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字军东侵,是中世纪时期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场侵略战争.两个世纪内,整个西欧和部分中欧的封建国家都先后参加了对中东地区的侵略活动.这场侵略战争是怎样结束的?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正确评价埃及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而且关系到正确评价埃及人民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本文仅就埃及人民反十字军的斗争及其胜利原因与意义.作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2.
库尔特奈的艾格尼丝是埃德萨伯国的公主、耶路撒冷国王阿马里克一世的前妻和鲍德温四世的生母,身世显赫,是十字军东征进程中重要的政治人物。鲍德温四世统治期间,艾格尼丝积极干预朝政,形成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政治集团,与耶路撒冷本土贵族之间展开激烈的党争,导致耶路撒冷王国由盛转衰。传统上,西方学术界把艾格尼丝视为耶路撒冷党争的元凶之一。本文以艾格尼丝的婚姻为主要线索,通过考察艾格尼丝与埃德萨派政治力量的形成、艾格尼丝与阿马里克父子的继位问题和她对女儿婚姻的干涉等三个方面,多角度探讨艾格尼丝对耶路撒冷王国晚期政治所造成的影响,并尝试对此予以相对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安条克之战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关键战役,基督教史家们对这场战役的记载反映了十字军的规模、构成、武器以及其军事的理念。十字军的构成体现了中世纪封建西欧的社会结构和秩序。十字军的武器装备和军事理念凸显了11世纪基督教世界封建军事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孙扬 《百姓生活》2011,(6):61-61
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和圣地,但是数千年来却饱受战火的侵扰,屡次被摧毁。以色列人、巴比伦人、波斯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人、十字军、埃及人、奥斯曼帝国以及英国,都曾成为这个以“和平”命名的城市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新航路的开辟、地理的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掠夺,拉开了西方现代社会的序幕。但是第一个登上舞台的,不是资本主义相对发展的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而是处于萌芽状态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从这点出发,对西、葡积极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展开一些新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封建主义的恶性贪欲是推动西、葡开辟新航路的主体动因几个世纪以来,特别是十字军的东侵(1096—1291年),亚洲成为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  相似文献   

6.
汉初分封的同姓王国,具有一定的人事权、司法权,职官制度与汉廷相近,有时也会比附汉律令进行定罪量刑,但并不意味着王国有制定法律的权力。对此种种自治权,不宜过分夸大:无论是从名还是从实的角度看,皇权政治一直存在并占据上风,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也确定无疑。从朝廷颁行的律令看,汉法通行于天下,王国并非是法外之地,更非独立的主权国家;从汉文帝即位以来,朝廷对王国的控制与防范也在不断强化。秦汉之际,封邦建国屡屡再现,是封建观念意识的外在体现,同时也是尝试重建旧制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7.
麻风病被视为上帝对罪人的惩罚,麻风患者遭到社会的歧视,失去正常的继承权.鲍德温四世在罹患麻风病的情况下,能够继承耶路撒冷王位,显得耐人寻味.在现存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时的麻风病医疗技术和耶路撒冷的政治局势,尝试以疾病社会史的视角,对鲍德温继位问题予以合理的阐释.鲍德温四世能够继位,并不是由于十字军国家对待麻风病患者的态度与西欧有本质区别造成的,其实质是一次正常的中世纪王位继承.  相似文献   

8.
书评二则     
一、《蒙古人与马穆鲁克人:马穆鲁克—伊尔汗王朝战争(1260—1281)》(MongolsandMamluks:TheMumluk-IlkhanidWar,1260—1281),鲁万·阿米泰—普雷斯著(ReuvenAmitai—periss)著。剑桥伊斯兰文明研究丛书,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5年,共212页,附黑白插图3幅、地国8幅。对于伊朗蒙古伊尔汗同马穆鲁克政体双方间的关系问题,研究十字军东侵的史学家、蒙古地区以及近东穆斯林早已注意到了,但是对于双方关系中复杂的外交和军事问题几乎很少作出令人满意的阐述。长期以来,这是一项空白,它导致了诸多似是而非的有争议的假想。…  相似文献   

