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大学生组建台湾纳粹党 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一名许姓女学生自称对台湾政局恶斗不满,日前组建了一个崇拜希特勒的纳粹组织——“国家社会主义学会”,以崇拜残暴冷酷的德国纳粹领袖希特勒和纳粹精神作为学会中心思想,高喊“希特勒万岁”,并誓言要“夺下政权”。点击进入该组织网站。就会出现希特勒肖像,红色党徽上还有倒“硭”字符号。  相似文献   

2.
杨维东 《理论界》2012,(3):185-187
本文在介绍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社会经济背景的基础上,对魏玛时期的德国大学主流思想、民族问题等进行阐述,进而对希特勒上台前那段灰暗的历史进行回顾,厘清大学中的哪种思潮对纳粹上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文化国家观之下的学术自由与大学社会责任进行反思,提出大学在青年人生目标引导中的作用、构建大学和谐民族关系等问题,以期对大学社会责任这个主题进行反思,使大学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体现大学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作成 《兰州学刊》2007,(11):158-160
在19世纪形成于德国的兰克史学使历史学取得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合法地位,并且使史料批判成为历史学家写作中公认的学术规范.兰克史学发源于德国,但其影响却是世界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兰克史学的理论和实践也受到了新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的批判,其范围也超出了德国的范围.以法国的年鉴派为代表的新史学派在批判以兰克史学为代表的传统史学,努力使历史学"科学化"的过程中,又忽视了保持历史学自身特色,存在过分"科学化"的倾向."叙事史的复兴"则是对这一倾向的纠偏.这个发展过程体现了不同时代条件下历史学家们所追求的"科学历史学"及其之间的传承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中,人们注意评价了战前各国外交政策的得失,对“绥靖政策”进行了批判。但是,绥靖政策究竟渊源于什么国家,肇始于什么时间和初行于什么地方,学者中间通常的看法是,1933年希特勒纳粹集团上台,英法对德国开始绥靖的。然而,笔者认为,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在中国问题上,英国就对日本法西斯开始推行了绥靖政策。  相似文献   

5.
作为政权形式的希特勒纳粹 ,早已被人类的正义力量所埋葬 ,但是 ,作为反动社会思潮和反动政治运动形式的纳粹 ,却始终在战后的 (联邦 )德国阴魂不散。作者对这一现象———新纳粹在德国兴起的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纳粹德国排犹政策的演变及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粹德国从20世纪30年代上台以来一直执行着反犹和排犹政策。从排犹主义逐渐发展到种族灭绝,纳粹排犹政策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有着明显不同于其它阶段的特点,而且促使排犹政策变化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纳粹对犹太人实行的迫害和灭绝政策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既包含着历史传统、思想基础,也包含了社会心理和国际环境。正是这几股反犹的涓涓细流在当时德国的土壤上汇成了纳粹屠犹的滔滔恶浪。  相似文献   

7.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曾经经历了一场“史学革命”.这场“史学革命”,涉及方面众多,但主要表现在:形式上,与文学、艺术逐渐分离;内容上,更加注重人类活动和民族风俗;方法上,与法学相结合,追求数据档案的精确,寻求事件发展的因果.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革命,使法国继意大利之后走在了时代前列,在17世纪前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兰西史学传统.这不仅为法国造就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历史学家,也为法国成为近现代史学大国奠定了基础.这场史学革命,无论对探讨西方史学的科学化途径,还是对考察近现代西方史学的历史进程,其意义都是非凡的.  相似文献   

8.
李醒民 《学术界》2006,1(3):220-230
爱因斯坦与德国有着千丝万缕、难分难解的关系。他出生在德国,并在那里读小学和中学,后取得瑞士国籍。成名后又受聘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附带取得德国国籍。纳粹上台后,他不得不离开欧洲前往美国,并取得美国国籍。作为一位世界公民,他对德国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对德国人和德国知识分子的劣根性一直持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9.
陈新 《江海学刊》2007,(3):144-149
19世纪以来,以历史主义思想为基石的德国传统史学成了证明德国政权合法性与确立民族自信心的有效手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史家满怀着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的期待,在纳粹德国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行政版图的扩张之前,已经用历史主义思想为民族社会主义奠基,完成了大德意志帝国文化版图的扩张,使纳粹政权得到德国历史思想的支撑。以此为例可以表明,历史主义思想虽然有助于论证个体存在的合理性,但对它的极端运用,也可以导致不可挽回的人类灾难。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重建     
张伟 《阴山学刊》2014,(2):F0003-F0003
面对日本人肆意歪曲历史的丑恶行径,人们常常拿德国人的反省精神和忏悔意识来进行对比。德国人对纳粹分子惨无人道暴行的清算是彻底的,包括语言。克莱普勒十分担忧,纳粹语言对普通德国人思维方式的负面影响,像毒菌渗透进血液里一样,很难肃清。希特勒、戈培尔及其他纳粹头目的语言,包括他们使用的概念、词语,他们的一些说法,构成了毒质话语,左右着、诱导着普通人的致思方式,甚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