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令福 《唐都学刊》2001,17(4):24-26
唐都长安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也居住有不少来唐的日本人,这些来唐日本人包括遣唐使及随船带来的留学生与学问僧。他们在唐都长安学习唐朝先进文化,积极开展朝见皇帝、进献贡物、读书学习、访师求友、收集书籍等活动,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隋唐时期 ,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 ,文化辉煌灿烂 ,学术思想兼容并蓄 ,开创了中国中世纪文化大国的局面。文化大国的特有魅力吸引着周边国家的学者、文人、僧侣等来唐留学、进修和求法 ,且以直接的文献交流为手段大力吸取唐文化 ,中外典籍交流活动频繁。其中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日本 ,由于地理与交通上的便利 ,在隋唐三百余年间 ,曾十数次派遣使团到中国 ,以求友好交住以及采集汉文典籍。众多的“留学生”、“学问僧”在中国求学问法后 ,往往携带大量的中国典籍归国。处于文化繁荣的唐代诗歌、小说和大量艺术…  相似文献   

3.
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转型体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萧功秦 《浙江学刊》2005,(5):100-107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发展,是通过试错反弹的方式的路径来逐渐实现的,它体现为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主义政治体制,逐渐转变为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有限多元化的后全能主义体制.本文分析了伴随并影响这一政治转型过程的五个历史-政治要素,它们是决策精英的世俗理性化、社会与文化领域的有限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去魅化,政治上的脱两极冲突化,政治录用体制的技术官僚化.本文以此为基础,来考察后全能体制的一些主要特点、矛盾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一早在公元二、三百年以前,日本还处于新石器时代后期,中国的青铜器和铁器几乎同时传到日本。日本很快进入了金石并用的时代。同一时期,中国水稻种植技术也传到了日本,日本因此从渔猎社会一跃进入农耕社会。以后,中国的汉字,儒教和佛教(佛教虽然起源于印度,但日本接受的是从百济传去的中国版)也相续东渡日本,对日本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到了隋唐时代,日本大量派遣留学生和学问僧直接来中同学习,前后持续长达三百年之久。举凡中国政治体制、法律思想、文化教育乃至民情风俗无  相似文献   

5.
“渡来人”和日本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人历来将早期从中国大陆去日本列岛的中国人称之为“渡来人”。顾名思义,所谓“渡来”,即从海上而来之意。在隋、唐时期之前,中国人去日主要经朝鲜半岛小驻,然后穿过“对马海峡”抵达日本。而到了隋、唐时期及其以后,便直接经黄海、东海、南海去日本了。  “渡来人”赴日所形成的文化意识,在人类交往史中,堪称一种创举,他们那可歌可泣的举措,蕴含了人类的聪明和才智,坚毅和果敢。“渡来人”群体,起到了中国对日交流使团的作用,他们对日本的开发和建设功不可灭,他们对日本人的思想启迪乃至“大和魂”的形成作用甚大。因此…  相似文献   

6.
日本作为一个没有史前史的岛屿国家 ,其文化的形成是迟滞而缓慢的。而且 ,正如英国、菲律宾等岛国承袭西欧大陆文化或马来文化一样 ,日本文化在其形成之初也同样吸收了外国文化。自古代起 ,日本便将中国文化作为其渴求达到的目标 ,在政治形态、典章制度、语言文字等许多方面都以中国为范式。早在1 80 0年前 ,日本便引进了中国的耕作文化与纺织文化。 1 30 0年前 ,又从中国引进了系统的国家制度和佛教 ,1 6世纪则从中国引进了儒学。在此后相当长的时期里 ,日本高层人物经国济世 ,中层人士从政为官 ,下层百姓处世为人都以儒学为中心。不仅政治…  相似文献   

7.
今年,恰值中日文化交流先驱之一的鉴真大和尚诞生一千三百周年,东渡日本传戒一千二百三十五周年,圆寂一千二百二十五周年;又是日本著名诗人、剧作家依田义贤先生,把日本著名文学家井上靖先生的小说《天平之甍》改编成话剧并首演的二十五周年纪念。井上、依田两先生,多年来不遗余力地促进中日友好,殊堪钦敬。井上的小说,取材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七五三年,日本奈良时期天平朝胜宝五年)鉴真东渡传戒史实,全书五章记述日本留学僧(学问僧)荣睿、普照等人,随遣唐  相似文献   

8.
和谐的社会生活和稳定的政治秩序始终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支撑.由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存在巨大差异,政治稳定的内涵、特征以及实现方式都存在着显著区别.社会主义社会要走向和谐,必须摒弃静态的政治稳定观,建立具有相对性、开放性、可持续性的动态的政治稳定观.只有依靠合理的政治分配机制、完善的政治参与机制、畅通的政治沟通机制和协调的政治文化机制,动态的政治稳定才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9.
“哲学”范畴的中国化及其内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以来 ,中国人在引进西学的过程中所犯的最大错误之一就是从中国文化自身的传统出发来理解西方思想。作为一个现代学科范畴 ,“哲学”本来是从西学中借来的 ,但是借来以后立即被“中国化”了。文章认为 ,把“哲学”普遍地理解为一门关于世界观、人生观或方法论的学问 ,这一理解与中国古代学术传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但却与西方两千年来的哲学传统没有什么关系。在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史上 ,从来没有哪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把哲学这门学科定义为一门关于世界观、人生观或方法论的学问 ;不仅如此 ,他们所说的“哲学”与中国人通常情况下对“哲学”的理解在思维方式上有天壤之别。但是由于中国人长期以来没有认识到他们对哲学的上述理解是从中国文化自身的学术传统中来的 ,与西方人对作为一门学科的哲学的理解存在着思维方式上的根本区别 ,致使他们在阅读和研究西方哲学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误读 ,造成了许多严重的曲解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状况的分析,说明西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对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的影响,揭示中国近代政治力量的更替和兴衰的历史必然性.指出适于民主的政治文化,只能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逐步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的政治和政治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