9.
凡是漫游过英国文学史的读者都会在历史小说的国度里留连忘返,那里的乐曲古朴奇妙,节奏铿锵高昂,民族尊严回荡在苏格兰苍劲的山岗,十字军东征的战鼓震撼着人类历史的教堂。司各特,这位王国的缔造者,以其生花妙笔精确地描绘了一幅从中世纪到近代苏格兰、英格兰及欧洲国家社会...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中东和平进程的现状及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在解决土地、耶路撒冷最终地位、巴勒斯坦建国、犹太人定居点等问题上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从而得出中东和平进程而临严峻考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从表面上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在耶路撒冷、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巴勒斯坦建国等关键性问题的严重分歧导致了巴以和谈屡陷困境,而笔者以为,和谈困境根源于两大民族主义思潮--犹太民族主义与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内在对立.  相似文献   

12.
一三五三年昭法昂王(曾译法伦王,越南史籍称范甘王)统一老挝境内各自为政的部落国家,建立起封建王国——澜沧王国,奠定了基本上相当于今日老挝版图的疆域。以后,曾遭受越南封建王朝、缅甸东吁王朝、暹罗(泰国)阿由提亚王朝、法国老殖民主义、日本军国主义和美国新殖民主义的先后入侵和占领。一九七五年底,老挝虽然成立了人民民主共和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天才的谋略家,一个不可战胜的对手,沙龙就是守卫着以色列的雄狮。在耶路撒冷,除了建国以色列的班古里昂(David Ben-Gurion),没有哪个人比沙龙对这个国家的影响更大了。也没有哪个以色列领导人像他那样,在经历了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4.
拉丁人丑化阿莱克修斯一世,主要是因为野心家波希蒙德的宣传.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使得十字军首领与拜占廷皇帝直接接触,双方不可避免出现误解和偏见;阿莱克修斯与十字军的目标和利益不同,阿莱克修斯阻碍了十字军首领的利益追求,引起不满;野心家波希蒙德利用十字军首领对阿莱克修斯的不满和误解,利用拜占廷与西方的宗教分歧,大肆进行反阿莱克修斯宣传、反拜占廷宣传,结果阿莱克修斯形象被丑化.  相似文献   

15.
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先后建立起来的众多日耳曼人国家,唯独法兰克王国存在的时间最长,封建化过程完成得最早,对西欧的影响也最大。法兰克王国胜其它日耳曼国家一筹的原因就是法兰克人皈依了天主教会,利用它为创建和巩固法兰克封建国家服务。那么,天主教在法兰克封建化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16.
一、宋辽战前双方国势宋辽战争长达二十五年.双方“战争的政治目的”在于争夺燕山要区.为说明这场战争的总过程和最后结局,对战前双方国势作一简要的叙述,是十分必要的.先说契丹辽国.耶律阿保机建国后的六七十年间,契丹国势一直是兴旺的、发达的和日趋强大的.早在阿保机即位前契丹社会内部所孕育的封建依附化关系,在建国之后得到广泛的发展.建国前  相似文献   

17.
今年元旦是在耶路撒冷度过的。确切地说,是在新华社驻耶路撒冷分社度过的。 那天一大早,当我整装待发时同伴们再一次劝我别去耶路撒冷那个是非之地、恐怖之城——这是人们对耶城的印象。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将耶城作为自己神圣的首都,东耶路撒冷和西耶路撒冷的争斗数十年来未有停息。每当巴以矛盾激  相似文献   

18.
青海地处祖国边陲,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经济形态的地区。历代王朝,包括中央王朝和在青海或青藏高原建国的地方王国,对这里一直实行着有利于本土的特殊政策,无论  相似文献   

19.
在建国后头27年,对政治民主的诉求和思想启蒙的诉求是报刊话语言说中两个基本的主题,但由于封建传统影响的顽固性和冷战等国际背景的制约,这种言说与这段历史一样,显得十分曲折、艰难.建国后头7年,这种言说坚持得好,但1957年反右以后,就逐步离开正确的轨道,到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报刊则沦落成为践踏民主、践踏科学的"喉舌"和"工具".  相似文献   

20.
渤海史是我们伟大祖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史册中的重要篇章。唐代渤海王国,是以靺鞨的粟末部人为主体,于公元698年到926年,在东北包括现在苏联沿海州的广大地区建立的地方封建政权。共二百二十九年。唐王朝在粟末靺鞨居地牡丹江流域置忽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