作亡国奴的爱国同胞的统一战线,又从以国共合作为统一战线的中心内容的思想,发展到反对国民党的分裂活动,维护和巩固统一战线,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思想。宋庆龄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同步发展,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七七事变五十周年。半个世纪以前的1937年7月7日,在我国爆发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的伟大正义战争。这是一部气吞山河、威震寰宇的悲壮史诗,它以日本侵略者宣告无条件投降而胜利结束。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有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这次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觉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抵御外强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在抗日战争中,四川党组织根据我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结合处于抗日大后方的四川的特点,为发展四川的抗日形势,为争取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努力建立了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鲜明的特点,即广泛的民众性、相对的稳定性、在共同纲领统一下的一致性、坚持抗战的坚定性、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具有典型性等。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早于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国抗战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胜利,为我党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近百年社会变迁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必然性张连国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对外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则是中国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客观历史条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现实可能性,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  相似文献   

1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现代化建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徐秋花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策略1935年华北事变后,在中国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紧急关头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  相似文献   

12.
<正> 今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倡导和组织的团结一切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和历史经验,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前提条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民族危机空前的关头,中国各阶级、政党和团体以各种形式表达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敌侵略,共赴国难的政治态度。但在怎样抗日的问题上,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中国共产党在认真分析了日、英、法、美和苏联的不同对华政策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抗日战争将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必须发动、团结和组织一切抗日力量,开展民族革命战争,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而国民党政府一方面幻想英、美等国制裁日本,调停中日战争,另一方面,害怕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日,害怕革命力量的增长会动摇自己的反动统治,因而,制定了一条由政府和军队抗日的战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彻底打败了妄想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的日本帝国主义,并发展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结束,还发展为数千年来剥削阶级统治中国社会的结束,建立了消除剥削和压迫的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国家。这些伟大的转折是怎样得来的呢?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逼蒋抗日”政策。1937年“七七”事变前后,中国出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组成了包括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在内的全国各阶级、阶层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开始。战争开始的一年多的时间中,日本把国民党政府作为主要作战对象…  相似文献   

14.
以国共合作抗日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乃是由于新的历史环境决定的,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全中国.这种历史事实,使国内各个阶层、各个党派、各个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着变化.各阶级、党派、集团的一切抗日力量,一致认识到民族斗争是主要的,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抗日利益高于一切.共产党首先热情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主动与国民党谈判.国民党也逐渐改变政策,转到与国内各党派团结抗日的立场.由此可见,在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历史环境下,抗日救国就是全民族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5.
冯玉祥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大贡献张家来,焦德忠,李广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取得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完全胜利的重要保证。著名国民党民主派、抗日爱国将领冯玉祥,以其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身份,起了他人无可替代的作...  相似文献   

16.
这是王克非、郑学凤两同志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而撰写的论文。文章对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和新时期的“一国两制” 的特点及其必然联系进行了论证。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通过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过程的分析,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起了主导作用,但国民党政府的政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某些改变,表示愿意有条件地同中共联合抗日,也是国共再次合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第二部分,作者通过对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不同阶段的几个重大战例和重大事件的介绍和评述,指出: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为巩固和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彻底打攻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国民党政府虽然从未彻底放弃和根本改变反共反人民的立场,但在当时内外强大舆论的压力下,对日寇的入侵也曾进行过认真的抵抗,尤其是国民党军队中的许多爱国将士,在对日作战中表现出了不惜流血牺牲的英雄气概。抗战时期的不少著名战役,就是在国共两党两军密切配合、互相支援、并肩作战的情况下取得重大胜利的,如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抗战的胜利,是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胜利。第三部分,作者通过对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基本情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刚建立时,毛泽东就指出:“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形式,最关键的因素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考查这一正确政策制定时所经历的由抗日反蒋—一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的复杂过程,对于帮助我们认识过去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今天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实行,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在中华民族危亡关头,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最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本文谨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重大作用进行论述,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一)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以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必然产物。也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妄图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促成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评述曲新英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把国际反帝统一战线和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结合起来,以独立自主为基础,制定了一整套正确的对外政策,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一、抗日民族统...  相似文献   

20.
<正>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解放和团结抗日的旗帜,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在全国人民支持、配合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为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作了极大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的共产国际、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也就是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从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到抗日战争胜利,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